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三字经测试题三字经测试题姓名:班级:一、我会填。
(每空2分,共52分)1、人之初,()。
性相近,()。
2、玉不琢,()。
人不学,()。
为人子,()。
亲师友,()。
3、首孝弟,()。
知某数,()。
4、人不学,()。
幼儿学,()。
5、曰春夏,()。
此四时,()。
曰南北,()。
此四方,()。
曰水火,()。
此五行,()。
6、勤有功,()。
戒之哉,()。
7、匏土革,()。
丝与竹,()。
8、高曾祖,()。
身而子,()。
(),至玄曾。
乃九族,()。
9、史记一,()。
后汉三,()。
二、我会选。
(每题3分,共21分)1、“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2、“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3、“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A、猪B、鸭C、鸽子D、狗4、“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C、要认真学习5、“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A、要认真学习B、要帮助别人C、要学会谦让6、建立夏朝的是()。
A、尧B、舜C、禹D、汤7、“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这句话是说()A、要坚持锻炼身体。
B、做人要遵守礼节,讲求信用。
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
三、连线题。
(每题3分,共18分)头悬梁朱买臣锥刺股车胤如囊萤李密如映雪苏秦如负薪孙康如挂角孙敬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9分)1、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三字经》上说: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这些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你能写出历史上几个孝子的名字吗?(至少三个)2、“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
”三国时期的董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勤奋好学的人的名字吗?(请写出三个)3、《三字经》中的哪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多么的重要?班级:姓名:得分:一、我会填。
(64分)1、人之初,________ 。
性相近,________ 。
苟不教,________ 。
2、玉不琢,________ 。
人不学,________。
为人子,________ 。
亲师友,________ 。
3、首孝弟,________ 。
知某数,________ 。
4、三才者________,三光者,________。
5、曰春夏,________。
此四时,________。
曰南北,________ 。
此四方,________ 。
曰水火,________。
此五行,________。
6、勤有功,________ 。
戒之哉,________ 。
7、匏土革,________ 。
丝与竹,________。
8、高曾祖,________ 。
身而子,________。
自子孙,________。
乃九族,________。
9、父子恩,________。
兄则友,________ 。
长幼序,________ 。
君则敬,________。
此十义,________ 。
10、“子不学,________。
________,老何为?”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二、我会选。
(24分)1、“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2、《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孩子,五个孩子都很有出息。
()A、窦燕山B、曾参C、黄香D、孔子3、“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4、“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A、猪B、鸭C、鸽子D、狗5、“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C、要认真学习D、要刻苦学习6、“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A、要认真学习B、要帮助别人C、要学会谦让D、要学会学习7、《论语》共有()篇。
A、10篇B、15篇C、20篇D、308、《中庸》的作者是()。
A、孔子B、孟柯C、子思D、老子9、周公著作了什么书?()A《诗经》 B《论语》 C《周礼》10、《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A古诗 B四诗 C唐诗11、建立夏朝的是()A、尧B、舜C、禹D、汤12、“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说明学习要()、能吃苦,还要有坚强的意志。
A、自觉B、靠父母C、靠老师三、我会连。
(10分)苟不教,性乃迁教不严,师之惰养不教,父之过详训诂,明句读凡训蒙,须讲究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有义方百而千,千而万一而十,十而百教之道,贵以专我周公,作周礼如六经,始可读孝经通,四书熟著六官,存治体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为学者,必有初号六经,当讲求诗书易,礼春秋小学终,至四书1. 最佳答案2. 1性本善习相远2不成器不知义方少时习礼仪3次见闻识某文 4 天地人日月星5曰秋冬运不穷曰西东应乎中木金土本乎数6戏无益宜勉力7 木石金乃八音8父而身子而孙至玄曾人之伦9夫妇从弟则恭友与朋臣则忠人所同10呢?。
11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a) 1 B 2 C 3 A 4 A 5 C 6 C 7 C 8 C3.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4.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5.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6.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7.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8.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9.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10.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11.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12.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13. 版权所有。
14. 希望可以帮助你。
中华经典《三字经》知识检测班级姓名一、我会填。
(40分)1.人之初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2.择邻处子不学窦燕山有义方名俱扬3.养不教教不严师之惰非所宜幼不学4.玉不琢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习礼仪5.香九龄孝于亲所当执能让梨宜先知6.首孝悌知某数识某文十而百千而万7.三才者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夫妇顺二、我会选。
(60分)1.“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2. “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3.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
A.猪B.鸭C.鸽子D.狗4.“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C.要认真学习5.“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A.要认真学习B.要帮助别人C.要学会谦让6. “如果不加以教育,一个人原本善良的天性就会发生改变。
”用《三字经》原文表达是哪一句?()A.苟不教,性乃迁。
B.教之道,贵以专。
C.人不学,不知义。
D.幼不学,老何为。
7.“苟不教,性乃迁”中“苟”的意思是:()A.如果,假如B.苟且C.尚且D.姓苟的老师8.“幼不学,老何为”中“为”的意思是:()A.为了B.因为C.为什么D.作为9.“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讲的是什么故事?()A.孟母断机教子B.黄香温席C. 孔融让梨D.五子登科10.王小清的爸爸对儿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只顾着自己打牌。
你打算用哪句话来劝他?()A.亲师友习礼仪B.养不教父之过C.昔孟母择邻处D.人不学不知礼《三字经》试题一、我会填。
(64分)1、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2、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3、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4、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5、匏土革,。
丝与竹,。
二、我会选。
(16分)1、“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2、“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3、“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A、猪B、鸭C、鸽子D、狗4、“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C、要认真学习5、“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A、要认真学习B、要帮助别人C、要学会谦让6、《论语》共有()篇。
A、10篇B、15篇C、20篇7、《中庸》的作者是()。
A、孔子B、孟柯C、子思D、老子8、建立夏朝的是()。
A、尧B、舜C、禹D、汤三字经试卷第一课一、填空。
人之初,习相远。
,。
教之道。
二、判断。
1.《三字经》中的周处除三害是独角蛟、白额虎。
()2.《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大。
()3.《三字经》中的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中,周处最终成为了西晋的一代名臣。
()4.《三字经》中的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中,周处不是三害之一。
()三、按要求写原文或意思。
1.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间的差异不大。
但是随着后天所处的环境以及所受教育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
四、找错别字,将错别字圈出来,并改正。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进,习香远,苟不教。
性乃千,叫之道。
贵以砖。
()()()()()第二课一、填空。
昔孟母,,。
断机杼。
,,教五子,。
二、判断题:1.《孟子三迁》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孔子身上的。
()2.《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谦让。
()3.《三字经》中窦禹钧教育子女,很有方法,子女长大后,名扬四海。
()4.“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意思是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经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气得剪断了织布机上织了一半的布,让孟子知道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
()5.“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的后一句是“子不学”。
()三、选择题:1.《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
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荀子2.《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位母亲为了让儿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竟然三次搬家。
()A 孟子的母亲B 老子的母亲C 孔子的母亲3.《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子女,五个子女长大后都很有出息。
()A 黄香B 曾参C 窦禹钧四、按要求写原文意思。
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经三次搬家。
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气的剪断了织布机上织了一半的布。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五、找错别字,把正确的填入括号。
希孟母择令处逗燕山明俱杨()()()()第三课一、填空:,父之过。
教不严,。
子不学,。
,老何为?二、判断:1.莫扎特在母亲的培养下,成为了一名音乐大师。
()2.孔子的儿子孔鲤学会了《礼》。
()3.幼不学,老何为?是说:小时候不努力学习,长大了能有什么作为呢?()4.孔子认为《大学》和《礼》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5.子不学,非所宜。
是说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非常因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