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通市港闸区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三

南通市港闸区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三

南通市港闸区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三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共3题;共35分)1. (10.0分)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________。

(朱敦儒《相见欢》)(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崔颢《黄鹤楼》)(4)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____。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

(《孟子二章》)(5)在战争年代,当与亲人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人们常用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来表达心声。

(6)少壮理应努力,暮年仍可奋发,曹操在《龟虽寿》中以比喻手法写道:________,________。

2. (12分)(2020·安徽模拟)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以上导图中,A处应填________;B处应填________。

(2)导图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请把导图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单句:________。

(4)请绪合原著,将导图中C、D两处填写完整。

3. (13.0分)(2020·安徽模拟) 某校开展“皖风徽韵,最美家乡”系列活动。

请你参与。

(1)请按要求修改下面材料。

徽菜是我国八大莱系之一,它的形成,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民间徽菜体系和风味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徽菜受徽州宗祠文化的影响较大,如绩溪民间从唐代末年开始的“赛琼碗”活动,在集中展示数百碗供品的同时,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民间烹rèn家,从而促进了民间徽菜的形成。

二是徽莱传播□扬名及莱系成型期。

随着徽商的快速崛起,使得凡徽商涉足之地,均设有徽莱馆,徽菜原料也实现了从“山珍野味”到“山珍海味”的圆融与变通。

①给材料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供品________烹rèn________②请依次在材料的“□”中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③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2)根据你的了解,选出与下面三个地方相应的诗文。

①池州九华山()②歙县陶行知纪念馆()③黄山宏村()A.天河桂绿水,秀出九芙蓉。

B.青山绿水引诗赋,墨瓦白墙牵画魂。

C.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 2019年12月1日,阜阳开出第一趟高铁,正式迈入高铁时代,安徽实现市市通高铁。

阜阳实验中学的程诺同学从学校出发,准备前往阜阳西站搭乘高铁参加冬令营活动。

请你根据下面的路线示意简图,任选一条线路写一段话,告诉程诺怎样从学校到达目的地。

(50字左右)二、阅读(55分) (共3题;共55分)4. (19.0分)(2017·荆州) 现代文阅读安静是来自灵魂的力量①一座山从不喊出自己的巍峨,一面湖从不说出自己的浩瀚,一叶草从不与另一叶草攀比风雨的惠泽。

不招摇,就是巨大的安静。

从自己出发,然后回到自己。

这是一个人的狂欢与悲喜。

有什么与没什么,多一点与少一点,不必说给谁,也不值得说给谁。

安静就是盛下了所有,也放下了所有。

②在喧嚣的物质世界活着,能安静下来是个传奇。

如果一个人拥有的不算少,还能安静下来,枯守平淡,简直就是旷世传奇。

这么说的意思是,能安静下来的人太少了,安静下来的灵魂有多么高贵。

③一切事物,安静了就会显得厚重和可靠;反之,就容易流于轻浮和浅薄。

④一般说来,人在物质奢华和名声盛大的时候,精神层面就容易喧嚣和浮躁,张扬有余,内敛不足。

水开了,必然要喧响于外,以证其威势;风过后,必然要香消红堕,以显其刚猛。

有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制造一点动静,产生一点影响,这样,好赢得他人的艳羡、仰慕,以满足自我的虚荣心。

这样的人,是不容易安静下来的。

⑤凡是能安静下来的人,欲求都不大,心眼都不多,想法都不盛。

也许上天给了他们很多,但他们在乎得很少。

得无所喜,失也无所悲,他们更在意内心的简单与丰富。

更多的欲望引领人走向的不是幸福,而是更大的痛苦和失望。

唯有内心的诗意,才直指精神天地的蓬勃和葱茏。

在一个安静的人身上,可以看到安静投射出的巨大张力:内敛,低调,温和,谦逊。

这些闪耀着人格光辉的力量,罗织着安静的另一个维度——人性的清简和纯净。

这是一方清幽地,瀑挂山前,鸟鸣幽林,岚流云飞。

不知道是安静烘托着美,还是美成全着安静。

总之,安静的人是喧嚣中的一抹珍贵的清凉,是张狂的众生相中的一帧恬静的优雅,风姿静美,怡然不同。

⑥喜欢跟安静的人在一起的,必然也是安静的人。

当然了,安静的人更愿意与自己厮守。

所以,他们大都是孤独的。

惟如此,才很好地解释了自我的安静,也惟空谷绝响,才丰富着自我的安静。

⑦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容易忘乎所以。

多好的人,一旦安静不下来,就会穷形尽相,变得丑陋。

无论之前多亲密的朋友,无论曾经多患难与共,若一个深陷热闹,一个安守寂寞,只会渐行渐远。

这已然不是一个世界的两头,而是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

人世间,多少同路走到陌路。

只因为,安静时是一个自己,热闹时是另一个自己。

(选自《湖北日报》2017年4月14日,作者:马德,有删改)(1)仿照文章开篇的句子,续写两句。

一座山从不喊出自己的巍峨,一面湖从不说出自己的浩瀚,一叶草从不与另一叶草攀比风雨的惠泽,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划线句子看似矛盾的说法,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说说你的理解。

(3)从第④段、第⑤段看,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4)浏览全篇,结合内容分析第③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5)紧扣文章主旨,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①安静时是一个________的自己。

②热闹时是另一个________的自己。

5. (22.0分)(2020·安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有唐米的七月①突然,“啊”的一声,正在院子里互相踩影子玩的小孩们一个接一个地跑掉了,只留下我有点儿不明所以地站在原地。

②这是那年暑假我被送去姑姑家借住的第一天,还不太清楚那些孩子跑掉的缘由。

如果他们来得及告诉我的话,我大概也会跑掉,但就是因为来不及,我才认识了唐米。

他走到我面前,问我怎么不跑。

我说:“为什么要跑?”他说:“大人没有告诉你,遇到我就要躲得远远的吗?”我老实地摇了摇头。

③爸妈开的店生意不好,资金紧张,所有的事情都要亲自上阵。

他们没有明确告诉过我这些,只是对我说放暑假了,让我去姑姑家住。

那一年我9岁,已经隐约知道这是生计所迫,他顾不上我也没法雇人照顾我,所以才让我去乡下姑姑家。

④唐米比我到乡下的时间长一些,我去的那天,他已经待了快两个月了。

因为听说新来了一个城里的小姑娘,所以他才挪步出来看着。

唐米有先天性心脏病,一不小心就喘不上气,人也瘦小,脸色青紫,被寄养到乡下是因为他的爸妈出国挣钱去了,他们想等攒够钱了回来给唐米做手术。

院子里的小孩们都得到过大人们的嘱咐,不要和唐米打闹。

唐米不能跑不能跳,当不了马,做不了兵。

大人们的话到了小孩们这里,就直接简化成:“不要和唐米玩。

”我也是外来的小孩,或许因为我们都寄人篱下,没多久,我俩就成了朋友。

⑤我之前也来过姑姑家,当时是来做客的,没过几天就回去了,所以对于我来说,每次来这里就是体验新鲜生动的乡村生活的。

而来此寄住之后,我开始害怕天黑后空寂的深山,害怕夜里各种幼小的虫爬到我枕边,害怕爸妈把我抛诸脑后,不再接我回去……这些,我不能讲给院子里的小孩们听,他们会嘲笑我,我便只能讲给唐米听。

我们俩坐在唐米外婆家连接阁楼的木梯上嘀嘀咕咕,姑姑喊我回家吃晚饭时,我还舍不得走。

⑤院子里的小孩们经常追逐奔跑,玩丢手绢,玩老鹰捉小鸡,有时他们组队差一个人,没办法,就把目光投到阁楼上来。

入夜,他们去捉萤火虫,怕被大人骂,就让我出面去请求得到准许。

还有院子里明婆婆的西瓜,只有我和唐米去,才能得到两个特别大的拿来分给他们……⑦慢慢地,因为我这个“两面派”的存在,唐米和院子里的小孩们也有了交集。

因为我被叫去救场,唐米也不免被邀去吹口哨当发令员;他们捉到萤火虫,也会装到两个玻璃瓶里给唐米和我一人一个;因为抬来了明婆婆的大西瓜,他们在酷暑里好不容易挖到的野地瓜也会送给我们一份。

⑧院子黑的小孩们讲故事的标准配置是《白雪会主》《灰姑娘》,知道《青蛙王子》和《拇指姑娘》的高一筹,再耀武扬威一些的,会讲《穿靴子的猫》。

而唐米,则拥有一个充满故事的奇幻王国:匹诺曹、爱丽丝、彼得兔、借东西的小人……⑨虽然唐米讲话很慢,讲一阵之后还要停下来歇一会儿,但就在这断断续续的讲述里,我们听完了一个又一个故事,特别是雨天,完全是唐米的故事会时间。

不过晴天一到,他们又呼朋引伴地离唐米而去,所以细数下来,还是我听得最多,⑩“不要哭,你的眼泪是金豆豆,老鼠们看见,会飞快地来搬走存起来,等积少成多把你淹没得不能动弹就大事不妙了……要勇敢,你只要一直举着手里的剑,黑骑士们就不敢轻易来犯,等天鹅们看到了,就会率领部队前来支援……”⑪现在想想,那时唐米也不过10岁。

比起姑姑的安慰,他的话更深入人心,大概是因为他有太多次和“恶龙”战斗的经历,有太多次自己安慰自己的经历。

因为有了唐米,那个七月竟然变得美妙,以至于“天鹅们”在大暑节气来接我走时,我还心有不舍,想要继续住到暑假结束。

他们完全没有想过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因为在寄住前,我可是趴在屋前台阶上拽着大门大声哭喊着“不去”的。

⑫那年我9岁,哭着去和10岁的唐米告别。

⑬身体孱弱但内心强大的他说:“ ”(1)本文以“有唐米的七月”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2)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结合上下文,分析下面句子中“两面派”的含义。

慢慢地,因为我这个“两面派”的存在,唐米和院子里的小孩们也有了交集。

(4)请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能和唐米成为朋友。

(5)请联系全文,在第⑬横线上补写出唐米说的话。

6. (14.0分)(2020·安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后唐庄宗猎于中牟,践蹂民田,中牟令当马而谏。

庄宗大怒,命叱去斩之。

伶人【注】敬新磨率诸伶走追其令,擒至马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