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学案第一框走依法治国之路【教师寄语】人人都要遵守法律【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刻认识依法治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自觉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守法意识。
能力:培养守法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知识: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理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守的基本方略。
【学习重难点】重点:依法治国的含义难点:依法治国的意义【学习过程】一、细读教材自主学习: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2、依法治国的含义:3.依法治国的要求:它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公民要严格。
4.实行依法治国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办法,也是、的保障。
5.实行依法治国的意义二、展示交流(小组展示预习的成果)三、合作探究解难释疑:1、对于依法治国的含义,同学们各抒己见:甲说:“依法治国就是要用法律来治理国家。
”已说:“依法治国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就是。
议一议:你认为依法治国是什么?依法治国的核心、依据和主体各是什么?2、阅读课本94页议一议:水资源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透过我国的依法治污治水,我们能明白什么道理?四、知识整合 系统小结五、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C 、依法治国D 、以德治国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可见,依法治国( ) ①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②是大人的事情,与青少年没有关系③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④能维护各国之间的关系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①④3、2005年4月1日,我国又有34部法律、法规、规章开始实施。
其中,国家级法规17部,地方级法规17部。
34部法规的实施说明了( )A 、 我国的法制在不断健全B 、法律是可以随意制定的C 、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D 、法律是人们生活的最高准则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分别于2005年5月1日、7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体现了我国( )A 、 在强化公民的法律意识B 、法律是依法治国的主体C、建立健全了法律体系D、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5、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A、人治B、权治C、法治D、钱治(二)非选择题6、材料一:2006年2月15日,某市人大常委会发表公告:本月25日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执行情况的汇报。
届时,将首次允许公民旁听,以了解市政府和市政府和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开展情况。
材料二:2006年2月25日来自该市各县、区的法律、教师、公务员、退休干部等各方面代表,与会旁听了市政府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执行情况的汇报,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这一方略的含义是什么?(2)实行这一方略的意义是什么?【收获平台】我的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什么困惑或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2、B3、A4、D5、C6、(1)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实行依法治国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二框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监督【教师寄语】遵守法律,人人有责【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法律监督的作用,自觉树立监督观念。
能力: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掌握行使监督权的有效方法,逐步增强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能力。
知识:知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加强法制建设,树立法制观念难点: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学习过程】:一、细读教材自主学习1、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2、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保障是。
3、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
因此我们每个公民应该为此做些什么?4、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是、、。
5、公民依法享有哪些监督权?公民可通过哪些形式来行使监督权?6、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何重要意义?二.展示交流(小组展示自学的成果)三.合作探究解难释疑材料一:2006年2月15日,某市人大常委会发表公告:本月25日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执行情况的汇报。
届时,将首次允许公民旁听,以了解市政府和市政府和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开展情况。
材料二:2006年2月25日来自该市各县、区的法律、教师、公务员、退休干部等各方面代表,与会旁听了市政府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执行情况的汇报,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允许公民旁听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会议,是公民在行使什么权利?(2)谈谈你对公民行使这一权利的认识。
(3)我们青少年应如何依法行使这一权利?四、知识整合 系统小结五、达标检测:(一)、选择题:材料:2006年7月1日起,我国有51部法律、法规、规章开始实施,其中国家级法规23部,地方级28部,内容涉及交通、金融、国资管理、网络著作权、食品安全等诸多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2006年7月1日起,我国有51部法律、法规、规章开始实施。
这说明我国正在大力实施( )A 、依法治国方略B 、以人为本方略C 、科学发展观D 、可持续发展战略2、材料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 基本要求。
A 、有法必依B 、有法可依C 违法必究D 、执法必严3、法律监督是整个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环节,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
法律监督主要包括( )①立法监督②条文监督③执法监督④司法监督⑤制度监督A 、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4、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其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5、中央电视台设有《焦点访谈》节目,青岛电视台设有《新闻聚焦》栏目,这些栏目是新闻媒体为保证()而设立的。
A、公民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B、公民行使政治自由权利C、公民行使监督权D、公民行使人身自由权利(二)非选择题6、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尤其是当代中学生的维权意识,在2006年9月1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实施之日,山东省淄博市人大常委会准备举办一次“网上投诉、举报”活动,以监督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1)、淄博市人大常委会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应该是什么?(2)除“网上投诉、举报”这一途径来监督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外,请写出几种其他监督形式。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持什么态度?【收获平台】我的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什么困惑或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达标检测1、A2、B3、C4、B5、C6、(1) 提高公民维护法律的尊严、保证法律实施的意识;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高公民,尤其是中学生的维权意识。
(2) 还可以通过提出批评建议、新闻报刊、来信来访、设立举报电话和网站等形式。
(3) 我们青少年学生要学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利,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