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点总结

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点总结

选择:对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实施分类管理,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下列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影响后评价)是在规划或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不包括(工艺流程分析)矩阵法在环境影响识别中是以(定性或半定量)的方式说明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 一般容积大、水深深的湖泊,通常水温的垂向分布有三个层次,上层、中间层(温跃层)和下层,其中溶解氧浓度最高的是(上层)pH 值的评价方法中计算公式正确的是(当pH j ≤7.0,sdj jpH pH pH S --=0.70.7,) 河口与一般河流最显著的区别是(河口受到潮汐的影响)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式A=R ·K ·L ·S ·C ·P 中,P 表示(水土保持措施因子,主要有农业耕作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关于生态影响评价中环境现状调查的要求,不正确的是(任何级别的评价都必须进行现场勘察)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现状调查方法的是(类比法)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保护生物的生境 在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时,应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 10%)为半径的圆或(2D 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大气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是指(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m 排放源排放的污染物)大气污染气象学中,最大混合层高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这是因为(它表明了垂直方向对流混合发生的高度范围)大气环境监测点设置的数量,应根据拟建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区域大气污染状况和发展趋势、功能布局和敏感受体的分布,结合地形、污染气象等自然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通常不应少于(10)大气环境监测点设置的数量,应根据拟建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区域大气污染状况和发展趋势、功能布局和敏感受体的分布,结合地形、污染气象等自然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对于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通常不应少于(6个)根据下列给出的温度状况,可以判断出(Z/T 18m/14.03℃286m/16.71℃)大气层是稳定的联合频率是统计不同(风速、风向和大气稳定度)出现几率对于平坦地形,不利气象条件通常包括(静风、小风,逆温、熏烟)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为(三)级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求评价内容最详细的是(一)级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应(大于)评价范围某厂锅炉年耗煤量2000t,煤的含硫量为4%,则全年排放的二氧化硫量为(136000kg)。

(计算时通常假设燃料中有15%的硫最终残留在灰分中)某工厂全年燃煤8000t,所用煤的灰分为20%,仅使用一台燃煤锅炉,装有除尘器,其效率为95%,该厂所排烟气中烟尘占煤灰分的40%,则该锅炉全年排尘量是(32t)名词解释:环境影响评价(EIA):人们在采取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行动之前,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识别、预测和评价该行动可能带来的影响,按照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进行决策,并在行动之前制定出消除或减轻负面影响的措施。

环境影响识别:通过环境影响资料的鉴别、收集、整理的结构机制,以各种形象化的形式提出各种信息,向决策者和公众表达开发行为对环境影响的范围、程度和性质。

(列表清单法、矩阵法、网络法、图形叠置法等)区域环境承载力: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即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

环境容量:环境容量包括基本环境容量(或称差值容量)和变动环境容量(也称同化容量)。

基本环境容量指环境标准与环境本底值的差,变动环境容量指环境对污染物的自净同化能力。

“三同时”制度:《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噪声敏感建筑物: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将环境因素置于重大宏观经济决策链的前端,通过对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提出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从而达到在开发建设活动源头预防环境问题的目的。

累积影响:各部门和/或区域的影响总和。

影响的累计需要了解(或设定)不同部门和区域影响的相对重要程度。

累积影响的衡量标准包括,如受影响的人口总数量、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正在变化的系统数目、或总的经济损失。

简答:1、简述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

2、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

①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主②具有法律强制性③纳入基本建设程序④分类管理⑤实行评价资格审核认定制3、根据环境影响分类筛选原则,可以确定的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有哪几种? ①环境质量评价(主要是环境现状质量评价)②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③环境影响后评估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方法。

P i —第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 i —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 3;C 0i —第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 3。

国家、地方(含部门)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基准,如环境噪声基准等 (2)环境技术标准,如指南、导则等 (3)环境物质标准,如会徽、符号等 (1)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2)环保仪器与设备标准 (3)分析标准 国家、地方(含部门)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标准体系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 环境方法标准 %1000⨯=i i i C C P5、大气污染物的非正常排放包括哪些情况?静风、小风、逆温、熏烟、事故排放等6、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确定依据。

①项目排放的水量;②废水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和衰减变化特点;③废水复杂程度;④纳污水体的规模、类型以及使用功能要求。

7、如何确定地面水水质评价因子?常规水质参数,以pH 、DO 、OC 、BOD5、NH 3-N 、挥发酚、石油类、氰化物、铜、锌、砷、汞、铬(六价)、总磷以及水温为基础,根据水域类别、评价等级、污染源状况适当删减特征水质参数,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水域类别以及评价等级选定,它们能代表或反映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排放废水的性质。

8、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土壤污染监测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①土壤污染源调查②土壤环境污染监测③评价因子的选择④评价标准的确定⑤评价模式与指数分级9、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和评价工作范围。

①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②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③受建设项目影响人口的数量10点声源随传播距离的增加引起其衰减值在距离点声源r1处至r2处的衰减值:当r 2=2r 1 时, =-66dB 。

div A12、生态影响评价工作中替代方案的内容有哪些?替代方案主要指项目中的选线、选址替代方案,项目的组成和内容替代方案,工艺和生产技术的替代方案,施工和运营方案的替代方案、生态保护措施的替代方案。

计算:1、在一水库附近拟建一个工厂,投产后向水库排放废水1500m 3/d ,水库设计库容为8.5×106m 3,入库地表径流为8×104m 3/d ,当地政府规定该水库为Ⅲ类水体。

水库现状BOD 5为1.2mg/L 。

请计算该拟建工厂容许排放的BOD 5。

如果该工厂产出的废水中BOD 5为300mg/L ,处理率应达到多少才能排放?应采取什么措施?(1)利用完全混合模型,计算允许排放浓度ρx(2)计算处理率2、有一条比较浅而窄的河流,有一段长1km 的河段,稳定排放含酚废水1.0m 3/s ,酚浓度为200mg/L ,河水流量为9m 3/s ,上游河水中酚未检出,河水的平均流速为40km/d ,酚的衰减速率系数为0.21/d ,求河段出口处酚的浓度是多少?(1)按完全混合模型计算排放点的酚浓度99mg/L15001.21081500)10(83q Qρq)(Q ρρq))/(Q qρ(Qρρ44sx x 1s =⨯⨯-+⨯⨯=-+=++=67%100%30099-300100%ρ)ρ-ρη2x 2=⨯=⨯=(20mg/L91092001q))/(Q qC (QC C 210=+⨯-⨯=++=(2)按一维河流模型计算河段出口处的酚浓度3、一条河流为Ⅲ类水体,COD Cr 基线浓度为10mg/L 。

一个拟建项目排放废水后,将使COD Cr 提高到13mg/L 。

当地的发展规划规定还将有两个拟建项目在附近兴建。

按照水环境规划该河段自净能力允许利用率为0.6,当地环保部门是否应批准该拟建项目的废水排放,为何?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COD Cr 的三级浓度限值为20mg/L ,自净利用指数没有超过自净能力允许利用率,可以批准建设4、距锅炉房2m 处的噪声测量值为80 dB ,锅炉房距居民楼16m ;距冷却塔5m 处的噪声测量值为80 dB ,冷却塔距居民楼20m ,求二设备对居民楼的共同噪声影响。

锅炉房对居民楼产生的噪声:冷却塔对居民楼产生的噪声:共同影响5、某热电厂排汽筒(直径1m )排出蒸汽产生噪声,距排汽筒2m 处测得噪声为80 dB ,排气筒距居民楼12m ,问排汽筒噪声在居民楼处是否超标(标准为60 dB )?如果居民楼处达标,排气筒应离开居民楼多少米?排气筒在居民楼产生的噪音为:标准为60 dB ,故超标。

要想达标设应离开r 2米60=80-20lg(r 2/r 1)解得r 2=20m19.9mg/L 0.995204010.2exp(20k(x/u)]exp[C C 0x =⨯=⨯-⨯=-=)10.520200.61013ρρλρρP 1s 12<=-⨯-=--=)()(62dB 20lg(16/2)80)/r 20lg(r 80L 12p1=-=-=68dB 20lg(20/5)80)/r 20lg(r 80L 12p2=-=-=69dB 101010lg L p2p10.1L 0.1L pt =+=)(64dB 20lg(12/2)80)/r 20lg(r80L 12p ≈-=-=6、一位于工业区的噪声源,在离声源5米处测得噪声为85dB ,问其厂界(距离声源100米)噪声是否超标?(工业区厂界噪声标准:昼间65dB ,夜间55dB ) L P =85-20lg(100/5)=59 dB昼间不超标,夜间超标。

7、某工厂年排废水200万吨,废水中COD 浓度220mg/L , 排入三类水域,采用的废水处理方法COD 去除率50%,三类水体排放标准为120mg/L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