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旅游学试题

生态旅游学试题

一、判断题
1.生态旅游的参与性是指旅游地社区居民对旅游经营和旅游服务的积极参与。

2.社区参与仅只当地居民参与旅游服务,不提倡他们对旅游开发经营的决策参与。

3.传统大众旅游目的地的3S是指阳光、大海、沙滩。

4.山地和湖泊地区的旅游承载量是相同的。

5.人类中心论是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

6.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住宿设施不应设在脆弱敏感的生态保护区域。

7.北京故宫博物馆游览不属于生态旅游范畴。

8.来自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游客前往边缘落后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游览体验,带给当地居民文化上的影响都是先进的、积极的。

9.传统大众旅游的特点是小团队、高消费、游客受教育程度高。

10.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是1872年建立的加拿大的班芙国家公园。

二、名词解释
1.规划
2.旅游的社会承载量
3.旅游资源开发
三、简答题
1政府对生态旅游的管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政府的作用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行“依法治旅”
2)对生态旅游的规划与促进
3)对生态旅游业的控制与监督
4)对生态旅游的资金援助
5)进行科学的监控
2.什么是生态旅游者十条“道德标准”?
.1)尊重地理的脆弱性。

意识到如果不保护环境,后代可能不会再看到独
特而美丽的目的地。

2)只留下脚印,只带走照片。

不乱写乱涂,不乱扔垃圾,不从历史遗迹
和自然景观上取走纪念品。

3)了解目的地地理、习惯、风俗和文化,使旅程更有意义。

倾听当地人
的谈话,鼓励当地居民参加环保活动。

4)尊重别人的隐私和尊严。

征求对方意见后再拍照。

5)不买由濒危动植物制成的产品,如象牙、龟壳、动物皮毛等。

阅读美
国海关不能进口物品清单----《行前须知》。

6)走设计的路线,不打扰动物及其栖息地,不破坏植物。

7)了解并支持环保计划和组织。

8)尽量徒步或使用对环境无害的交通工具,鼓励司机停车时关闭发动机。

9)支持节约能源、环保的企业(饭店、航空公司、度假区、游船、旅行
社及其行为),包括改善水和空气的质量,废物利用,安全管理有毒材料,
消除噪音,鼓励
10)建议旅行社组织尊重景区的环境规范,约束在特殊景点和生态系统的游客行为。

四、论述题
1.泰山是UNESCO世界遗产中心认定的自然、文化双遗产,是山东省重要的旅游景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地方政府喊出“要把岱顶建成热闹非凡的天上城市”、“要把自然的泰山改造成经济的泰山”这样的口号。

请结合所学生态旅游知识分析这些口号是否与生态旅游倡导的可持续旅游理念相吻合?谈谈你对在泰山景区保护自然遗产、开发生态旅游的意见和建议。

1.很显然,这些口号违背了生态旅游倡导的可持续旅游理念。

传统的山水风光游,把大自然作为消费对象,双方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即花钱享受自然。

而生态旅游则对大自然充满了尊重、敬畏与关爱,双方至少是一种平等的、朋友的关系。

游人在欣赏自然的美色的同时,也在聆听自然的呼声,关注和思考着环境问题。

这是一种肩负着社会责任感的全新的旅游方式,既融入了环境教育,又有利于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生态意识、生态理念与生态道德,是生态旅游的核心。

另一方面,为获得丰厚经济收益,不少地方政府、旅游开发商和旅游经营部门,都竭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热衷于在风景区内大兴土木,筑路修桥、架设缆车和兴建桑拿、舞厅之类一应俱全的星级宾馆、饭店,导致许多风景名胜区景点的“商业化”、“城市化”和“人工化”。

这“三化”使自然度、自然美和自然资源均遭受到令人痛心的毁损。

今天,我国许多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都面临着人工设施和人工景观过多过滥的问题,正是过度开发破坏了景区自然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泰山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泰山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是一座圣山,自古以来是“文臣下轿”、“武臣下马”之地,就是“九五”之尊也得拾阶而上,几千年来受到严格保护,严禁樵采,“树当道者不优”,就连山脚下的泰安市城
市规划中也有一条“城不上山,城不压山”的基本原则。

正因为这些“清规戒律”,才使泰山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历史上一直保存完好。

然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要把岱顶建成热闹非凡的天上城市”、“要把自然的泰山改造成经济的泰山”这种指导思想的误导下,已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泰山的大兴土木之风愈演愈烈。

泰岭有三条索道,第一条中天门索道于1983年建成运营,著名的月观峰为此被炸掉三分之一峰面。

1987年,国务院批准的总体规划明确指出:“泰山索道是一项功不抵过的工程,为了挽回这项世界遗产的损失,建议等到索道承载使用期满后连同构筑物一起拆除。

”谁知到了2000年,旧索道非但未拆,反而在一片反对声中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载客量由每小时300人增至1650人。

14位著名专家、教授和院士曾就此联合发出紧急呼吁,要求立即停止索道扩建工程,但未被采纳。

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经济利益驱动力的强大与可怕。

为了这次扩建,炸掉了1.5万立方米的主观面山体,并将沿途及岱顶的树木砍掉,在面积0.6平方公里的泰山顶上竟建成了一条店铺密集的商业街。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称之为“一场浩劫,一场噩梦”。

把泰山列为世界双遗产原本为保护这一大自然和人类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却不曾想给它带来更多的破坏。

建议:
1)开发泰山旅游应以保护泰山珍贵的自然文化资源、保持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为前提,保护为本、有序开发、科学利用。

2)在设计开发旅游产品时,应该注重通过旅游培养游客的环境资源保护意识、为他们提供泰山相关的自然、文化遗产知识,让旅游成为一个寓教于乐的过程。

3)注重挖掘泰山的内涵,为游客提供更好体验泰山的旅游产品,鼓励人们拾级而上,用自己的脚步丈量泰山,更深刻感受泰山的自然、人文之美。

而不是匆匆乘坐缆车上下、走马观花,无法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

不能真正解读这座神山。

4)当地政府不应该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泰山的环境资源保护,致使遗产遭到不可逆的破坏,这无异于杀鸡取卵,破坏了泰山旅游的可持续性。

5)应把泰山开发旅游的收入拿出一部分用于泰山的景区的资源保护,只有保证泰山的资源品质,才能更长远、持续地发展泰山旅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