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及其策略发表时间:2013-07-09T08:41:07.903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2年第8期供稿作者:黎秀玲[导读] 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黎秀玲(博白县宁潭镇长春村小学广西博白 537600)【摘要】学生怕作文,尤其农村学生更怕作文,城市小学生与农村小学生在习作水平上的差距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农村学生相较于城里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稀少,社交能力更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对于这些困境和现状,相信每一个在农村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人都会有更多的体会。
一般的作文训练方法,运用在农村学生身上,必然要碰壁的。
那么如何做到,既能够立足现有作文教学理论和成功方法的同时,又能够在这些理论和方法中寻求突破,走出一条更有助于提高农村学生作文水平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现状;生活;说话;自信心;习惯Rural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situation and strategyLi Xiuling【Abstract】Students afraid of writing, especially the rural students are more afraid of writing, the gap between urba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rural pupils assignments level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Rural students compared to the city students perceived novelty in their lives is scarce, and social skills can not be compared with the city kids; their horizons narrow, the lack of books available for reading, for these difficulties and the status quo, I believe the every people engaged in educational work in rural areas will have more experience. The general composition training methods, the use of rural students who are bound to run into a wall. So how do you do both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existing the composition teaching theory and successful method, but also be able to seek a breakthrough in the theory and methods, to embark on a more help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raining of rural students writing.【Key words】The status quo; life;Sspeak; Sself-confidence; habits《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由此可见,作文教学是小学评价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书面表达和提高思想认识的重要途径。
而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
弄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分析解决的对策,有利于我们教师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有利于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
1.当前农村小学作文现状分析1.1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没有积累的习惯和写作的兴趣造成的。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旦布置写作文,学生的第一反映就是愁眉苦脸地说“写什么”。
老师们抱怨学生“一写作文就满脑子都是空白,半天写不出一篇象样的作文来”,也就是这种原因。
1.2内容贫乏,有大、空、抄的弊病,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弥漫了孩子的笔端。
写作时凭空想象,感情自然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给人一种矫揉造作之感。
原本应该才情飞扬的写作变成了毫无灵气的操作,变成了令人厌恶、恐惧的难事和苦差!1.3学生写作技能差、语病多、不会使用标点符号,作文缺乏创新精神。
小学语文阅读课的训练在教学上存在无计划和脱节的弊病,造成学生的写作技能较差。
2.改变现状的策略2.1作文教学要源于生活;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基于这一理念,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学生作文中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
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
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
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
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
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
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
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
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2.2注重培养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作文教学中遵循从说到写的过程。
说话是作文的基础,作文的关键在于表达,口语的表达及书面语的表达,两者相互促进,是相铺相成的。
在农村,普通话只限于课堂使用,甚至于有的村级小学至今仍在课堂上实行“双语教学”—当地方言与普通话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在这种环境下,更要意识到口头训练的重要性。
一个说话清楚,有条理的人,他的口头表达能力就强,要尽量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机会。
要学生学会写作文,首先要学生学会说话,学会把自己心里想的话表达出来,注重学生说话能力尤为重要,让学生在作文时有话想说,有话可写,“用我手写我口,用我手写我心”。
小学低年级的说话课是中小学生口语能力得以提高的切实有效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由口语规范化向文字表达能力逐渐过渡的一种主要方式。
目前在农村大多数说话课的也只是教师一人说,学生听,甚至不开设。
这种教学方式应该改变。
说话课上,教师应该鼓励每一个同学多开口,并且帮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准确表述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3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一个人如果对某方面感兴趣,他就会积极努力去做:反之,则不同。
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学生的进步提高是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的,这时教师的评价标准也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只是例行公事地在总评时写上“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意思连贯、想象丰富”等类似的苍白无力的评语,对于学生而言,则一点收获也没有。
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学生作文中一两个形象的词语,一两句鲜活的句子,给予表扬和肯定。
与其写一些毫无用处的评语,还不如写上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你在进步非常快!”、 “写得棒极了,如果多看课外书,会有更大的提高!”、“看到你写的作文,简直是一种精神享受!”学生看到老师对他的肯定评价,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就对写作充满了信心;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用通顺的语句、清楚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记叙见闻、写景状物、说明事物、发表意见,此时,若再重新习作一次,就能上一个等级,这无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2.4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
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要使学生能写好作文,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首当其冲的是要上好阅读课。
从阅读教学入手,从中学习写作方法。
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
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重要。
” 课文习作范文到读写例话,正好体现了由读到写这一过程。
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学生得到方法于课内,然后再得方法于课外,实际就是给学生借鉴提供范例。
“语文教材编排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离开阅读教学去搞作文教学,必然使学生失去依傍而造成作文难的后果。
所以,作文教学经常是以阅读教学开始的,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以及表达方法,从而供自己作文时借鉴和使用。
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
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
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