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称重传感器方法
•因为,衡的每个检定分度值输出信号大于称重仪表最高输入灵敏度, 所以该衡器能够正常工作。
2.称重传感器准确度的选用原则
返回
•在OIML R60《称重传感器》国际建议中指出:称重传 感器按规定的准确度等级分类,是为了便于在各种质量 测量系统中应用它们。必须认识到,一只称重传感器的 有效性能可以通过装有此传感器的测量系统中的补偿措 施得以改善。因此要求称重传感器的准确度等级与装有 此传感器的测量系统的准确度等级相同,是不合适的。 要求显示质量的测量系统必须与单独获得批准的称重传 感器配套使用,也是不合适的。 • 这里除了讲用数字化技术和有关的补偿技术可以改 变称重传感器的有效性能之外,也告诉我们目前使用的 模拟式称重传感器的准确度等级,不必与衡器的准确度 等级一一对应。
续
23.1t (3.6 2.4 0.8)mm XA 43.63t 3.6m
1 2
所以每只称重传感器上的静载荷最大为:P X A 43.63t 21.815t
1 2
1.称重传感器最大秤量的选用原则
返回
如果加上 1.3 倍的动载系数,每只称重传感器上的载荷 就为:
1.3P 1.3 21.815t 28.36t
因此,我们在设计100吨静态电子轨道衡时,全部选用的 是最大秤量为30吨的桥式称重传感器。如前所述桥式称 重传感器的灵敏度指标是2mV/V的。而动态电子轨道衡 因为有一定的冲击载荷,所以使用柱式称重传感器,其 灵敏度指标是1mV/V的,最大秤量为20吨的产品,相当 于灵敏度2mV/V的40吨称重传感器。
返回
1.称重传感器最大秤量的选用原则
返回
•②.冲击载荷 •在一些自动衡器和专用衡器设计时,在选择称重 传感器时必须注意在称量过程中,被称车辆或物 料对承载器的冲击作用力。有的冲击量不大,但 时间较长,例如,动态电子轨道衡对一列50节车 辆进行计量时,就有100个转向架断续通过承载器; 有的冲击频次不高,但偶然发生一次就比较大, 例如,钢铁厂中使用的钢材秤。应在设计衡器结 构时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以减小冲击 所带来的危害。
2.称重传感器准确度的选用原则
例如:一台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定量包装秤)要确保其称量准确 度达到X(0.2)级的水平,是应选用C3级的称重传感器?还是选用 C2级的称重传感器?选用C1.5级的称重传感器是否也能调出X(0.2) 级的产品呢?当然,对一台衡器来讲,选用的称重传感器的准确度 越高越好,但这必须有二个前提条件。一是能采购得到,二是采购 价格是否能承受。 但是如果全面分析一下这台衡的技术要求后,我们就可以比较轻松 的解决这个问题。首先看一下,这台衡的称量范围是怎么要求的。 如果要求这台衡的最大秤量为50kg,最小秤量为5kg,在5kg至50kg 的称量范围内准确度必须达到X(0.2)级时,那么就是选用C4级的 称重传感器,也是很难调出X(0.2)级的衡。因为衡的称量准确度 指标高低,固然与称重传感器的准确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与 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选择40kg为这台衡 的最小秤量值,或者此衡就是50kg一个称量值时,选择C2级称重传 感器也是可以调出X(0.2)级的产品。当然这必须是在其他影响因 素都处于正常情况下时才能达到。
1.称重传感器最大秤量的选用原则
⑵ 与称重仪表的匹配
返回 当选用2只以上的称重传感器作为一个称量系统时,必须考虑系统采用什么样 的工作方式,而工作方式的确定就必须与称重仪表的选择有关。也就是讲称重 传感器的有关技术参数必须与称重仪表的有关技术参数匹配。 以 目 前 常 采 用 的 并 联 工 作 方 式 的 称 量 系 统 为 例 。 称重仪表的供桥(或激励)电压为12V,最大供电电流为280mA,.称重传感器 的输入阻抗为800Ω,系统选用称重传感器的数量为8只。那么,系统实际最大 电流为: 12V
1.称重传感器最大秤量的选用原则
返回
③称重传感器的灵敏度
目前常用的称重传感器当中,柱式结构的灵 敏度通常为1mV/V,桥式结构、悬臂梁结构、平 行梁结构的灵敏度通常为2mV/V,另有一小部分 悬臂梁结构、S型的灵敏度为3mV/V。在选用时必 须注意到,灵敏度为1mV/V的称重传感器其安全 过载能力一般是最大秤量的200%,极限过载能力 一般大于最大秤量的500%;灵敏度为2mV/V的称 重传感器其安全过载能力 一般为最大秤量的150%。 极限过载能力一般大于最大秤量的300%。
2.称重传感器准确度的选用原则
返回
(1)根据误差分析的原则,多只称重传感器 组合使用时,其综合误差会相应减小。
n 由多个称重传感器组成的称量系统的综合误差; -单个称重传感器的综合误差; n-称重传感器的数量.
注:综合误差包括传感器的线性误差,滞后误 差和重复性误差。
2.称重传感器准确度的选用原则
安装
3、限位问题
限位方法 限位间隙 限位强度 限位安装工艺
返回
如何正确使用称重传感器
1、耐高温要求
防护等级
2、防潮要求
绝缘问题 R60 的规定
特殊要求
3、防低温要求 4、长线补偿技术 5、防作弊要求 6、防爆技术 7、接地要求
1.称重传感器最大秤量的选用原则
(1)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的确定必须注意承载器的自重、最大秤量、称重传感器的灵 敏度和过载能力等指标。 ① 承载器的自重值 这个值是计算称重传感器最大秤量的依据之一。对于一般衡器来讲,在 计算称重传感器最大秤量值时可以不考虑承载器的自重值,因为其只占 衡器总输出信号量的一小部分,平均到每只称重传感器上就更少了。例 如,一台80吨静态电子汽车衡,当其承载器尺寸为18m×3.4m时,自重 为18吨,设计用8只最大秤量为30吨称重传感器时,负载量最大的称重 传感器也只有3吨自重,而满载时当均布载荷,负载量最大的称重传感 器要负担15.5吨的载重量。 但是,对于有一些特殊衡器,在计算称重传感器量程值时就不得不考虑 承载器的自重值,因为这些衡器是将一套设备放在称重传感器上的,而 设备中物料的重量只占总输出信号量的一小部分。例如,一台辊道秤, 辊道部分自重有20吨左右,而被称钢坯重量只有3吨左右。
2.称重传感器准确度的选用原则
⑶ 组 成 称 量 系 统 的 各 模 块 技 术 指 标 必 须 搭 配 合 适 基本上是由称重传感器、称重仪表、承载器和基础(或安装构件)组成, 其准确度的高低是由组成这个系统各模块技术指标的合理配置而成的,即 不需要将各个模块都选最优的,也不能用部分高指标模块来弥补个别低 指 标模块。对于常用的贸易结算用衡器和工艺过程中用的专用衡器来讲,称 重仪表只要达到GB/T7724-1999《称重显示控制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3 级 以上显示器的水平。 3级显示器准确度的参数 分度数 (n) ≥10000 躁声 最高输入灵敏度 (μv/d) (μv/pp) <3 <1 零点温度性能 (μv/℃) <0.5 量程温度性能 (×10-6/℃) <±15
800 8只 0.12 A
由于系统实际最大电流小于称重仪表的最大供电电流280mA,所以该称量系 统能正常工作。如果:称重仪表的供桥(或激励)电压为12V,最大供电电流 为200mA,称重传感器的输入阻抗为410Ω,系统选用称重传感器的数量为8只。 那么系统实际最大电流为: 12V
410 8只 0.234 A
•例如:一台最大秤量为80t的电子汽车衡,选用的6只称重传感器最大秤量 各为30t ,其灵敏度为2mV/V;选用的称重仪表的供桥电压为12V,最高输入 灵敏度为1.2μ V,汽车衡的检定分度数n为4000e。
12V 2mV/V 80t 10.67 mV 6只 30t 10.67 mV 每个检定分度值输出信号信号= 2.67 V / e 4000e 最大净输出信号=
例
1.称重传感器最大秤量的选用原则
一台100 吨的动态电子轨道衡,转向架计量方式其承载器长度 为3.6m,自重为 5 吨。不论是机车还是满载的车辆,过衡时的 最大静载荷为61.8吨,加上承载器自重,每只称重传感器上的 均布载荷只有18.45吨。一般设计者都选最大秤量为20吨的称重 传感器。如果不注意这种最大秤量为20吨的称重传感器的灵敏 度指标,那么这台衡器的可靠性就有问题了!因为:以解放型 蒸汽机车为例,动轴轴重 23.1t,轴距为 1600mm ,这样就有:
准确度
•⑵ 全面分析称重传感器
综合误差 指标稳定 合理配置 细分指标
返回
如何正确使用称重传感器
⒈安装方便
承载器的安装空间 安装维护方便 侧向力影响 承载器 基础
传感器结构
⒉衡器结构
刚度问题 数量问题 温度问题 校验问题
辅件
⒊衡器使用特点
返回
如何正确使用称重传感器
1、 安装工艺 2、螺栓的安装要求
返回
⑵每只称重传感器的技术指标稳定 称重传感器的技术指标除有非线性、滞后和重复性三项 外,还有蠕变等。而且蠕变指标不同于综合误差,不会 在组合使用时相应减小。但是使用称重传感器时更应该 注意环境影响和干扰影响。 a 在选用称重传感器时应严格注意到衡器的使用环境条 件,一定要让称重传器在使用的温度范围内,湿度范围 内,电压变化范围内能保持其性能长期稳定。 b 对于装有电子装置的称重传感器则应注意在电磁干扰 的情况下能保持其性能稳定可靠。
承载器的刚度应足够大(这个问题与产品结构有关,也与产品中选用的称重 传感器的形式有关,这个问题在下一节中详细介绍)。 基础(或安装构件)中的强度、刚度应能保证不变形,不断裂、不下沉之外, 对于动态称量衡器来讲,其振动频率还需足够高。 续
2.称重传感器准确度的选用原则
返回 在OIML R76-1《非自动衡器》中规定:就模块组装的整机而言,选取模块 的系数时,应把模块视为具有相同的准确度等级和检定分度数。 系数P i 应满足下式: P21 + P22 + P23 + … ≤1 当多于一个模块受影响时,该系数的分配应不大于0.8,且不小于0.3。 对典型模块构成的衡器,其系数Pi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性能指标 称重传感器 称重显示器 承载器 综合影响 电源变化 温度对空载 示值的影响 0.7 0.5 0.5 0.7 ____ 0.5 1.0 0.5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