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假设法解题一附答案

假设法解题一附答案

假设法解题(一)假设是解决较复杂的应用题时常用的一种解题策略,一般针对题目中出现了2种或2种以上的未知量的应用题。

思考时可以先假设全部是一种未知量,然后按照题目的意思进行推算,并根据已知条件把数量上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的调整,最后找到答案。

例题1:鸡兔同笼,共100个头,320只脚,鸡兔各有多少只例2 :甲每小时走12千米,乙每小时走8千米。

某日甲从A地到B地,乙同时从B地到A地,已知乙到A地时,甲已先到B地5小时。

求AB两地距离例3:小王骑车从甲地到乙地往返一次。

去的时候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回来的时候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求他往返的平均速度。

例题1:鸡兔同笼,共100个头,320只脚,鸡兔各有多少只思路导航:实际上,鸡兔脚的数量是不同的。

我们假设鸡兔脚的数量相同,一只鸡2只脚,一只兔也2只脚。

我们能够得出一个新数量,鸡兔共100只,有100×2=200只脚。

问题出来了,实际上多出了320-200=120只脚,为什么其实,这些多出来的脚是兔子的脚。

从假设看,一只兔子我们要补充给它2条腿,才符合实际。

实际上多出的脚,一共有多少个“2条腿”呢有120÷2=60个。

这就是兔子的只数。

列算式兔子(320-100×2)÷2=(320-200)÷2=120÷2=60(只)鸡100-60=40(只)答:鸡有40只,兔有60只。

例2 :甲每小时走12千米,乙每小时走8千米。

某日甲从A地到B地,乙同时从B地到A地,已知乙到A地时,甲已先到B地5小时。

求AB两地距离思路导航:假设甲到B地后,继续往前走,那么当乙到达A地时,甲又走了12×5=60(千米),这是在相同时间内,甲比乙多走的路,由于甲每小时比乙多走12-8=4(千米),因此,看60千米里面有几个4千米,就得出乙行完全程的时间,再用乙的速度×时间,就可以得出AB两地的距离。

关键词:速度差、行走距离差(假设时间相同后有行走距离差)假设提示:题目没有多少个数量,一个是速度,一个是时间。

把不同的假设为相同的,看看有什么新数量出来。

从A地到B地,甲、乙2人用时不同,我们假设时间相同。

也就是甲到B 地后,继续往前走。

上面讲到,可以得出新数量行走距离差,60千米。

(12×5)÷(12-8)=60÷4=15(小时) 15×8=120(千米)答:AB两地距离是120千米。

例3:小王骑车从甲地到乙地往返一次。

去的时候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回来的时候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求他往返的平均速度。

思路导航:V=S÷T 求往返的平平均速度应该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但是这道题目的具体路程是个未知量。

因此,我们可以假设路程是60千米,那么一切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假设的这个路程可以是别的数据,但是,最好既是12的倍数又是20的倍数,这样比较好算。

60÷20=3小时 60÷12=5(小时) (60+60)÷(3+5)=120÷8=15(千米)答:他往返的平均速度15千米。

参加单打的人数比双打的多16人。

求参加单打和双打的各多少人二解题时,要善于把假定的内容和数据加以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由于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因此在解答完以后别忘了及时检验。

例1 搬运1000只玻璃瓶,规定安全运倒一只可得搬运费3角,但打碎一只,不仅不给搬运费,还要赔5角。

如果运完以后共得运费260元,那么搬运中打碎了几只玻璃瓶例2 人民大剧院有座位2000张,前排票价每张20元,后排每张15元。

一只前排票比后排票的总价少9000元,该电影院有前排座位和后排座位各多少张例3 小红折了58颗幸运星,小丽折了32颗幸运星,如果小红每天折4颗,小丽每天折20颗,多少天后,小丽折的幸运星数是小红的两倍参加单打的人数比双打的多16人。

求参加单打和双打的各多少人思路导航:首先我们要知道,单打每组2人,双打每组4人。

我们可以假设双打的每组也只有2人,单打比双打多13组应该比双打多26人,为什么只比双打多16人呢为什么会相差26-16=10人呢因为每组双打的人少算了2人,所以双打10÷2=5(组)。

关键词:组数差、总人数差、每组人数假设的关键:一是把不同的假设为相同的,二是看看得出什么新数量。

26人是新数量。

13×2=26(人) 26-16=10(人) 10÷2=5(组)5×4=20 (人) (5+13)×2=18×2=36(人)答:单打36人,双打20人。

二解题时,要善于把假定的内容和数据加以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由于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因此在解答完以后别忘了及时检验。

例1 搬运1000只玻璃瓶,规定安全运倒一只可得搬运费3角,但打碎一只,不仅不给搬运费,还要赔5角。

如果运完以后共得运费260元,那么搬运中打碎了几只玻璃瓶思路导航:假设全部安全运倒没有损坏,那么所得的运费应该是3×1000=3000(角),比实际运费高,说明途中有玻璃瓶被打碎了,由于打碎一只,不仅不给搬运费,还要赔5角,所以没打碎一只玻璃瓶比安全打打一只玻璃瓶少了3+5=8(角),看看与实际的差价里面包含了几个8角,就意味着打碎了几个玻璃瓶。

假设提示:本题没有像鸡兔的腿数目不同的情形了。

但本题目搬运玻璃瓶有三种不同的结果,一是全部没有损坏,二是部分损坏,三是全部损坏。

我们假设全部没有损坏,看看得出什么新数量。

得出新数量说明我们假设对了。

260元=2600角 3×1000=3000(角)(3000-2600 )÷(5+3)=400÷8=50(只)答:搬运中打碎了50只玻璃瓶.例2 人民大剧院有座位2000张,前排票价每张20元,后排每张15元。

一只前排票比后排票的总价少9000元,该电影院有前排座位和后排座位各多少张思路导航:假设全部是前排座位,那么后排座位的总价是零,前排票的总价是20×2000=40000(元),比后排票多40000元,而实际是前排票比后排票少了9000元,相差40000+9000=49000(元)。

可以拿一张后排票去换一张前排票,每换一次,前排总价少20元,后排总价多15元,每次差价为20+15=35(元)。

49000里面有多少个35就以为着有几张后排票。

假设提示:20×2000=40000(元) 40000+9000=49000(元)后排49000÷(20+15)=49000÷35=1400(张)前排2000-1400=600(张)答:该电影院有前排座位600张,后排座位1400张。

例3 小红折了58颗幸运星,小丽折了32颗幸运星,如果小红每天折4颗,小丽每天折20颗,多少天后,小丽折的幸运星数是小红的两倍思路导航:我们可以假设小丽现在的幸运星数就是小红的2倍,那么就应该有58×2=116颗,比实际多了116-32=84颗。

再假设小丽每天折的个数也是小红的2倍,则又4×2=8(颗),与实际相差20-8=12(颗)每天折的个数相差12颗,从而弥补总数的84颗,需要84÷12=7(天),也就是7天后,小丽折的幸运星是小红的2倍。

假设提示:58×2=116 (颗) 116-32=84(颗) 84÷12=7(天)答:7天。

练习1 一次科普竞赛共20道题,评分标准是,每做对一道题得5分,每做错或不做一题扣1分。

小军参加了这次竞赛,得了64分,小军做对了多少题2 小王、小李两人比赛射击,约定每中一发记20分,脱靶一发则扣12分。

两人各打了10发,,共得208分,小王比小李多得64分。

小王、小李各打中几发3 甲仓库有222袋面粉,乙仓库有48袋面粉。

甲每天从仓库运送23袋面粉到乙仓库,从乙仓库运送26袋面粉到家仓库,多少天后,甲仓库的面粉是乙仓库的8倍4 水果糖每千克元,奶糖每千克元。

某单位买进水果糖和奶糖共200千克。

付款时发现奶糖比水果糖多用了220元。

两种糖各买进多少千克5 、甲有存款120元,乙有存款96元。

如果甲每天用15元,乙每天用9元,那么多少天后,两人剩下的存款相等假设法解题(一)答案假设是解决较复杂的应用题时常用的一种解题策略,一般针对题目中出现了2种或2种以上的未知量的应用题。

思考时可以先假设全部是一种未知量,然后按照题目的意思进行推算,并根据已知条件把数量上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的调整,最后找到答案。

例题1:鸡兔同笼,共100个头,320只脚,鸡兔各有多少只思路导航:实际上,鸡兔脚的数量是不同的。

我们假设鸡兔脚的数量相同,一只鸡2只脚,一只兔也2只脚。

我们能够得出一个新数量,鸡兔共100只,有100×2=200只脚。

问题出来了,实际上多出了320-200=120只脚,为什么其实,这些多出来的脚是兔子的脚。

从假设看,一只兔子我们要补充给它2条腿,才符合实际。

实际上多出的脚,一共有多少个“2条腿”呢有120÷2=60个。

这就是兔子的只数。

兔子(320-100×2)÷2=(320-200)÷2=120÷2=60(只)鸡100-60=40(只)答:鸡有40只,兔有60只。

例2 :甲每小时走12千米,乙每小时走8千米。

某日甲从A地到B地,乙同时从B地到A地,已知乙到A地时,甲已先到B地5小时。

求AB两地距离思路导航:假设甲到B地后,继续往前走,那么当乙到达A地时,甲又走了12×5=60(千米),这是在相同时间内,甲比乙多走的路,由于甲每小时比乙多走12-8=4(千米),因此,看60千米里面有几个4千米,就得出乙行完全程的时间,再用乙的速度×时间,就可以得出AB两地的距离。

关键词:速度差、行走距离差(假设时间相同后有行走距离差)假设提示:题目没有多少个数量,一个是速度,一个是时间。

把不同的假设为相同的,看看有什么新数量出来。

从A地到B地,甲、乙2人用时不同,我们假设时间相同。

也就是甲到B地后,继续往前走。

上面讲到,可以得出新数量行走距离差。

(12×5)÷(12-8)=60÷4=15(小时) 15×8=120(千米)答:AB两地距离是120千米。

例3:小王骑车从甲地到乙地往返一次。

去的时候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回来的时候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求他往返的平均速度。

(V=S÷T 求往返的平平均速度应该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但是这道题目的具体路程是个未知量。

因此,我们可以假设路程是60千米,那么一切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