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腹症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

急腹症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

壁未探及血流信号。
病例——肠套叠 患者,男,6月,超声诊断: 右下腹扫查:右下腹盲肠区可见一长6.9x3.3m不均 质肿块,内回声增强,周边回声减低,纵切呈刀鞘样,横切呈“同心圆”征,肠
壁未探及血流信号
病例——肠套叠 患者,男,6月,超声诊断: 右下腹扫查:右下腹盲肠区可见一长6.9x3.3m不均 质肿块,内回声增强,周边回声减低,纵切呈刀鞘样,横切呈“同心圆”征,肠
〈二〉、急性胆囊炎:
临床表现 : 上腹突发性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 剧,畏寒、发热、恶心、呕吐、 有的可伴黄疸, WBC升高。
一 、胆囊的生理解剖
正常胆囊: 长度 7--9cm ;宽3—5cm; 容量40—60ml。肝细胞每日分泌600-1000ml胆汁 功能:储存、浓缩、排出胆汁。
二 检查方法
右下腹平脐水平
〈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概念: 是由于结石、蛔虫、肿瘤或狭窄等原因引起的胆道梗阻和 急性炎症。
病理: 胆管扩张,管壁水肿增厚,黏膜面溃疡,管腔内脓液或脓 性胆汁积蓄。
临床表现: 腹 痛、寒 战 高 热、黄 疸(Charcot三联征),严重者可 发生中毒性休克。
声像图表现: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胆囊 :增大、壁厚0.8cm,分层,不光整,呈双边样改变,胆汁透声差,腔内见强回声沉 积物厚约1.7cm,随体位移动,腔内可见一枚强回声光团,大小4.8x2.3cm,后方伴声影。
胆总管不扩张。 诊断意见:1、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并胆泥淤积及胆囊结石
胆囊积液并胆泥淤积、胆囊位置下 垂——胆囊明显肿大,位置下垂达
<一>、急性阑尾炎:
临床表现: 转移性右下腹痛,正常阑尾直径≤7mm,超声不 显示(有报道:国内显示率约61%)。 病理分型: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阑尾周围脓肿
鉴别诊断:
阑尾炎应与下列疾病鉴别-1、输尿管结石 2、宫外孕 3、卵巢肿物蒂扭转 4、急性盆腔炎 5、黄体破裂 6、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腹腔扫查:上腹部肝前、脾前均可见强回声气体,随体位改变,右肝下、 结肠间隙、盆腔肠管间隙均可见浑浊积液,厚度1.3---2.4cm。
〈七〉、胆道蛔虫
病理类型: 1、胆道感染。 2、胆道出血。 3、急性胰腺炎(胆汁逆流或蛔虫钻入胰管)。 临床表现: 突发剑突右下方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疼痛,向肩背部放 射,屈膝、捧腹、辗转不安、恶心呕吐、含有胆汁。
急腹症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急腹症 一、概 念 腹腔内、盆腔内及腹膜后组织或脏器发生了急剧性病理变化而产生的以腹 部症状、体征为主,同时伴有全身反应的临床表现。 二、分 类 急性炎症: 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 急性胰腺炎、急性盆腔炎 急性穿孔: 急性胃肠道穿孔 急性梗阻及急性狭窄:胆道蛔虫、胆管结石 肠梗阻、肠套叠 输尿管结石 卵巢蒂扭转 急性出血:腹主动脉瘤破裂、腹部卒中 肝、脾破裂 异位妊娠破裂 卵巢滤泡、黄体破裂
三、诊断方法
详细询问病史。 观察病人的全身状态和各种表情。 例如: 内出血---病人面色苍白、头出冷汗,四 肢厥冷、行动缓慢、轻度不 安。 炎 症---腹痛剧烈、常呈被迫体位,活动受限、呼吸受限。 梗 阻---肠型或局限性不对称性的肿块。 辅助检查: 血常规 尿常规 胰淀粉酶 X线 心电图 超声检查
肝挫裂伤并血肿形成
<十四>、异位妊娠破裂
临床表现: 停经史、腹痛、下坠感、不 规则阴道流血。
超声图像: 1、子宫增大,内膜增厚,宫腔内无孕囊, 有时可见假囊(单层),附件区有不规则 包块。 2、腹盆腔积液。 3、CDFI:肿块血流,RI<0.40。
左附件宫外孕——流产型
病史:女 38岁 腹部隐痛两周,阴道不规则 流血三次。急诊肛门坠痛,腹部局痛,尿 HCG+。当晚手术左侧输卵管
声像图表现:
急性胆囊炎-----胆囊肿大
胆汁内透声差内、有悬浮沙砾样结 石
患者,男,65岁。胆囊增大,形态失 常,壁增厚,厚薄不均匀,厚约0.3--0.7cm,胆汁透声差,胆囊底部呈
双边样改变,有网状胆泥浮着。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并结石——胆 囊形态缩小,壁呈“双边”征
慢性胆囊炎并胆囊颈部结石嵌顿— —不典型胆囊结石
1 准备:早晨空腹(晚餐素食第2天早晨检 查)一般在24小时内观察胆囊功能,收缩 1/2为正常(若显示不清、素食3天检查) 2 方法:肋间及肋缘下,沿着胆囊的长轴切, 侧位在右肋缘切扫。
三 正常胆囊的超声测量值
胆囊不正常时有以下改变 1:形态大小的改变; 2:胆囊壁厚度的改变; 3:胆汁透声改变; 4:胆囊内出现异常回声; 5:胆囊结构的改变; 6:胆囊不显影. 病理分型: 急性单纯性胆囊炎--轻度肿大、壁轻度增厚,胆汁正常或 略混浊。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壁增厚、可见散在小脓肿、胆汁混浊。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坏死穿孔、腔内脓或血性积液。
急性盆腔炎
〈 六 〉 、 胃 肠 急 性 穿 孔
病理分期:穿孔期、反应期、腹腔炎期;
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在30--60岁,男女比例约15:1,暴食,过度 疲劳,情绪激动,创伤,洗胃或x线钡餐检查为穿孔的诱 因。 2、突发剧烈腹痛,持续性,刀割样难以忍受,病人面色 苍白,出冷汗,肢体发冷,反应期症状可稍减轻,腹膜炎 期症状有渐冷加重。 3、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以上腹和右下腹为重、板 状腹。
〈五〉、急性盆腔炎
病理类型: 1、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常见产褥 感染) 2、急性附件炎。 3、盆腔脓肿。 临床表现: 发热,下腹痛(双侧),阴道有脓性分泌 物流出,少数患者可伴有肠道及膀胱刺激 症状,如腹泻,大便中黏液,尿频尿急等。
超声图像:
1、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轻度:子宫无改变或略增大,内膜回声略增高。 重者:子宫增大,壁厚,宫腔内少量积液。 伴有附件炎和盆腔积液的表现。 2、急性附件炎: 轻度:经腹超声无明显变化,阴道超声可见输卵管轻度增厚。 重度:双侧输卵管增粗,管壁回声增强增厚。 卵巢增大,盆腔可有积液。 3、盆腔积脓: 盆腔内可见不规则的不均质包块,内部可有囊实混合回声,后方回声 增高,子宫可显示不清。 鉴别诊断: 1、急性阑尾炎。 2、异位妊娠破裂等。
超声图像: 1、肾盂分离; 2、输尿管扩张,有结石、声影明显或不明显,CDFI在结 石后方有五彩镶嵌的彩色信号,形似“慧尾”征。
输尿管结石
〈十一〉、卵巢瘤扭转
临床表现:多见于青年女性,下腹痛、呕 吐、与阑尾炎、结石、胃肠炎症状相似。 超声图像: 1、附件区肿物、囊性者壁增厚; 2、盆腔内有积液。
壁未探及血流信号。
病例——肠套叠 患者,男,6月,超声诊断: 右下腹扫查:右下腹盲肠区可见一长6.9x3.3m不均 质肿块,内回声增强,周边回声减低,纵切呈刀鞘样,横切呈“同心圆”征,肠
壁未探及血流信号
〈十〉、输尿管结石
概念: 输尿管结石90%以上是由肾内形成而排入输尿管,结石停 滞或嵌顿在输尿管狭窄部位,50%以上在输尿管下段,其 次在中1/3段,上1/3段少见; 临床表现:患侧腰部绞痛并向股内侧放射、伴血尿,输尿 管膀胱段结石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突发腹痛,向左肩、腰背部放射,反复呕吐,腹膜炎体征,体温正常 或中度发热,血、尿淀粉酶升高,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中毒症状重。 声像图表现: 水肿型胰腺炎: 1、胰腺均匀性增大。 2、胰腺回声正常或均匀性减低。 3、肿大的胰腺可使下腔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受压变形。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1、胰腺显著增大,形态不规则,边缘轮廓模糊不清。 2、腺体回声非均匀性增强,有小片状的低回声区或液化无回声区。 3、胰腺周围积液。 4、腹腔积气、胰腺无法显示(建议CT检查)。
〈十二〉、腹主动脉瘤破裂
比较少见,多有病史。
〈十三〉、肝、脾破裂
1、有外伤史; 2、超声图像: 包膜下血肿--包膜隆起,包膜与肝或脾实质区有 梭形无回声区; 中央破裂--肝、脾实质中有不规则稍高回声区; 真性破裂--肝包膜回声中断,有伸向肝实质的无 回声或低回声区;腹腔积液(肝肾间隙、脾肾间 隙) 3、注意:超声检查快、仔细、病人易休克;
超声图像: 肝外胆管扩张(中度),肝内胆管不扩张,胆囊无改变。 扩张的胆管内可见双线样高回声带,称“双管征”。 实时观察胆管内有虫体蠕动。
〈八〉、肠梗阻
病因分类:

临床表现: 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
超声图像: 1、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扩张,小肠内径 >3cm 、 结肠内径>5cm。 2、肠黏膜皱襞水肿、增厚,“琴键征”。 结肠可见结肠袋。 3、蠕动异常,早期增强,晚期麻痹消。 4、腹腔积液,短期内液体增加--肠绞窄。
超声图像:
1、腹腔内游离气体--移动性等距横纹征 (即腹壁软组织下方呈等距离横纹状多次反射的强回声带,后方脏器 被气体遮盖而显示不清或不完整,气体随体位改变移动,但回声特点 不变)。 2、腹腔内积液,其内有中等回声斑点。 3、上腹部包块(大网膜对穿孔部位的覆盖,包绕及局部粘连),局 部压痛。 4、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 气腹及胃肠道气体与肺部气体鉴别: 胃肠胀气----反射弥散、混浊,为固定形态的强回声,后方衰减呈 “瀑布征”,体位改变时气体回声亦可随肠蠕动活跃变化,气体反射 不能延伸到肝前间隙; 肺部气体----气腹与肺下缘气体回声相互重叠,但呼气时肺部上移与 腹内气体分离
壁未探及血流信号
病例——肠套叠 患者,男,6月,超声诊断: 右下腹扫查:右下腹盲肠区可见一长6.9x3.3m不均 质肿块,内回声增强,周边回声减低,纵切呈刀鞘样,横切呈“同心圆”征,肠
壁未探及血流信号。
病例——肠套叠 患者,男,6月,超声诊断: 右下腹扫查:右下腹盲肠区可见一长6.9x3.3m不均 质肿块,内回声增强,周边回声减低,纵切呈刀鞘样,横切呈“同心圆”征,肠
急性胰腺炎——胰腺增大,周围见 液性暗区。
急性胰腺炎恢复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