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课PPT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用平均半 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 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 度。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延续了几千年。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猜想 天圆地方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逻辑推理
太阳
月亮
麦哲伦环球航海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 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 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 的壮举。
用了3年时间!地球有多大啊?
地球的大小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大小。
地球大小知多少?
1.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长6300千米,地球平均半径
利用经纬网定位
试一试——找地名
经度 117°E 123°W 151°E 纬度 39°N 49°N 32°S 互相帮助找找看! 地名 天津
你找对了吗啊?
经度 117°E 123°W 151°E 纬度 39°N 49°N 32°S 地名 天津 温哥华 悉尼
试一试——读经纬度
地名 上海 伦敦 纽约
4.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组成经纬网,可以在地
球仪上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
世界上最雄伟的赤道纪念碑
厄瓜多尔首都基多的 赤道纪念碑的四面刻有字 母E、S、W、N,分别代 表东、南、西、北四个方 向,并书有“这里是地球 的中心”字。碑顶放置大 地球仪,北极朝北,南极 朝南,中间用白线标示的 赤道从经度
经线和经度
西经 (W) 东经 (E)
向西度数增大
向东度数? 0°
本初子午线
在英国格林尼治天 文台的旧址,有座子午
宫。那里有一条铜制子
午线。铜制子午线嵌在 大理石中间,笔直地从 子午宫伸出,它就是本 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
东西半球的划分
小结——经线和纬线
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 定义 圆弧 状况 南北两极并同纬线 垂直相交的线。 半圆,两条相对应 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每一条经线长度相 等。 南北方向 纬线 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 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就半球来说,每一条纬线长度 都不等长;就全球来说,纬度 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东西方向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 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
字来表示陆地、海洋、
山脉、河湖、国家和城
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
形状及名称。
地球仪上主要的点、线
地轴
北极
纬线
经线
南极
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
纬线和纬度
纬线和纬度
北纬 (N)
向 北 度 数 增 大
向 南 度 数 ?
赤道
南纬 (S)
赤道
地球赤道经过11个国家和地区。1740年,南美洲厄瓜多尔在首都基 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赤道纪念碑。此外,非洲的乌干达、肯尼亚、刚 果,亚洲的印度尼西亚也建有赤道标志。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实践证明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环球航行验证 了地球是个球体。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亲眼目睹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 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 是个球体。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给我们的启示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告诉我们:
科学研究需要经过探索过程,从猜想到 实践,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科学探索创造了有 利条件。
长度
指示 方向
小结——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度数起 本初子午线(0°经线 ) 赤道( 0°纬线 ) 止点 度数 向东、向西各分作180° 向南、向北各分作90° 划分 东经(E) 南纬(S) 代号 西经(W) 北纬(N) 西经20°W、东经160°E的 赤道把地球分为 半球 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 南、北两个半球 划分 界线
比长江长多少千米? 2.地球的表面积是我国陆地面积的多少倍?
3.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地球的表面积相当于
多少个足球场?
4.北京四环路周长约65千米,赤道周长约是它的多
少倍? 5.赤道周长约相当于多少个400米跑道?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实现,是人类 最终证实地球是个大圆球的里程碑。 当时西班牙国王送给航海家们一个最 好的礼物,就是一个人类共同拥有, 然而又不被人们真正认识的彩色地球 的模型——地球仪。上面刻着一行寓 意深刻的题字“你首先拥抱了我”。
经度 121º E
纬度 31º N
互相帮助找找看!
你读对了吗?
地名 上海 伦敦 纽约
经度 121º E 0º 74º W
纬度 31º N 51º N 40º N
小结
1.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认识了地球的形状;
2.知道了要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 地球大小; 3.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利用地球仪可以研 究很多地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