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课型:音乐鉴赏课
执教老师:熊咏怡
授课对象:高二学生
一、教学内容
(一)听赏《马太受难曲》的第1、第72、78分曲,了解欧洲宗教音乐的风格;
(二)初步认识复调音乐、主调音乐,十二平均律及巴赫。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聆听《马太受难曲》感受、体验欧洲宗教音乐风格,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并使他们尊重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二)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使学生形成思考的习惯,如思考西方宗教音乐对后世西方音乐的影响。
(三)知识与技能:能分清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区别;知道十二平均律的知识、认识音乐之父——巴赫。
三、教材分析
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1727年间,被人们称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
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35首,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有43首,描述了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分析《马太受难曲》,感受、体会宗教音乐风格特征。
难点:理解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概念。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音响资料
六、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展开深入拓展1、教师先播放一段音
频:巴赫的《二部创意
钢琴曲》第一首。
2、出示课件,简单介
绍音乐之父—巴赫以
及十二平均律。
3、教师弹奏巴赫的《小
步舞曲》。
4、教师让学生用图示
的办法说明主调与复
调。
聆听欣赏《马太受难
曲》第1、第72分曲
片段,试者让学生分辨
1.学生聆听、思
考。
2.学生学习新的
理论知识
3.学生感受思
考
4.学生感受体会。
5.学生讨论、研究
后,得出结论。
6.学生随钢琴视
唱曲谱。
创设课堂情境
走进巴赫,走
进复调音乐。
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让学生对比欣
赏,听辨复调
音乐与主调音
乐的区别。
再次强化听辨
主调音乐与复
调音乐的特
点。
让学生感受体
两首作品是主调音乐
或复调音乐。
5、欣赏《马太受难曲》第1、第72分曲片段,辅助欣赏亨德尔《哈利
路亚》。
教师让学生独立思考或与其他学生协作研究,得出宗教音乐风格特点的结论。
教师针对学生的结论给出适当的评价。
6、教师弹旋律,让学生跟钢琴视唱《马太受难曲》第1、第72分曲片段部分曲谱。
会宗教音乐的风格特点。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宗教音乐特点。
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特点的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特点。
七、教学反思:
(一)教案设计虽能完成教材上的教学任务,但缺乏灵活性及创新,课堂气氛沉闷,不够新颖,吸引力不够。
(二)学生活动少,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八、预留作业:
请用小短文的形式,写出宗教音乐给你的感受,以及复调、主调音乐给你的感受。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