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详解课件

2015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详解课件



加拿大安大略省:长期作业(>1d)、短期作业(0.5h-1d)、非常
短时作业(<0.5h定点作业)、移动作业。

我国:无
三、内容解析——总则、术语与符号
养护安全作业分类:
国内目前实际养护作业控制区的布置与作业时间有关,但布置方式不统一。
长期养护作业
短期养护作业
临时养护作业
移动养护作业
三、内容解析——总则、术语与符号
三、内容解析——总则、术语与符号
养护安全作业分类:
原《规程》并没有明确的养护安全作业分类,但是调研发现公路养护 作业的控制区布置与作业时间密切相关,国外主要根据作业时间划分 养护安全作业类型。

美国MUTCD:长期作业(>3d)、中期作业(1-3d)、短期作业
(1h-1d)、短时作业(<1h定点作业)、移动作业。
一、编制背景
但原《规程》主要给出一般路段养护安全作业相关规定,内容覆 盖面不全,部分条款针对性不强,已不适应公路养护作业安全和 通畅的保障要求,尤其在养护作业分类、控制区限速、各区段长 度、控制区布置、养护作业管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编制背景
通过国内外文献、现场调研与分析发现,国外在公路养护作业交通组织理念、 作业分类、安全设施、控制区布置与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国的原 《规程》在指导实际养护安全作业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 公路养护作业未按作业时间进行分类 2. 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划分有待完善 3. 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限速管理不够合理 4. 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长度确定方法及标准有待优化 5. 公路养护安全设施种类偏少、布置方法不够明确 6. 对二、三级公路弯道及纵坡等特殊路段和部分桥隧养护作业缺乏针对性 7. 对四级公路的适用范围不明确 8. 部分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交通状况。
利用仿真技术可以再现各种交通条件下的交通流运行状 况,生成大量接近实际的仿真数据,为研究提供数据支 持。
综合利用调研数据、理论解析及仿真评价方法,进行高 效、全面、多层次的研究具有实际可行性及应用价值。
三、内容解析——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
等级公路仿真模型
•道路类型 • 驾驶员行为参数
•道路的几何尺寸
公路养护工程施工图设计 同步进行交通组织设计
公路管理机构或 经营管理单位审查
施工单位制定养护作业路 段的安全和通畅保障方案
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交通组织 管理与安全作业管理
有关部门审批
公路管理机构或经营管理单位应对养护安全作业进行监督检查。
三、内容解析——基本规定
2. 信息发布要求 利用可变信息板、电子显示屏、交通广 播、网络媒体等沿线设施与信息服务平 台,及时发布养护作业信息。
一、编制背景
6、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为保障公路养护作业现场人员、设备和过往车辆的安全和通畅,除 对养护作业施工控制区规范布置外,更要加强现场安全作业管理, 完善施工区交通组织设计和必要的审批手续,尤其在特殊条件下养 护作业更要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但原《规程》对相关内容规定较宏 观、可操作性不强。 养护工程施工图设计多数未同步进行施工区交通组织设计,报批部 门与审批程序不清,现场安全作业管理责任也不明确,导致养护作 业区交通事故较多且认定困难。

•几何尺寸
道路
•加减速特性
•期望车速
车辆
交通流
•交通构成
• 交通量
研究了不同等级道路在不同设计时速及交通量的情 况下不同限速策略及最大限速值的安全性。
三、内容解析——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
不同限速策略的效果对比
MSDE:表示跟车过程中前后车辆之间的等效最小安全距离,数值越大车 辆越安全。MSDE>0时,代表两车之间保持着安全车距;当MSDE≤0时,代 表两车间存在着潜在的危险。
,缺少像移动式护栏、车载式防撞垫等防护效果好的安全设施。
简易设施示例
一、编制背景
5、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混乱
由于原《规程》对公路养护作业分类不明确、对作业控制区划分及 长度有待优化、对公路养护安全设施布置不明确等,导致养护作业 控制区的总体布置比较混乱,难以达到有效的警示和防护作用,且 由于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混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通的通畅。原 《规程》对以下工况缺乏有效指导: (1)二、三级公路弯道、纵坡路段养护作业 (2)四级公路养护作业 (3)桥梁养护作业 (4)隧道及隧道群养护作业
限速混乱现象在二、三级公路养护作业中较普遍,限速标志样式多样,
且大都采用单一限速标志,甚至个别路段没有限速标志。 部分高速公路采用重复限速方法,但大都没有采用分级限速策略。
养护作业人员多认为:限速值越低,作业人员越安全。
5km/h
10km/h 限速不规范示例
20km/h
一、编制背景
3、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划分方法及长度有待优化
一、编制背景
1、公路养护作业按作业时间进行分类
现场公路养护作业时,养护管理及施工人员多能根据作业时间的长
短对控制区进行简化,但因缺乏统一的指导标准,简化程度各异,多不 能有效保障现场作业人员、设备和过往车辆的安全。
公路长期养护作业示例
公路临时养护作业示例
一、编制背景
2、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限速管理不够合理
内容提要
内容解析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三、内容解析——总则、术语与符号
原《规程》的总则主要包含适用范围和基本要求。 本《规程》在总则及术语部分增加了以下内容: 1. 明确了在保障人员、设备等安全的同时,保障行车通畅的理念。 交通通畅是与安全息息相关的。因养护作业产生的长时间排队与 等待会引起驾驶人员心理状况的变化,产生急躁情绪,引起驾驶 安全隐患。 2. 扩大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 在原《规程》的基础上将四级公路纳入本《规程》的适用范围, 以改善目前四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控制区布置比较混乱的状况, 提高安全性。 3. 明确提出公路养护安全作业分类。 提出了以养护作业时间为标准的分类方法。
三、内容解析——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
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划分方法 一)
二)公路养护作业限速策略
三)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长度
三、内容解析——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
限速策略
发达国家
给出了域的确 定、限速依据的确定及系 统的限速管理措施。 比如德国给出了较详细的 逐级限速策略。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修订详解
王 松 根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16/6/29
内容提要
编制背景 修订理念与内容 内容解析
结 语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内容提要
编制背景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一、编制背景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以及交通需求的快速发展,公路养护正成为我国公路发展
养护安全作业分类标准:
根据国内外调研及论证,提出以作业时间为标准的养护安全作业分类 方法。
0-0.5h 0.5-4h 4-24h ≥24h
移动 养护作业
临时 养护作业
短期 养护作业
长期 养护作业
三、内容解析——基本规定
原《规程》1.0.3条(基本要求)主要对养护作业安全做了基本的规 定。本《规程》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补充完善了以下内容: 1. 明确提出了交通组织设计要求。
我国
仅在原规程中给出了各 种设计速度条件下的最 终限速值,但未考虑交
通量等因素,也未阐述
具体的限速策略。
三、内容解析——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
限速策略研究方法
调研:实地调研和已有研究结果调研 计算机仿真研究:
目前缺乏足够的养护区域事故资料,无法进行直接安全 评价。 实际交通情况非常复杂,理论分析很难涵盖所有的实际
103省道施 工......
3. 完善了养护作业安全要求 ——夜间养护作业控制区应布设照明设 施、施工警示频闪灯和语音提示设施; ——制定养护安全作业应急预案,当发 生交通事故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三、内容解析——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
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划分方法 一)
二)公路养护作业限速策略
三)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长度
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
控制区划分方法:- 国外划分方法
国外养护作业控制区分为: 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 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 终止区六大区域。其中缓冲 区包括横向缓冲区和纵向缓 冲区。 为了保障工作区安全,纽约 州标的准还提出了车辆保护 区的概念。
美国纽约州标准
三、内容解析——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
三、内容解析——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
最大限速值: 限速值是否越低越安全?
以MSDE为评价指标,在不同设计速度、不同交通量条件下,设定不同的 最终限速值进行仿真模拟,通过结果对比确定了各级公路的最终限速值。
限速值低,安 全性不是最高
限速值过高 安全性低 (120km/h)
限速值过低 安全性降低
(100km/h)
• 警告区
• • • • • • 警告区 • 上游过渡区 • 工作区 • 下游过渡区 • 终止区
有保护车时可 不设
上游过渡区(LS或Lj) 缓冲区(含横向缓冲区) 工作区 下游过渡区 终止区
长期、短期
临时作业
机械移动 • 警告区
• 工作区
人工移动 • 警告区
• 工作区
本《规程》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划分方法
不同限速条件下的高速公路MSDE分布
三、内容解析——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
限速策略:
原《规程》采用单一限速的方式。 本《规程》根据研究成果提出: 逐级限速或重复提示限速的策略。重复提示限速主要应用于限速值较小 的路段、隧道等。 基于道路等级与设计速度的限速最大值。
公路等级 设计速度(km/h) 120 高速公路及一级 公路 100 80 60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80、60 40、30 限速最大值(km/h) 80 60 40 30 40、30 30、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