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计划表(七)
(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产生了解历史的强烈愿望。(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时,注重对基本史实的讲述,并同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教师清晰的讲述,使学生知晓历史的背景,主要经过和结果,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感知历史,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和认识。
(三)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而不是孤立、分散地讲述历史知识。尤其是要注意历史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对诸多因素进行综合的考察。
4.8—4.12
1课时:复习第二单元知识点;2课时:单元检测
2
第八周
4.15—4.19
1课时: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2课时: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
2
第九周
4.22—4.26
1课时: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2课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
第十周
4.29—5.3
复习迎接期中考试(第一、第二单元)
2
第十一周
5.6—5.10
(三)章节: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第3课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
第4课唐代的边疆关系
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6课探究—文成公主和西藏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7单元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第8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9单元宋代的城市生活
第10课元朝的统一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教师应该认真熟悉教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课标中三维目标的整合。教学时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历史信息资源,突出历史教学的特点。
(一)教师要认真阅读教材,并在学期开始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奋斗目标,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教材的内容和重难点,力求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还要随时检查,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作充分的了解,以便及时查漏补缺。
第11课探究—宋代的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第12课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
第13课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
第14课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
第15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第16课闭关锁国
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
第18课思想文化
第18课文学艺术(上)
第20课文学艺术(下)
第21课科学技术(上)
第22课科学技术(上)
期中考试,五.一长假
2
第十二周
5.13—5.17
1课时:闭关锁国;2课时:复习第三单元知识点
2
第十三周
5.20—5.24
1课时:单元检测;2课时:讲解试卷
2
第十四周
5.27—5.31
1课时:思想文化;2课时:文学艺术(上)
2
第十五周
6.3—6.7
1课时:文学艺术(下);2课时:科学技术(上)
2
第十六周
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铁木真统一蒙古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认识四大发明。
明清时期:军机处的设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及台湾府设立;驻藏大臣、伊犁将军的设置;明朝郑和下西洋;清“闭关锁国”政策;明代科技的成就和影响;了解清代的文学艺术成就。
(二)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盛唐的社会气象;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理解明朝皇权专制的弊端;君主专制在清代的强化;全面认识清代“闭关锁国”的政策。
历史这门课,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还是比较陌生的,毕竟之前没有接触过,所以学习起来稍显困难。但是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学生已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而且产生了一定的学习兴趣,有信心学习历史。
二、教学目的:
人类历史好比一个硕大无比的万花筒,色彩斑斓,千变万化,隐藏着无数的谜底。历史记载着几百万年先祖的聪明才智,因此学习历史有很重要的作用。弗朗西斯培根说过,“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通过学习历史可以博古通今,增长人的智慧,作为中学生更应该好好学习。
五、教学进度表(另表)
教研组意见:
教研组长签名
月日
教务处意见:
教务主任签名:
月日
2012至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表
任教年级:七年级科目:历史任课教师:王珍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2.25—3.1
1课时:梳理本册书的知识框架;2课时:统一国家的重建
2
第二周
3.4—3.8
1课时:唐太宗与贞观之治;2课时: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
中华民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用悠久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的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本学期重点、难点、章节:
(一)重点: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凿;科举制;“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2
第三周
3.11—3.15
1课时:唐代的边疆各族;2课时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2
第四周
3.18—3.22
1课时:复习梳理第一单元知识点;2课时:单元检测
2
第五周
3.25—3.29
1课时:辽、宋、西夏、金、元并立;2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2Leabharlann 第六周4.1—4.5
1课时:宋代的城市生活;2课时:元朝的统一
2
第七周
课程教学计划表
2012至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学校:_东川镇黄家湾中学
年级:_七年级__
班级:(1)、(2)
学科:_历史
任课教师:_王珍
2013年3月4日
课程教学计划
教科书
中国历史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期总课时
40课时
周课时
2课时
一、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中学阶段的教学,能够较好地处理每天要学习的这么多门课程,做到合理安排时间并完成各科的学习任务。同时大部分学生也不再像小学生,时刻需要老师的监督,基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6.10—6.14
1课时:科学技术(下);2课时:复习第四单元的知识点
2
第十七周
6.17—6.21
1课时:单元检测;2课时:梳理本册书的知识
2
第十八周
6.24—6.28
1课时:复习第一、二单元;2课时:复习第三单元
2
第十九周
7.1—7.5
1课时:复习第四单元;2课时:期末检测
2
第二十周
7.8-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