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期词
1、同样是抒写男女爱恋,离愁别恨,能够
以淡雅之笔写富贵之态,以清新之笔写男女 之情,显得神清气远。
晏殊往往能够略去对女性容貌色相的描写, 而着重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恋情,词的情感基 调是雍容和缓,淡淡的忧愁中时而透露出自 我解脱的气度,过滤了唐五代花间词所包含 的轻佻冶艳,而显得纯净雅致。
2、对生命有限的忧思。善于从景色描写中暗 示对人生所持的理性态度,尤其是善于抒发 对人生所持的旷达心境,在情境之外给人以 启示。
北宋初期词:多为台阁词人 代表词人: 柳永、范仲淹、晏殊、欧阳修、宋祁、张先 等。这些人主要生活于真宗、仁宗两朝的太平 时期,自然形成了适应现实之需要的词风。 特点: 1、继承晚唐五代余风,为宋代词的过度时期。 2、沿袭中又有所革新。
二、北宋初期词的革新
晏殊——情中有思,闲雅情调,旷达怀抱 。 富贵悠悠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 欧阳修评 词的内容:表现出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珠玉词》
体 会 诗 意
离别前: 勾勒环境
离别时: 描写情态 因情设景 离别后: 刻画心理 杨柳、晓风、残月 好景虚设、风情难言 (情语) 寒蝉、长亭、骤雨 (景语) 执手、泪眼、凝噎 (情语) 烟波、暮蔼、楚天 (景语)
名句赏析
明代词评家贺裳称柳永这首词中有一句“千古俊句”, 你认为是哪句?为什么?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铺叙衍情法——以赋为词,将铺排式的叙 事与白描式的写景结合起来写;言情叙事 意义:增强了词的叙事因素,使得抒情中 带叙事性和情节性。 叙述结构独特——线型结构,利用时空变 化来叙事言情,时间线索明晰。
《雨霖铃》的由来 《雨霖铃》这一词调,本是唐代教坊大曲,来 源于唐明皇李隆基与其爱妃杨玉环的悲欢离合的 爱情故事。相传唐玄宗入蜀,到斜口时,淋雨连 日,他经过秦岭栈道,耳闻铃声,勾起了往事, 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以寄托哀思。 可想这一词调悲怆低下、凄楚欲绝的情味。
评价
还没有找到长调慢词与小令各自特殊的 写法,是加长版的小令。
题:一句话 慢词:缓慢 小令:急促
定风波
张先词“古今一大转移,适得其中。
范仲淹 《渔家傲》开边塞词豪迈境界
王安石 《桂枝香》怀古词
柳永词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都下富儿,虽脱村野而声态可憎。 ——王灼《碧鸡漫志》
张舜民《墁话墁录》:三变既以词忤仁宗,吏部不敢改官,三 变不能堪。诣相府。 晏公曰:“贤俊作曲子(词)么?” 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 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闲拈伴伊坐’。柳遂退。
晏殊认为柳永词
1、俗情。市民的生活理想
2、俗言俗语。
起居饰物描写华丽:暖酥、腻云、香衾、 雕鞍、蛮笺象管。 女子的神态情思直接、大胆 手法:不运用传统的比兴和客观的具体形 象来比喻和暗示自己爱情的炽烈与坚贞, 而是感情的直接抒写和咏叹。
村上哲见:柳永对京城的怀念不是 停留在仕宦政治、才华的美好上, 而是对旧游、旧欢的怀念,重于感 官刺激。 浪子气息很浓重,总是在回顾华丽 的青春,回顾过往一去不复返。
大量创作慢词,使慢词与小令并统 词坛,齐头并进,平分秋色。
(1) 柳永之前慢词共19首,柳一人创122 首。 (2)柳永之前的慢词多用小令手法,少铺叙 渲染,衔接跳跃不自然,情景相融不多。
2、创意—作为升平时代的落魄文人
(1)写中下层文人的羁旅行役 特点: 个性化,表现自我人生感受, 不再是普泛化的情爱缺失、时间流逝、 宇宙人生。
1、同样是抒写男女爱恋,离愁别恨,能够
以淡雅之笔写富贵之态,以清新之笔写男女 之情,显得神清气远。
《清平乐》 上片:修书寄情,表达作者深情难寄的惆怅。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 惆怅此情难寄。 下片:触景兴情,寄情山水。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 处,绿波依旧东流。
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年轻女子的心)是事 可可(平常,凡事不在意,一切事全含糊过去。)。 日上花梢(花木的枝梢),莺穿柳带(柳条。因其细 长如带,故称。),犹压香衾卧。暖酥消(喻皮肤光 泽细白,脸上搽的油脂消散了)、腻云亸duǒ(油亮 乌黑像云瀑的头发低垂,头发散乱),终日厌厌(安 静的样子)倦梳裹(梳妆打扮)。无那nuǒ(无奈, 无可奈何),恨薄情(不念情义,多用于男女情爱。) 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这样,如此)么,悔当初、不把雕鞍 (刻饰花纹的马鞍﹔借指宝马。)锁。向鸡窗(书室、 书斋),只与蛮笺(古代四川产的彩色笺纸)象管 (象牙做的笔管),拘束教吟课(吟咏诵读)。镇 (整天)相随、莫抛躲(回避;抛弃),针线闲拈伴伊 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一、为什么宋初词的创作青黄不接,成 就不高?
(一)王朝更替 (二)儒家思想与词的关系 推荐阅读:
《儒家思想的演变与词史流程》张再林
1. 中唐:儒家思想受到质疑和挑战 代表人物:
啖助、赵匡、录淳,他们的思想为怀疑精 神:疑经,异儒 三人等同为唐人解经别派,实开宋儒之先 河。
中唐时代背景: 大历之风尚浮,贞元之风尚荡,元和之风尚怪, 侈于游宴。 孙光宪:唐末举人,不问士行文艺,但勤于请谒。
1、“酒”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曹操说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成消忧解愁 的最好办法,“酒醒”即“愁醒”,曾经 被麻醉的“愁”一经复苏,更是无以排解。
2、关于“杨柳”:古典诗词中“杨柳”是有特定的内涵 的,”柳”——“留”,杨柳和离别是联系在一起的。 “杨柳岸一词”在词中,则浸透着一种伤离别的凄清冷 落之情。 3、关于风: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 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 的感觉。
两 宋 词
பைடு நூலகம் 一、焦点问题
北宋初期词缘何青黄不接? 北宋初期词变革
一、北宋初期词——青黄不接
为什么宋初词的创作青黄不接,成就不高? 王灼《碧鸡漫志》:国初平一宇内,法度 礼乐,浸复全盛,而士大夫乐章顿衰于前 日。
李清照《词论》: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 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变旧 声作新声。
《宋裨类钞》记欧与声妓风流之约: 欧阳修闲居汝阴时,一妓甚颖,而文 公歌词尽记之。筵上戏约他年当来作守。 后数年,公自维扬果移汝阴,其人已不复 见。视事之明日,饮同官湖上,有诗留 “撷芳亭”云:“柳絮已将春色去,海棠 应恨我来迟。”
诗庄词媚
欧阳修——清新明畅 1.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用词抒发 自我的人生感受。 2、改变词的审美趣味,朝通俗化的 方向发展。 艳词、借鉴民歌
2、宋代——宋学流行
是一种怀疑精神,始于中唐 3、宋代人对士风的改造 (1)褒奖后周忠臣,建立儒家忠孝节义思想 (2)树立典型,重新评价 如对符合儒家思想的则高度评价,反之。重 建儒家思想体系。 (3)贬斥五代余风
例子:对冯道的评价
冯道(882——954),自号“长乐 老”,赢州景城(今河北沧州)人。他先 后辅佐了5个朝代(后唐、后晋、后汉、后 周、契丹)的11位君主,而且一直都保持 着宰相、太师、太傅这样所谓“位列三公” 的重要职务。
(1)比如与冯道同时代的人:
宋初的名臣范质: 厚德稽古,宏才伟量,虽朝代迁贸,人 无间言,屹若巨山,不可转也。” —— 《资治通鉴》卷二九一引
(2)宋代:
欧阳修: 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 荣, 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 而知也 。 《新五代史•杂传第四十二》 司马光: 乃奸臣之尤。《资治通鉴》
3、 文学传统——诗庄词媚
在当时文人雅士的观念里,制作这种阴 柔和婉、以情动人的供歌筵酒席演唱的小 词这一行为本身违背了正统儒家对士大夫 的道德要求。而纯然以作词为业,混迹于 贱伶之列,这更是正人君子所不齿的行为。 对词创作的投入及其有悖于传统伦理 与道德要求的生活方式,与北宋正统文人 奉守的经儒家理性精神修饰过的道德规范 格格不入,从而引起了社会上层的普遍反 感。
2、创意—作为升平时代的落魄文人
(1)写中下层文人的羁旅行役 特点: 个性化,表现自我人生感受, 不再是普泛化的情爱缺失、时间流逝、 宇宙人生。《雨霖铃》《八声甘州》
2、创意—作为升平时代的落魄文人
(2)城市词 柳永主要描写都市的繁华风光、生 活习俗以及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 《望海潮》
艺术上的贡献——三创之功 3、创法。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 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 独徘徊。
(上片:饮酒听歌引发年华逝去、青春不再的伤感。 )
(下片:借景抒发惜春之情。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以白描手法抓住花落去燕归来的情景,落 花与归燕都是呈现于作者眼前的实景。 能够选取暮春世界最有代表性的两组景物, 抒写惜春之情。
4、宋代文人身份特点: 官僚、学者、才子一体,使得词在抒情中 多了一份理性特质。 石介:上视汉魏隋唐五代,凡千五百年,其 间非圣神之主,圣明之时,未有如此选人之 精,得人之多,进人之尽。实为希阔殊尤。 赵翼:恩逮于百官者唯恐其不足。 宋仁宗:寒儒逢景运,报国合如何? 《宋史· 文苑传序》:上之为人君者,无不典 学,下之为人臣者,自宰相以致令录,无不 擢科,海内文士彬彬辈出焉。
适宜用比兴手法, 通过象征性的意象 群来烘托、传达主 人公的情思。
长调中全用小令作法,另是一种风味。
谢池春慢
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余 寒,画阁明新晓。朱槛连空阔,飞絮知多 少?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 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 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 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 相思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