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增多
防治荒漠化力争“人进沙退”
内蒙古的治理速 度超过了荒漠化 速度,过去沙进 人退的局面得到 了遏制,出现了 人沙对峙的新态 势
植树造林以及 保护植被是治 理荒漠化的唯 一途径
练习题:
1、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 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 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说法中
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 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 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 量、种类而呈红、黄、绿和褐色等。
赤潮导致海洋养殖业的鱼类大量死亡
赤潮造成 大面积的 海洋鱼类 死亡
大量研究 表明,海 域营养盐 污染或富 营养化是 赤潮频繁 发生的最 重要原因
(1)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2)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3)环境问题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成为威胁中华 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4)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材料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沉重的国家,人均每年垃圾产量 440公斤,仅北京市。日产垃圾总量达2.09万吨,相当于 两座石景山的体积,每年运送垃圾就用市财政6.8亿元。 我国日常处理垃圾的主要方法是填埋,由此导致城市历年 的垃圾存量达66亿吨,侵占了35亿多平方米的土地,已有 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危及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 展。
B.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
C.可以选择“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子
D.我国环境污染情况6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37.5% 荒漠化:面积26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27.3%,每年仍以2460平 方千米的速度在发展。
环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00亿元以上。 30%国土受酸雨危害;全国3/4的城市噪声超标;每年固体废弃物污染 总量5.6亿吨,1990年废水排放量354亿吨,70%未经处理。 (1)概括指出上述内容反映了我国环境问题哪两个方面的表现? (2)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3)请概述环境问题的危害? (4)面对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你认为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2000~2001年深圳海域共发生赤潮16起。其 中,深圳湾和珠江口海区共发生5起,大鹏湾 海区发生7起,大亚湾海区发生4起。赤潮累 计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2000年9-10月发生于大鹏湾的赤潮
乱砍滥伐森林破坏 植被.水土流失严重 长江变成了黄河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超过8万平方公里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 问题
(1)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方面的污染?会带来哪些危害?
(2)有人说:很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同时也 是一个资源问题,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
(3)为了创造美好环境,你应该怎么做?
B.城市气温较郊区高
C.大量燃烧媒核石油,使城市中的二氧化碳核碳 氢化合物含量增多
D.燃烧媒和石油,排放出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硫 等有害物质产生酸雨
3、我国七大水系中有一半河段被有机物或重金 属污染,86%的城市河段水质污染超标,35个 较大的淡水湖,有17个遭到严重污染,这些情
况表明(D )
A.我国环境恶化的趋势不可遏制
不正确的是( D )
A.赤潮是海水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 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容易发生赤潮
D.赤潮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2、近40年来,北京一些景点的汉白玉雕塑被严重 溶蚀,有的溶蚀厚度已超过1厘米,比自然状态下
的溶蚀速度快几十倍,这主要是因为(D )
A.城市上空尘埃多,作为凝结核使城市降雨增多
水土流失堵塞 河道
水土流失毁坏耕地
怎样解决我国水土流失的问题?
植树 造林 是防 止水 土流 失的 好办 法
山西省水土流失面积已由80年代初的10.8万 平方公里降低到9.3万平方公里
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0万平 方公里,大约相当于陆地面积 的27%,受其影响的人口为4亿
最新监测结果 显示,中国荒漠 化和沙化土地 面积实现自 1949年新中国 成立以来首次 双双缩小,但防 治土地荒漠化 和沙化的形势 依然严峻。
环境亮起“黄 牌”
赤潮
2001年,我国 海域赤潮发生 次数增多、发 生时间提前、 影响范围扩大。 全年共发现赤 潮77次,累计 面积达15,000 平方公里。
图中红色海域是 赤潮多发地区
图中赤潮多发地区 在分布上有什么特 点?
浙江玉环坎门后沙 原先黄绿色的海水 变为灰褐色
浙江海域最 近出现面积 超过7000平 方公里的大 面积赤潮, 主要分布在 舟山、温州 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