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培养计划说明
一、指导思想
1、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既有爱国家,爱人民的高尚思想品德,又要有专业技术知识,高质量的人才。
2、学校的功能要由单纯重视知识传授转向加强能力和全面提高素质的模式发展。
3、教学内容从原先的语言教学,扩大到商务、金融方面的教学,鼓励并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校期间扩大各方面的知识面,结合社会需求向复合型、宽厚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
4、从单纯“教学”向全面“教育”转变。
二、学制
四年。
三、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成为思想素质好,德、智、体全面发展,英语基本功扎实,口头及笔头表达流畅,做到毕业时初步具备用英文进行商务谈判,处理金融业务的本领,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和数据的能力。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四、基本要求
通过四年的系列学习和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听、说、读、写、译等五个方面全面发展。
2、对高等数学有一定的基础,对其它自然科学有所了解,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3、能用英语进行交际,能用英语从事商务、金融等相关的工作。
4、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并具有相当的运用能力。
5、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五、课程体系及构成
课程体系由英语语言类课程、文化类课程、经贸类课程第二外语,文类、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等课程构成,总学时约为2536学时,总学分为180左右。
1、“两课”包括德育课,总学时为287,由课内192和课外实践两部分组成,军事理论36,课内外各18,其余结合军训。
另设二门自然科学类和一门人文社科类选修课。
2、英语语言类课程总学时为1492左右,总学分为106。
3、文化类课程总学时为126,7学分,经贸类课程总学时为270,15学分,第二外语总学时为288,16学分,人文社科类总学时为377,21学分,计算机为216学时,12学分。
六、主干课程体系
英语专业主干课一、二年级以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听说、英语语法课为主,三、四年级继续语言类课程学习,同时加入英语国家文化、文学等方面课程,如英美文学、英美报刊选读,在语言学习中,强调应用,因此开设汉--英,英--汉翻译。
另外,为加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开设金融、会计、贸易函电课程。
七、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上机等教学安排
毕业论文于四年级下半学年的后九周开始进行,计算机课程根据学校统一安排进行,另开设对外语学习相关的计算机课程8个学分,144学时。
八、课外实践活动安排与要求
1、“两课”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
2、学生于四年级初作科技情报翻译实习,了解科技情报的检索和光盘使用方法,熟悉和提高翻译能力和技巧,以便今后能适应笔头翻译工作。
鼓励学生参加英语口语考试。
九、毕业规定
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完成180学分,考试合格,参加课外实践,完成毕业论文、成绩合格方可毕业。
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
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