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校正
通过地面控制点对遥感图像进行平面化的过程,控制点可 以是键盘输入、从矢量文件中获取或者从栅格文件中获取。 地形图校正就可以采用此方法。
Page
7
Image to Image自动图像配准
根据像元灰度值或者地物特征自动寻找两幅图像上的同名 点,根据同名点完成两幅图像的配准过程。 当同一地区的两个图像由于各自校正误差的影像,使得图 上的相同地物不重叠时,可以利用此方法进行调整。
Page
2
2、非系统性 非系统性几何变形是不规律的,他可以是传感器平台本身 的高度、姿态等不稳定,也可以是地球曲率及空气折射的 变化以及地形的变化等。
三、图像几何校正方法(ENVI)概述 envi针对不同的数据源和辅助数据,提供以下几种校正方 法:
Page
3
ENVI中提供的几何校正方法
利用自带的地理定位文件进行几何校正
Page
5
Image to Image几何校正
以一幅没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过几何校正的栅格文件或者已经经过几何校 正的栅格文件作为基准图(base),通过从两幅影像上选 择同名点(控制点)来配准另一幅栅格文件,使相同地物 出现在校正后的图像相同位置。大多数几何校正都是利用 此方法来完成的。
Page
6
Image to Map几何校正
Page
14
检验校正结果
检验校正结果的基本方法是:同时在两个窗口中打开图像, 其中一幅是校正后的图像,一幅是基准图像,通过视窗链 接(link displays)及十字光标或者地理链接 (geographic link)进行关联。 在显示校正后结果的Image窗口中,从右键快捷菜单中选 择link displays命令,选择需要链接的两个窗口,动态叠 加查看校正精度。
Page
13
重采样方法
重新定位后的象元在原图像中分布是不均匀的,即输出图 像像元点在输入图像中的行列号不是或不全是正数关系。 因此,需要根据输出图像上得各像元在输入图像中的位置, 对原始图像按一定规则重新采样,进行亮度值的插值计算, 建立新的图像矩阵。 ENVI提供的内插方法包括:最邻近法、双线性内插法、 三次卷积内插法。
数据预处理之几何校正
概念:
几何校正是利用地面控制点和几何校正数学模型 来校正非系统因素产生的误差,同时也是讲图像 投影到平面上,使其符合地图投影系统的过程。
Page
1
几何校正概述
一、进行几何校正的目的 消除图像几何变形。 二、引起几何变形的原因 1、系统性 系统性一般由传感器本身所引起,有规律 可循和可预测性,可以用传感器模型来校 正,卫星地面接收站已经完成了这项工作。
Page
10
控制点预测与误差计算
控制点预测
ENVI提供基于多项式计算模型的控制预测功能。多项式 次数可以调整为一次、二次和三次。对应最少控制点个数 也不一样,选择一次多项式模型时,控制点数量达到3个 就可以开启自动预测功能。二次多项式为6个控制点,三 次多项式为10个控制点。
Page
11
误差计算 ENVi提供基于多项式计算模型和一次的放射变换的误差计算。误差计算公式 为:
Page
15
Image to Image几何校正
Image to Map几何校正 Image to Image自动图像配准
Page
4
利用自带的地理定位文件进行几何校正
对于重返周期短、空间分辨率较低的卫星数据,如AVHRR、 MODIS、SeaWiFS等,地面控制点的选择有相当的难度。 我们可以用卫星传感器自带的地理定位文件进行几何校正, 校正精度主要受地理定位文件的影响。
Page
8
控制点选择方式
从栅格图像上选择
从矢量数据中选择
从文本文件中导入 键盘输入
Page
9
控制点选取原则
1、清晰的定位识别标志:道路交叉点,河流弯曲或分叉处,海岸线 弯曲处,飞机场,水坝等 2、所选控制点地物不随时间变化(如道路交叉口,建筑物等) 3、在没有做地形纠正的图像上选取控制点,应该在同一高度进行 4、图像边缘部分一定要选取控制点 5、尽可能满幅均匀选取
RMSE error (x - X) (y - y)
2 2 2
2
2
式中,x 为多项式模型或一次的仿射变 换的误差得到x校正值;x为控制点的x值。
Page
12
几何校正计算模型
仿射变换(RST) 多项式模型(Polynomial) 局部三角网(Triangulation) 其中,多项式模型子啊卫星图像校正过程中应用较多。在 应用该模型时,需要确定多项式的次方数,通常选择2次 或者3次。 选择的次方数与所需要的最少控制点是相关的,最少控制 点计算公式为 (n+1)*(n+2)/2 其中n为次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