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中医药治疗探索
葛根素注射液,每次0.4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 日1次,2周为1疗程。适用于拘紧少动,肌张力增高为主者。
刺五加和葛根素注射液能够使帕金森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有 较好的治疗效果
27
口服中成药
松龄血脉康 每次2粒,每日2次。适用于肝肾不足,虚风 内动证。 全天麻胶囊 每次2粒,每日3次。适用于风阳内动证。
帕病1号方(科研方)
22
一 、对症状与体征的认识
震颤为主 ------中医认为“阴虚风动”
本病的典型震颤为静止性震颤,多自一侧上肢开始,可以波及四肢、下颌、唇、舌和颈部。每秒4~6次,幅 度不定,精神紧张时加剧。
阴虚风动 养阴熄风 帕病2号方
23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中医治疗
30
帕金森病人的中医辨证调护
饮茶
天麻茶:天麻5,绿茶2。每天3杯,重在熄风止颤。 乌梅茶:乌梅5,绿茶2。每天3杯,重在养肝柔筋。
运动 每天2小时 因人而异 步行最好 坚持规范治疗 早期中医药治疗: 中晚期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般每3~6月入院2~3周调整用药方案。 如有病情变化随时入院调整用药方案。
33
谢 谢!
34
成效。
19
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特色——分病论治
分期论治 早期—纯中医治疗 中期—中医为主,西医为辅 晚期—西医为主,中医为辅
分型论治 僵直少动型,养血柔筋,帕病1号 震颤型—养血熄风,帕病2号
分类论治 运动症状— 非运动症状—便秘、尿失禁、忧郁、低血压症
20
分期论治为纲
早期一单纯中医药治疗
中期一中西医结合治疗 晚期一全方位治疗。病久阴损及阳,宜阴阳双补。
2
帕金森病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
• • • • 运动迟缓 静止性震颤 肌强直 姿势平衡障碍
•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 • 路易小体形成
3
帕金森病Braak病理分级
5,6 新皮质 4 前脑皮层、颞叶中间 皮质(扣带回、海马 旁回) 中脑:豆状核、前脑 基底部的大细胞核团、 黑质致密部 延髓、桥脑被盖:延 髓中缝核、巨细胞网 状核、蓝斑 延髓:舌咽、迷走神 经运动背核和(或) 嗅球、嗅束 胃 Meissner和 Auerbach神经丛
6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
中医药物
中医针灸 中医推拿
功能锻炼
7
研究内容(赵国华等国家十五科技项目)
对龟羚帕安胶囊(主要成分有龟版、羚羊角等)进行临床试验. 河南、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10家医院开展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分组、分层、 对照的临床研究。
242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未服左旋多巴(A组28例,B组25例)和已服左旋多巴(C组75例,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共纳入120例帕 金森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补肾活血颗粒组和安慰剂组,两组基础西 药治疗方案:美多巴375-1000mg/d,口服,3-4次/d;
补肾活血颗粒组在基础西药治疗方案上加补肾活血颗粒治疗(由山茱
萸10g、何首乌15g、当归10g等中药组成),1剂/d,分2次口服;
D组79例,E组19例,F组16例)分为两大组,A、B组口服中药龟羚帕安胶囊或安慰剂胶
囊;
对已服左旋多巴组,按照改良Hoehn&Yahr分级1.5~3级为一层(C组,D组),4级为一
层(E组,F组),
分别接受中药龟羚帕安胶囊加左旋多巴或安慰剂加左旋多巴治疗; 疗程均为ehn&Yahr分级1.5~3级患者采用龟羚帕安胶囊加左旋多巴, 总体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安慰剂加左旋多巴组;
滋补肝肾熄风活血法治疗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使其改善临床症状,提
高生存质量,从而延缓疾病进程和推迟左旋多巴类药物的应用时间。
15
帕金森病的中药治疗思路
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中医认识 长期服药,辨证加减;(长治法、久治法) 帕金森病是终身疾病,主张长期服药,不求速效, 只要辨病辨证准确,只要近期没有用药不良反应或小 有疗效,就要坚持,不可频频更方。我们多以
28
帕金森病的中医特色治疗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
通过初步应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帕金森病患
者的运动障碍及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下一步将开展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僵直少动
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29
头针治疗帕金森病研究(和影像科合作开展了头针
治疗帕金森病的fMRI研究)
取穴:震颤取从“前神聪”到“悬厘”连线,此线称“顶颞前斜 线”,针刺此线的上1/5段,主治下肢震颤,中2/5段主治上肢震颤, 下2/5段主治头摇动、唇震颤。一侧震颤针对侧顶颞前斜线,双侧 震颤针双侧顶颞前斜线。肌紧张取从“百会”到“曲鬓”连线,此 线称“顶颞后斜线”。针刺此线的上1/5段主治下肢肌张力高,中 2/5段主治上肢肌张力高,下2/5段主治头项肌张力高。一侧肌张力 高针刺对侧,双侧肌张力高针刺两侧。 操作:可直刺,亦可斜刺进针,如斜刺进针则进针的深度达5分左 右。进针后捻转3~5min,留针5min,再捻转,再留针,如是反复 3次,即可起针,起针时用消毒棉球稍压穴位,以防出血。
并发症治疗积分差值无改善,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14
滋补肝肾熄风活血法治疗60例早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滋补肝肾熄风活血法可以明显改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静止性震颤、肌 强直、运动减少和体位障碍等临床症状。
滋补肝肾熄风活血法通过改善静止性震颤、肌强直等临床症状,从而
提高了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11
研究内容:任晓明等“补益肝肾法”针刺法和西药同时使
用
按多中心观察法分3个医院的治疗中心,取180例的大样本、每个中
心各取60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随机和盲法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 组,每组30例。
对照组单用美多巴片,治疗组在口服美多巴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 (双侧肝俞、肾俞、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太溪、太冲,局部
【任晓明,石炎,宋双临,等.补益肝肾法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29(11):2470-2473.】。
13
中药治疗帕金森病101例增效减副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
帕病1号、帕病3号方治疗前后病人UPDRS评分各部分差值经均数比较: 精神、行为和情绪积分差值, 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日常活动积分、运动功能积分差值及总分差值改善,P<0.05,差异有显 著性意义。
中药龟羚帕安胶囊能够改善运动症状和患者生活质量; 中药龟羚帕安胶囊和左旋多巴制剂合用可减少左旋多巴制剂用量。
【赵国华,孟庆刚,于向东,等.龟羚帕安胶囊治疗帕金森病多中心、随机、双盲、对
照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7):590-594.】。
9
研究内容(杨明会等国家十一五科技项目)
环节优势
减少西药的用量 减轻副作用
维持症状稳定
18
帕金森病中医治疗优势的主要内容
□ 早期帕金森病的纯中医治疗—可以改善症状,有
望延缓病程。
□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中医药治疗,初步显示出
较西医药优越的疗效。例如,便秘、尿失禁、身痛、 忧郁等。
□ 帕金森病中医药增效减负作用的研究已取得初步
21
一 、对症状与体征的认识
运动缓慢、僵直为主 ------中医认为“血不养筋,筋脉肌肉拘紧”
肌强直见于所有帕金森病的患者,表现为锥体外系齿轮样肌张力增高,肩胛带和骨盆带肌肉的强直更为明 显。患者随意运动减少,包括始动困难和动作缓慢。做重复动作时,幅度和速度均渐衰减。
血不养筋,筋脉肌肉拘紧 养血濡筋
24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中医治疗
唾液增多
皮脂外溢 出汗增多 体温增高
下肢水肿
胃纳差
便秘
精神症状------抑郁症
25
运动波动患者的中医药治疗
□ □ □ □
剂末现象: 开关现象:
不自主异动症:
晨僵:
26
中成药治疗
静脉用药
天麻素注射液 每次0.4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 日1次,2周为1疗程。适用于震颤为主者。
皮肤常规消毒,用0.25mm×40mm毫针直刺,平补平泻,针刺得气
后留针30min,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
治疗后经UPDRS3.0版在日常活动、运动功能、治疗并发症和总分方 面评分。
12
研究结果:
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总有效率81.11%,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P<0.05) 针刺治疗方法能控制和改善缓解帕金森病的症状,也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安慰剂组在基础西药治疗方案上加服安慰剂,1剂/d,服药后第1、2、
3个月进行门诊随访完成相关检查。治疗过程中因病例剔除及脱落, 最终完成治疗观察的患者共106例。
10
研究结果:
与安慰剂相比,补肾活血颗粒在降低患者UPDRS的评分,缩短患者起立时间及改善患 者肌张力等方面的疗效更明显。
10米折返运动试验中的折返行走时间及转弯时间,两组治疗前后均未见明显减少,只 是补肾活血颗粒组起立时间在处理前后有明显降低,且补肾活血颗粒组和安慰剂组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Braak H, et al. Neurobiol Aging 2003;24:197–211. 4
Cognitive sig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