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概况
地理
经纬度:N 5°24',E 100°14'。
槟城:意指岛屿本身,素有“东方花园”美誉,大马旅游胜地之一。
槟城州范围包括:槟岛:位于马六甲海峡,行政上划分为两个地方政府,即东北县和西南县,威省:地名是根据英文旧称Province Wellesley 翻译,然而独立后官方已正名为Seberang Perai, 位于马来半岛西海岸面对槟岛的部分,行政上划分为三个地方政府即威北,威中及威南。
首府:乔治市(Georgetown,因英王乔治三世而得名),槟岛东北方,大马第三大城市。
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具古老历史文化的城市。
华人人口数约占槟城人口的43%,马来人占41.1%、印度人占10.1%(注:2006年人口资料)。
沿海为狭长的平原,内陆多山地,岸外小岛包括木寇山(Jerejak Island)等。
槟城又称乔治市,面积23平方千米,人口约24.8万,位于槟榔屿岛东北部,马六甲海峡北口,槟榔屿海峡西岸。
离大陆3.2千米。
年平均气温26.9℃,年降水量2434毫米。
1786年辟为自由港,为印度一中国航线上的停泊港。
后发展成海峡殖民区首府和商业中心。
工业居西马来西亚北部地区首位,生产锡、大米、椰油、肥皂、藤竹器、电子仪器等。
80年代,横贯西马来西亚北部的东西(北海一哥打巴鲁)大道通车,兴建8千米长连结槟城与大陆的槟威大桥,密切了槟城与西海岸带的联系,扩大了腹地。
槟城港占全国各港总吞吐量的25%,出口橡胶、棕油、锡与木材,进口燃料、糖与肥料名胜有龙山堂邱氏宗祠、张弼士别墅、桥生博物馆、蝴蝶公园、蛇庙和极乐寺。
岛内设有槟城理科大学和拉曼大学分校。
旅游资源
升旗山(马来语是Bukit Bendera, Bukit是山,Bendera为旗,槟城华人称之为升旗山); 而英语是Penang Hill,槟榔山之意):位在岛屿中部,槟城的主要山麓有西山(Western Hill),虎山(Tiger Hill),草莓山(Strawberry Hill),是当地居民避暑圣地,主峰高830米为槟城至高点。
由于昔日英国高官多居住于此,山下士兵
利用旗语传递重要信息,此乃升旗山名称之由来。
登山游客可以选择乘搭缆车,或沿着缆车轨道旁的小径及梯级徒步而上,一面运动、一面欣赏隐藏在升旗山热带雨林内的奇花异草,沿途并可俯览乔治市的壮丽景色;山上空气清新,景色一览无遗,山上另可参观槟城飞禽公园(Penang Bird Park)。
缆车于1923年通车,山上小旅馆Bellevue,乃由一别墅改建而成,时间久远可追溯自英东印度公司时期。
槟城植物园(Penang Botanical Garden):1884年由英国殖民筹建,主要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搜集热带植物物种为目的。
园地占地30公顷,瀑布奔流期间,边界以原始热带雨林围绕,型塑一个兼具英式庭园与槟城本地风景的植物园。
园中的野生猴子为其另一特色。
极乐寺,依山而建,分为叁层,被誉为东南亚最雄伟的佛教寺庙之一。
为一座柔合了中国式、泰式和缅甸式建筑风格的寺庙。
卧佛寺(Wat Chaiya Mangkalaram),建于19世纪的卧佛寺,位于车水路。
该佛寺融合了中国、泰国和缅甸的建筑风格,华丽且精雕细琢。
寺内供奉着一尊长达33米,排名世界第叁大的卧佛像,仅次于缅甸和泰国的大佛。
槟城蛇庙,建于1873年,原是一间清水师祖庙,名为“清云岩”。
蛇庙的称呼,是在庙建好后,来了数条青蛇在里头居住。
而每当清水祖师宝诞时,更有无数的青蛇从后山涌入庙,成为一大奇景,因此“蛇庙”就享誉各地。
蛇庙距离槟城国际机场3.2公里。
邱公司龙山堂(Khoo Kongsi)是邱氏宗祠,建于十九世纪末,位于打石街(LebuhAceh)附近,建筑物至今仍然保持良好。
建筑物为古老中国式,仿清朝宫殿而立,祠堂分正中的“正顺宫”和两侧的“福德宫”及“浴谷宫”。
邱氏宗祠又称“龙山堂”,共分叁部分:中为大厅,供奉大佛爷,右为邱氏历代灵牌,左为复印堂,供奉大伯公。
它的底层为专供族人租用与婚宴庆典之用,宗祠对面有一个舞台,供酬神演大戏之用。
康华利堡(Fort Cornwallis)康华利堡位于槟岛东北部,是1786年法兰西.莱特(Francis Light)登陆上岸的地方。
这座城堡原本是木造的,后来利用当地的狱犯搬运石头改建,以守卫海口。
城堡上目前还留有数尊大炮。
槟城飞禽公园(Penang Bird Park) 海岸景观新关仔角(Gurney Drive) 乔治市古迹区。
槟城古迹
百年前南洋华人首富张弼士的豪宅,俗称“蓝屋”,1995年修复成展览馆/酒店。
建筑非常壮观,巧妙融合中西文化风格,令人印象深刻。
有钱的话,可考虑住上一晚。
屋檐华丽壮观,起翘翼然的龙山堂,与戏台、宗议所与周围排屋组成邱公司盘地。
有如迷宫,位置隐秘,明明看到屋檐了,就是找不到入口处,非常刺激。
堪称东南亚最精致堂皇的宗祠正在进行修复,工程会在农历新年前完工开放。
满身苔痕、斑驳沧桑,战前街屋自呈本来面目。
槟城集中了全马三分之一的战前建筑。
阳光下的“蓝屋”(张弼士故居),时间仿佛停止了转动。
五福书院/槟城五福堂广州府会馆。
建于1857年,由粤中的南海、番禺、顺德、香山和东莞五县移民组成,为典型广东或岭南建筑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