保护生物学课程作业
浅析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优点与不足
学院:
姓名:
专业:
学号:
浅析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优点与不足1.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资料图片
一、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的东南部,地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安图县和浑江地区的抚松县、长白县,与朝鲜毗邻。
经纬度为E127°42’55”,W128°16’48”,N41°41’49”,S42°51’18”。
其主要保护对象为温带森林生态系、自然历史遗迹和珍稀动植物。
长白山是一个年轻的、典型的火山地貌区域,自下而上主要由玄武岩台地、玄武岩高原和火山锥体三大部分构成。
属于受季风影响的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气候变化带谱特征,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地理及大气环流相互作用而成。
一、合理性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东部的吉林省境内,在我国保护区一级区划中属东北大区,是我国最大、建立的最早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我国面积最大、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保存最为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
长白山有丰富的物种资源与旅游资源,综合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相关图例可以看出,其布局存在相当的合理性。
构建的近似与长圆形的保护区架构图,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地形将其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并在相应周边位置设置管理局,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双重目的。
二、不足处
在整体中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体现了设计的合理性与人文情怀,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长白山核心区的面积较大,但周边的缓冲区与实验区较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保护自然景观的作用,但不利于长白山保护区实况的监测与发展。
尤其是贴近核心区的外围区过渡带较窄。
随着经济资源的发展与生活的改善,生活舒适度被人们广泛认知,开发与开采都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其缓冲带窄,保护作用弱,周边的不定性影响因子可能对内部区域造成未知影响。
同时,管理局建设分布过于分散。
尽管均匀分布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周围各处,但是各个机构的职能不尽相同。
分布上应具有相互沟通及时协调的特性,以便及时处理各项突发事件。
此外,基于研究现状而言,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物种丰富度极高,但对其认知与保护力度却不足,以入侵物种美国白蛾为例,即需加大注意力度。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靠近边境地区,属保护薄弱地带,需加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