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干散货船管理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干散货船管理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干散货船管理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货轮公司刘彬O引言随着海上贸易的迅猛发展,散货船的数量和载重吨位都大约占到了世界海运总量的40%左右。

它按照船舶类型可划分为自带吊杆的通用型、矿石和散货运输相结合型、无吊杆装货型、自带传送带卸货型、大湖区特定航区型、散装装入袋装卸出型;按照船舶载重吨划分.1万吨以下称为MINI—BULKER,1~3.5万吨称为HANDYSIZE,3.5~6.5万吨称为HANDYMAX,6.5。

8万吨称为PANAMAX,8~20万吨称为CAPESIZE.20万吨以上称为VLBC。

,随着运输成本的不断增大.建造大型散货船无论是从节约资源还是从提高效率方面来衡量都是十分明智的决策。

但是,全球大型散货船的设计、建造、操纵、管理和营运方面的相关经验仍然显得不够全面,即使是从长达343m,宽65m,吃水23m.载重吨为364767t的世界最大干散货船BERGE STAHL轮的面世至今.也不过是20来年而已。

我们不妨比照CAPESIZE型船舶较为成熟的管理经验人手.共同来探讨VLBC管理中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笔者最近有幸亲历了船龄长达26年、载重吨为14万吨以上的某CAPESIZE散货船历时近2个月的特检,在陪同验船师和厂方修理人员检验的过程中观察到船舶在长期营运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现简要归纳和总结,希望对于同类型的新造船舶以及与其相当的老旧船舶的进一步精细化管理,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建立良好的文件、备件等日常管理制度船舶规范管理首先要避免船舶文件和历史记录因为频繁更换船东或管理公司而存在资料残缺不齐的现象。

虽然,新造船舶可能不会存在该类问题,但它也提醒我们从一开始管理此类船舶就要建立良好的文件管理制度。

在管理好这些文件的问题上,要特别关注船舶法定证书、检验报告、检查记录、产品说明书、备件清单、船舶图纸等项目,它们都应该从一开始就清册和归档,随后不断及时更新和补充,对于关键资料还要扫描存档。

这些要求都应该纳入到船舶管理公司对于船舶的日常监督和船员的业绩管理考核之中。

此外.要重视备件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对于关键设备,如动力装置、系泊装置、安全设备、应急设备和防污染设备的备件管理要由专人专职置于规定场所进行定期保管,这项工作要如同对待文件的规范管理一样在船舶营运伊始就得到足够的重视。

目前,有些公司已经将其纳入到航运系统中的做法,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一种良好体现。

船舶规章制度应该有章可循。

从安全生产到公共行为都要通过制度的形式来得到维护。

这些制度和规定要在兼顾企业文化氛围和生产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制定。

目的是让船员始终在一个既规范有序,又团结和谐的集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

船公司和船舶领导不妨从工作标准、管理目标、作息制度、船员守则、奖惩规定等方面着手,制定出符合船员生活规律和航线特征的公正、透明、规范、合理的船舶纪律,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2关注船舶强度的异常变化船舶强度问题是船舶管理中需要特别谨慎对待的问题。

对于9个货舱的CAPESIZE型散货船而言,船舶强度不足突出表现出其特有的“2/8现象”。

也就是说NO.2号货舱的前部和NO.8号货舱后部的上壁墩处存在横向扭曲十分严重的现象,这明显是因为船体过度扭曲而造成的。

由于扭曲程度不容易通过仪器计算的方式来量化其结果,所以在平时的货物操作、压载水管理中就要充分考虑这种潜在的危害,在严格遵守经过装载计算机核算过的操作程序的基础上,尽量避免不对称作业造成的船体损害。

其次,货舱一定不要超载。

根据IACS的研究结果表明:某货舱超载5%会使静水弯矩增加15%.剪力增大5%;而超载10%就会使静水弯矩增加40%,剪力增大20%。

对于目前盛行的港口快速装载速度,提请值班驾驶员和大副对于超载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既要认识到装载手册的局限性,又不能忘记各舱最大装载货量的限制,尤其是在装货结束阶段更要注意核对船体拱垂变形是否异常。

再有,建议船东增加必要的设备,方便船员加大对水舱和货舱检查的力度。

船员要通过培训,并参照IACS检查手册中推荐的检查办法,对舱口角隅、板材连接、材料薄弱、应力较大、腐蚀较重的位置,尤其是那些难以近观检查的部位进行细致的检查。

这些结果都要以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存档,便于比对其发展状况;记录的范围还必须包括船壳外板的重大凹陷、变形以及其它异常情形。

还有,修理后出现的新旧钢板之间的焊接技术的不规范带来的隐患也不容忽视。

当今营运的船舶大都采用低碳钢建造,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采用高强度钢建造散货船.主要是因为这种钢板可以做得薄而不会丧失强度,这种趋势最近十分流行。

比如,正常的船壳板厚度为24~29mm.采用HT后可以减少到20mm,这样可以减少上千吨的船舶自重,既降低了建造成本又可以承载更多的货物。

但是,这种做法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一个简单的事实是HT’的腐蚀要比低碳钢快,而且由于HT钢板的厚度比低碳钢钢板薄,腐蚀更容易达到危险边缘:还由于HT建造的船舶更容易遇到因船舶结构组件本身以及结构组件间相互影响而造成的结构问题而可能降低船体刚性。

IACS发现大多数高强度钢材建造的散货船都在舷侧纵骨和肋骨的连接处出现异常,而且根据劳氏船级社的资料,高强度钢材建造的船舶也因其伸缩性易于产生“弹性拱弯”的现象,并且在波长较短的波浪中易受到震动。

所以相比之下,高强度钢材建造的船舶比低碳钢建造的船舶更要仔细关注和维护,尤其是可能面对比设计之初更为苛刻的装卸货环境。

专家认为后者大多在20年船龄后才出现的问题,前者可能会更早出现。

IMO也注意到货物性质和压载操作可能使船舶遭受无法想象的过度剪力、弯矩和耗蚀,为此在大型船舶船体完整性研究和安装船舶结构强度监测设备HTMS方面进行了努力,MSC646号通函建议2万总吨以上的船舶安装该设备。

此外,采用钢筋钢夹层建造散货船船体的技术也在研究之中;最近,一种名为“HY—CO"的设计试图将单壳船和双壳船的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将最前面和最后面的货舱采用双层船壳的设计而在其它部位沿用单壳船的设计,这样增加了船舶关键点的可靠性却减少了船舶的净重量。

3加强水舱和货舱内部结构的检查和保养从该轮的现状观察到,艏尖舱上部的艏物料间平台层钢板锈蚀特别严重,一种可能是因为该处常常处于有水和没水接触的环境,氧分子活动趋于活跃而易于发生电化腐蚀;另外一种可能是该部位常常要承受严重的外界压力冲击引起钢板变形。

尤其是在锚机和缆机马达基座四周因为受到震动负荷的影响以及历次特检中难以更换该部位钢板的原因,容易导致这一区域整体状况的恶化而在艏尖舱压载时引起严重的后果。

为此.要经常检查艏物料间排水系统功能是否正常,在及时排出积水的同时,也必须加强该区域钢结构的测厚、除锈和保养工作。

此外,要重视水舱的特涂和阴极保护系统的功效,防止过度腐蚀。

从压载水舱内锌块的腐蚀程度看来,该轮在短短70天的跨洋航行后其腐蚀比例大多在50%以上。

所以,建议新造船舶在水舱的特涂材料的选择上要把好质量关,如有阴极保护装置的船舶要使其发挥正常功效。

针对上述情形,货舱内肋骨、边板、加强材的检查应该在每次装卸货前后进行检查.尤其是对于那些平时难以觉察到而又不易保养,但应力常常很集中的构件连接处的检查更要细致。

条件有限时对肋骨状态的检查可以借助强光手电照射肋位后观察其阴影来判断其是否存在明显脱焊或变形,或者通过近观检查确定其是否存在裂纹或其它点蚀严重现象。

船东可以为船舶配置一些类似澳洲粮食检查官检验船舶时的那种设备,供船员进行必要的强度检查。

4关于风暴舱的压载风暴舱压载在恶劣海况下对于缓解船舶整体强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CAPESIZE型船舶,我们比较了海上状况下.风暴舱压载前后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切力数据,发现前者剪切力在N0.9舱后壁处最大为许可值的50%.最大弯矩出现在N0.7~NO.8舱之间和防撞舱壁处,为许可值的60%:但后者剪切应力在NO.8舱前至N0.5舱前处较大,为许可值的65%,最大值出现在NO.6货舱的前后位置,高达许可值的85%..最大弯矩在NO.6货舱的中部,为许可值的60%-。

所以,建议气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将风暴舱注水航行.一旦经历大风浪压水航行后一定要择机检查该风暴舱四周的构件状况。

压载时除了要严格遵守风暴舱压载的程序要求外。

有两个问题要特别注意:其一是风暴舱的滤网过稀和过密都不好,太稀可能导致太多的货物残渣在压载泵的强大吸力下吸入系统造成破坏,太密又会影响压排水速度.甚至会因为系统内过大的内压而损坏设备;其二是完成压载水操作后所有的封舱螺丝都必须上紧以保持船舶结构的完整性。

其它类似如打开小舱盖、注意自由液面、防止舱内水波荡漾等方面的常规措施就别无二致了。

在某些船上风暴舱下面就是油舱,因为风暴舱不仅要承受货物装卸过程中外来机械的冲击.而且因为压载操作带来的强度损坏和额外腐蚀等原因,加上油舱附近更换钢板之前除气、测爆工作的烦琐.所以这一部位平时要加强检查和保养,建议定期对该货舱的涂层进行特别的防护以减少其腐蚀度。

对于该风暴舱,最好设计消防水供应和加压辅助装置,以便压载海水后用淡水进行清洗去除盐份。

关于货舱保养再补充两点,在目前大多数远洋新造船舶造水机日造水量达20t以上的情况下.建议设计通过消防管系转驳淡水舱内淡水的方式,在每次海水洗舱后用淡水清洁和保养货舱;其二,由于舱口围位置在卸货时常常容易遭受抓斗的磨损,长期下来会留下许多槽痕而影响强度和舱盖的水密完整性。

所以,平时保养中要选择合适酸碱度的电焊条补焊后打磨恢复。

5注意货舱舱盖的维护和保养预防和解决舱盖和轨道的变形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载重线公约要求舱盖厚度至少6mm,并能承受1.74t/m。

的海浪压力;IACS也引入了统一标准S2l,它是在综合考虑了干舷和船速因素后,计算出海浪造成的压力而得出的加强船舶前部货舱舱盖安全的措施。

老旧船常常会因为船体变形而引起舱盖和轨道的耦合不密,进而影响货舱的水密完整性。

所以要养成在封舱之前在舱盖与舱口围钢板接触之处涂上牛油.开航前上紧封舱螺丝.及时对轨道凹陷部位电焊填补(要选择合适的酸碱焊条)的良好习惯,还要防止修船或货物作业期间舱盖面承载过重的设备负荷导致舱盖变形。

此外,液压系统在开盖舱操纵台和液压千斤顶等处的泄漏现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千斤顶软管端部连接处和牛油嘴处的定期维护,以保持设备的正常工况。

6重视舱底排水系统的检查和保养SOLAS第1I/1章21.1_4要求排水系统应布置成能防止由海上或来自压载舱的水进入货舱及机器处所或自一舱进入另一舱的可能性。

但是许多老旧船因对该系统缺乏足够的认识而疏于检查和保养,常常在清洗装载矿、煤和其它腐蚀性货物的货舱时未事先清扫舱底而简单地依靠冲洗来清洁,这种不良操作逐渐造成了排水系统的堵塞和过度腐蚀,有些老旧船舶甚至出现过系统几近瘫痪后全部借助潜水泵排水的尴尬境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