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普通高中阶段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

在实施过程中,要联系学生生活背景和社会发展实际,突出问题中心,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综合性。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社区和社会的体验性、服务性或公益性的实践活动。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操作学习、设计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活动。

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学习活动。

1、小组探究活动中应怎样合作?答题要点: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每个成员主动参与表达自己的活动意见,遇到意见不统一时,少数服从多数,相互谦让,避免发生冲突。

2、进行采访活动应提前做好哪些工作?答题要点:和被采访人预定好采访时间、采访地点,准备好采访工具,对小组成员进行简单的分工,准备好采访的问题,设计好采访方案。

3、当你在活动中发现有些学生的研究活动不是自己完成的,你将如何进行评价?答题要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原则是注重过程、尊重多元、注意反思。

因此当发现学生的研究成果不是自己完成的时,不要急于否定。

要注重从学生的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方面,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

4、简述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

答题要点: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

具体说来,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5、请你参加“关于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活动,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展开调查?请制定一份调查计划。

答题要点:可以从近视的原因、学校近视率状况、预防近视的措施三方面开展调查。

调查计划应包括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步骤、成员分工、成果展示方式、时间安排等。

调查方法指:观察法、采访、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

调查步骤、成员分工、时间安排可以和在一起写。

6、怎样理解“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举例说说你在平时的活动组织中是怎样做的?答题要点: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

1、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3、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地区、跨国界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

1、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答: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

2、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背景答儿童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

高度关注儿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深化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使命。

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基本关系,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信息意识与技术意识、劳动观念与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为实现素质教育的宏伟目标,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亟待改革与创新,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适应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

综合实践活动反映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体现了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3、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二,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三,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是什么答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5、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避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化2避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化3避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活化6、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基本要求答1正确处理学生主动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2处理好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克服形式化倾向3恰当处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规范性与开放性的关系4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7、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1、问题性2、开放性3、主体性4、社会性5、实践性6、人文性7、综合性8、差异性8、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什么答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初步学习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发展合作能力并初步养成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9、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要求是什么答●重视与各科知识的联系●重视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联系●重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与学生个人经验的联系10、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内容是如何选择的答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以社会考察为主的社会体验性活动、以社会参与为主的实践性活动、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公益性活动等方面。

活动主题的确定应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并注重与其他学习活动的贯通。

11、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实施应适应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体验和实践的机会应围绕主题在综合应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主动实践。

1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目标是走进社区理解社会获得直接经验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参与社区活动践行社会服务适应社会生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13、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理念答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14、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目标是什么答通过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材料懂得一些社会生产的基本常识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技术工具初步掌握一些社会生产的基本技能通过技术实践与技术探究活动学会简易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初步具有技术学习、技术探究及技术实践能力丰富劳动体验具有亲近技术的情感和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能够安全而有责任心地参加技术活动初步具有技术意识、职业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和审美意识。

15、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内容是如何选择的答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要避免机械的、单一的技能训练以及专业化倾向应与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等内容有效整合。

在重视操作技能习得的同时应重视对技术原理与方法的理解、应用要重视对技术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发掘与感悟重视对技术的设计、试验与创造方法的实践与探究强调技术规范的学习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统一。

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实施中必须遵守安全规程和做好劳动保护并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资源建设。

16、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什么答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在实践活动中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初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运用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和表达信息并用以支持学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体验和感受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思考、讨论和分析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社会现象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具有健康负责的信息伦理。

1、结合自已的实际教学谈谈如何选好综合实践的活动主题答1、在课堂上让学生直接根据自己的想法提出2、让学生在课前经过调查研究后提出 1、从日常教育工作着手老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存在问题 2、开发利用学校资源3、贴近生活实际寻找与学生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4、从生活情境中选择主题关注学生的真实体验5、联系地方文化特色寻找城市建设的问题充分利用社区资源6、探究历史文化发掘民族传统文化7、联系周围社会生活环境研究与环保相关的问题2、谈谈你在综合实践课中是如何转变角色的答在《新课标》中特别强调指出“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要与学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

不再重视学习的结果而重在教会学生学习与探讨的方法求知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仅适用于语文等基础学科还同样适用于综合实践活动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特殊性更加彰显了教师特殊的角色更加强调了教师角色与地位的转变。

教师要成为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不再是单一的传授教学任务教师要与孩子真正地融为一体学与玩兼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与孩子们团结合作共同解决活动中的问题与困难要倍加注重增强老师自身的服务意识为学生的综合活动千方百计服好务。

3、谈谈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的有效性答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指导教师因根据学生活动主题的需要设计具体的指导方案。

在内容上要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或确定适合自己的主题、项目或课题在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活动方法与方式的指导帮助学生规范地运用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法在活动总结阶段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活动方法、活动结果与收获进行有效总结。

在指导方式上注重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

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而加强教师的协同指导。

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