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音乐教学课例《独特的民族风》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音乐教学课例《独特的民族风》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互动与讨论拓宽学生视野及知识面。
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结构环节的设计、时间的把
握,流畅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了预想中的效果。
课堂气氛活跃,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仍有不尽人意的地
方。比如:在讨论民族音乐形成的原因是,有个别同学
发言不够积极,原因是紧张不好意思发言,心理素质差
等。还有的根本就是没有搜集到充足的资料,最主要原 因就是学生没有音乐基础,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在试 唱《嘎达梅林》的时候,有的同学长的跑调了,这主要 是因为学的次数少,有的同学对音乐的感受力及接受力 差,所以长的不是很好,但因为这位同学是主动站起来 唱的,由于他的勇气可佳,还是给予了表扬。还有在课 程即将结束时,让学生与老师参与活动是,老师说可以 跟着欢快的节奏大家动起来,但学生不好意思。这方面 将是我在今后课堂教学中应不断培养的环节。
述
信息,并简要反思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课程教学要
怎么转变才能更好实现育人目标?)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多彩民歌的一个子课题,根据新
课改音乐鉴赏的教学目标及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况,
拟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欣赏、分析蒙古族民歌及藏族
民歌,进行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
原》藏族民歌《宗巴朗松》维吾尔族《达坂城的姑娘》
转、合”等。
[教学重点]
一、认真细致地聆听三首民歌,感受、体验、理解
三首民歌的内容、感、风格及其创作方法,并在此基础
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二、了解民歌体裁“花儿”与“信天游”
[教学难点]
一、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二、探究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
在原因。
(分析学生在本课中所需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学
高中音乐教学课例《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音乐
教学课例名
《独特的民族风》
称
(简单说明本课的学习内容,说明课题教学的重点
和难点)
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高中音乐教学中,可以根据
教材分析 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内
容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激发学生
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高中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
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与习惯、合作学习氛围、学生认知障
碍等) 学生学习能
由于学生大多来自农村,音乐素养普遍偏低,加之 力分析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为音乐鉴赏,因此,需要先做一些学
习准备,需要提前告知学生下去了解一下我过陕北民歌
的特点,引导他们去听一些相关的音乐。
(根据您的教学思路,以及您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
教学策略选 解,说明您采用何种教学实施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怎么
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按最新版《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维度)
一、通过对西北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喜爱
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感受民歌“原生性”
的质朴美。
二、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
教学目标 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花儿”、
“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三、探究民歌的创作手法:“鱼咬尾”、“起、承、
的欣赏、分析,了解其民歌体裁、音乐情绪及分析形成
民歌风格特点的原因。了解其民族常见乐器及基本的舞
蹈动作。
为了使学生清楚的分辨各民族分音乐风格,本节课
采用了图片观察创设情境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发挥学
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通过在听、赏、唱、舞等实践
中感受、体验音乐。运用讲解、引导、举例、分析等方
法,学生加深印象进一步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设计了
二、探究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1、以测试的方式在教材的“拓展与探究”的第 4
题的地图上找出西北五省的地理位置。欣赏青海民歌
《上去高山望平川》欣赏山西民歌《刨洋芋》欣赏陕西
民歌《脚夫调》引导学生总结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2、学生找五省位置,并用“晋、陕、宁、甘、青”
等简称填写在相应位置。
课例研究综
(简要写出围绕所要研究的主题搜集的课堂教学
的指挥下全体合唱。
〔会唱的多唱,不会唱的也能唱。〕
3、导入新课。
1、从熟悉的民歌入手,冗余度高,提高学习兴趣。
2、心情愉悦的情感交流,用歌声活跃课堂,让学
生感受激情和爱。
“先声夺人”活跃课堂气氛。
3、全体参与,既面向全体,又照顾到歌唱基础好
的学生,师生平等、人人平等。营造轻松、和谐开放的
课堂教学氛围。
择与设计 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演示教授
(请您选择本课中最关注的一个学生学习活动,详
细描述这个学习活动如何开展,并描述您针对上述学生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进行哪些方面的指导)
一、导入
师生唱西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片段。
1、刚才听到的歌曲曲名是什吗?(《山丹丹花开
红艳艳》。
2、会唱的同学跟老师一起领唱,合唱部分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