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盆地三种典型构造带岩性油藏形成模式分析_刘震二连盆地位于中国新疆地区,是一个以古特提斯构造演化为背景的典
型深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且多样化。
在二连盆地,存在着多种类型的构造带,其中包括拗陷正断裂带、逆冲断裂带和背斜构造带等。
这些构造带不
仅对油气的分布和聚集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对油藏的形成模式产
生了不同的影响。
首先,拗陷正断裂带是二连盆地最为典型的构造带之一、拗陷正断裂
带由近东西向的拗陷构造和沿着断裂面延伸的正断裂构造组成,正断裂构
造控制着断块的上升和下降。
在沉积环境中,拗陷正断裂带通常具有较高
的沉积速率和沉积物源区紧邻带特点。
沉积物源区的高储量沉积物不仅为
油气提供了优质的储集空间,同时也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拗
陷正断裂带形成的油藏中,常见的油藏类型包括裂缝型油藏和似断层型油
藏等。
其次,逆冲断裂带也是二连盆地重要的构造带之一、逆冲断裂带由沿
斜向上推挤的逆冲断层构成,这种构造形态常伴随着剪切和扩张构造的产生。
逆冲断裂带往往对于油气的聚集有较强的控制作用。
在逆冲断裂带形
成的油藏中,常见的油藏类型包括背斜型油藏和逆冲断裂型油藏等。
背斜
型油藏是在逆冲断层前缘的背斜反向构造中形成的,油藏两侧通常有断层
和正断裂构造控制。
逆冲断裂型油藏则是在逆冲断层顶板或底板侧形成的,常伴随着断层蚀变和滑脱带形成。
最后,背斜构造带也是二连盆地典型的构造带之一、背斜构造带主要
由背斜构造和伸展断裂构造组成,背斜构造通常形成在前陆盆地的弯曲带
或油气圈闭的陷闭带。
在背斜构造带中形成的油藏多为背斜型油藏,油气
主要聚集在背斜的褶皱背斜腹部。
综上所述,二连盆地的典型构造带包括拗陷正断裂带、逆冲断裂带和背斜构造带等。
不同类型的构造带对油藏形成模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研究这些构造带的特征和油藏形成模式,对于二连盆地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