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流行病学4随机对照试验

临床流行病学4随机对照试验


三大要 素
相应的干预措施 随访
观察结果(记录所有的病人包括失访及不依从)
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的选择原则
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的对象 选择预期发病率较高的对象
选择干预对其无害的对象
选择能将试验进行到底的对象 选择依从性好的人群
愈酚伪麻口服溶液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纳入标准
愈酚伪麻口服溶液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陈元 儿内科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yuanyuanchen01@
治疗性研究
治疗性研究的种类
随机对照试验 非随机对照试验
治疗性研究的结果分析 治疗性研究的评价原则
一.治疗性研究方案的种类
(一)实验性研究方案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 RCTs) 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N of 1 RCTs) 析因设计试验(factorial design trial) 交叉对照试验(cross-over design, COD) 自身前后对照试验(self before-after control study) 序贯试验(sequential trial) 多中心临床试验(multi-center clinical trail) 非随机对照试验(non-randomized control trail, NRCTs) 历史对照试验(historical control trials, HCTs)
错误水平,通常限定不超过0.05(5%)。
该类误差越小,所需要的样本量越大。
(2)Ⅱ类(β)误差 即试验设计所容许的假阴性
错误,通常限定为0.1,不宜超过0.2。
1-β为检验效能(power),又称把握度。
β值越小,1-β越大,要求的样本量也越大。
39
随访
随访的主要目的:
①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② 减少患者的退出和失访; ③ 收集有关资料; ④ 发现和处理治疗的不良反应。
设立对照是指在进行研究过程中,设立条 件类似、诊断一致的可供相互比较的组别。 对照组除干预措施外,其他条件与试验组一 致,目的是消除非干预措施的影响,保证试验 的真实性。
保持组间一致性,基线一 致
设立对照的必要性
(1) 抵消疾病自愈趋势的影响
(2) 抵消安慰剂效应 (3) 抵消影响疾病预后的其他因素干扰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对照组的类别
同期对照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同步进行,病人从同一 时间、同一地点选择,诊断方法、试验条件和 观察期限一致。
自身对照
试验对象在试验的前后两个阶段,分别接受两 种不同的干预措施,最后比较两种措施的效果。
历史对照
将现在的干预措施的结果与过去的研究结果作 比较,由于内外环境和医疗条件的变化,历史 对照可比性差。
随访
随访时间的长短需要兼顾科学性和可行性的 原则:
观察期过长,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过短则可能会使药物或措施致假阴性效 果。
干预措施
1.统一干预治疗方案
包括观察药物和附加措施
2.提高依从性
定义:患者忠实执行医嘱的程度
讨论
蒙脱石散减轻阿奇霉素胃肠道 不良反应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研究对象: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
自身前后对照
在同一个或一组患者身上分两段试验
———————————————— 治 治 治 治 前---→ 后 洗脱期 前---→ 后 A药 B药(安慰剂) ———————————————— 洗脱期视药物残效时间
对照的措施
空白对照:试验组用新药(疗法),对照组不给任何药物或处 理,易导致心理差异。 安慰剂对照:试验组用新药(疗法),对照组用安慰剂(与试 验药性状相同但不含有效成分。如淀粉或葡萄糖粉制作的片剂或 胶囊,生理盐水等。 其他有效药物对照:试验组用新药(疗法),对照组用“老药” 或传统治疗方法,或标准疗法
分配组别
将一批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 4 0 5 7 2 8 1 9 3…
A A B B A B A B A…
受试者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以上方法很容易推广到两组以上的情况 分3组 1-3 A组 4-6 B组 7-9 C组 0略去 分4组 1-2 A组 3-4 B组 5-6 C组 7-8
排 除 标 准
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足月新生儿高间接胆 红素血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原则
三大要素: 随机化 设立对照组 盲法原则
一.随机化
总体的每一个观察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 入样本中来,并有同等的机会进行分组。 (这里的总体是符合根据假设规定的入选标准 的有限总体)
随机化
随机抽样:每一个观察单位都有同等 的机会被选入样本中来。
样本量的计算
1.试验组与对照组显著性差异的设定
样本量估算应首先提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
间疗效的显著性差异水平的假设。
计数资料: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的差值
计量资料: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均值差
显著性差异程度越大,则样本量少,反之样本
量大
38
Ⅰ型错误(α)和Ⅱ型错误( β )水平
(1)Ⅰ类(α)误差 即试验设计所容许的假阳性
愈酚伪麻口服溶液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三.盲法
在临床试验中,试验的研究者或受试者,都 不知道试验对象的分组情况,即不知道受试 对象在试验组还是对照组,接受的是试验措 施还是对照措施。主要用于结果测量时。
盲法的分类
非盲试验:研究者和患者都知道治疗的具体内 容。
单盲试验:研究者知道患者的用药,患者不知
研 究 结 果
经典案例
公认的第一个随机对照试验——1948年英国 医学总会进行的链霉素治疗肺结核的试验。目 的:确定链霉素治疗肺结核的疗效。
经典案例
急性进展性双 侧肺结核新发 病例
合格研随机 究对象
链霉素治疗 和卧床休息 试验组 研 究 结 果
研究 对象
对照组 107 例 卧床休息
随机分组的方法是基于随机数字表产生随机分组序列, 并通过密封信封的应用,使得医生和病人无法预先得 知随机分组的方案。信封上只有医院名称和一个编号。 当病人符合入选标准的时候,随机分组中心将通过医 生随机拿给病人一个信封,打开信封,信封中的卡片 将决定病人分配到链霉素组或卧床休息组,这一信息 将同时反馈到随机分组中心登记备案。
道。
双盲试验:研究者和患者都不知道每个患者分
在哪一组,也不知道何组接受了试验治疗。
三盲 研究对象、观察者与研究者 及论文撰写者均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
情况,仅研究者委托的人员掌握着密码
编号,直至试验结束、结果统计分析完
毕,在撰写论文报告初稿完成后才当众
揭密。
盲法的使用条件
1.某些疗法 无法盲 手术、理疗、习惯改变 2.病情严重 不能盲 随时调整
随机分组:样本中的个体有同等的机会 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
随机≠随便
随机化方法
简单随机法 抛硬币、抽签、掷骰子、随机数字表、 计算机随机编码
区组随机法 保证组间样本例数相等,增加可比性
分层随机法 影响研究结果的重要因素先分层,再随机
随机化分组方法——简单随机化
抄取随机数字表,从任一数字开始向任一 方向 例1: • 欲分为几组,就除以几,根据余数分组
二.随机对照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RCTs)是目前公认 的治疗性研究设计的首选方案。
定义
它把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的比较组 ,每组施加不同的干预措施,通过适当 时间的随访观察,比较组间重要临床结 局发生频率的差别,以定量评估不同措 施的作用或效果的差别。
设计模式
研究 对象
合格研 究对象
随机
试验组
对照组
3.硬指标观察 可不盲 理化指标(最好盲)
4.软指标观察 一定盲 自然史复杂: 高血压(心理及药物均有作用) 明显自愈趋势: 维生素C→感冒
随机化分配隐藏
参与研究的所有人员:研究人员、医生与研 究对象等均不知道随机化分组的顺序。 随机化分配隐藏常用的方法,为编号的、不 透光的密封信封或药品容器。
D组 9和0略去
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足月新生儿高间接胆 红素血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随机化分组方法——简单随机化
优点:简单
缺点:不能保证分组后各组例数相等
但例数较多时(>200)两组例数相 差悬殊的机率很小。 克服方法:试分,发现相差太悬殊,重新 制定随机化分配表。
切 记:一旦试验开始,即不能变动。
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对支原体肺炎 的诊断标准
年龄3~13岁,患儿能对疼痛、恶心等主观
症状清楚表达
排除标准
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
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合并严
重心脏疾病的患者
对蒙脱石散、阿奇霉素过敏的患者
对照组
试验药物:蒙脱石混悬液
对照组: 葡萄糖淀粉
样本量计算
两组率的比较 应用公式(10-1)可计算出各组所需的试验样本量。 n=[π 1(1-π 1)+ π 2(1-π 2)]/( π 2-π 1)^2׃(α , β) π 1和π 2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事件发生率(如有效率)
干预措施
试验组与对照组均输注阿奇霉素 按 10mg/kg 每天1次,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 每个疗程5天。 A组 输液前半小时服用A药20ml B组 输液前半小时服用B药20ml
疗效观察
观察时间:输液时及输液1小时后 疗效评定标准: 无反应:未出现任何消化道症状 轻度反应:仅出现短暂的腹痛或不 适,或轻微恶心但无呕 吐,仍能坚持治疗 重度反应:有明显腹痛或恶心呕吐,不能坚 持用药 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为轻、重度胃肠道反应例 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ƒ(α , β )为限定假阳性和假阴性水平时相应的数值
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