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解剖生理自学课件
视器
• 概述 • 第一节 眼球
• 位置 • 形态 • 关于眼球的几个名词 • 眼球壁 • 眼球内容物
• 第二节 眼副器 • 第三节 眼的血管和神经
视器的要求
1.掌握眼球壁的构造和每层的主要结构。 2.掌握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的位置、形态结构、功 能及房水循环。 3.掌握结膜的分部。 4. 掌握眼外肌的名称、位置、作用和神经支配。 5. 掌握眼的神经分布。 6. 掌握光线的传导和视觉的传导途径。 7.熟悉上下眼睑的结构;泪器的组成、泪液的产生和 循环;熟悉眼球的的动脉和静脉。 8.了解眶筋膜、眼球筋膜、眶隔和眶脂体
• 后界层(后弹力层):又叫 Descemer’s膜,透明均质层。
• 角膜内皮:角膜最内面,单层扁平 上皮。
角膜的组织学结构
复层扁平上皮
前界层(前弹力层)
固有层(基质)
后界层(后弹力层)
内皮细胞层
角膜上皮、前 界膜与结膜 毗连,
固有层与巩膜 毗连,
内皮层与虹膜 毗连,
炎症时可相互 蔓延。
巩膜静脉窦
巩膜组织学结构 由外向内:
(1)巩膜外层(上
层):由纤细纤维和弹力 纤维构成的疏松结构,其 中含有许多小血管。
(2) 巩膜固有质 (层):几乎没有血管,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3) 巩膜棕黑层:含 有弹力纤维。特点是含有 大量色素细胞。
巩膜的颜色:
正常呈乳白色。
幼儿的巩膜较薄,由于色素 透露,使巩膜呈蓝白色。
视器visual organ
由眼球eyeball和眼副器accessory organs of eye两部分组成。
第一节 眼球
位置:眼眶前部。 两侧眼眶内侧壁几乎平行。 每侧眶内侧壁和外侧壁的夹角为45°。
视轴
借眶筋膜、韧 带与眶壁联系, 周围有眶脂肪 垫衬, 其前 面有眼睑保护, 后部受眶骨壁 保护。
膜,在交界处巩膜向前内侧凸起,形成一个嵴,称巩膜
距,其基底为巩膜静脉窦的后界,前方有虑帘附着,后
方为睫状肌附着处。
角膜
巩膜静脉窦
小梁网
·巩膜距: 巩膜在角膜和巩膜交界处 向前内侧凸起,形成一个嵴。在其
睫外状方肌有巩膜静脉窦。
巩膜距
·(2)巩膜静脉窦sinus venous sclerae: 巩膜距外侧,
3.角巩膜缘 (corneoscleral limbus) 又称角膜缘
角膜、巩膜嵌合的边缘部分。为移行区。透明的角膜嵌 入不透明的巩膜,逐渐过渡,没有一条明确的分界线。
解剖结构上是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的所在部位,临床 上又是许多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 。
在外观上角膜缘部可见各约1mm宽的前部半透明区以及 后部的白色巩膜和角膜相连的区。范围即后弹力层止端的 Schwalbe线(施瓦尔布线)到巩膜突或虹膜根部,包含有 小梁网及Schlemm管(巩膜静脉窦)等组织结构。
称前后轴,或矢状轴。眼轴 与眶的内侧壁平行。 2、视轴optic axis 当眼注视外 界一固定点时,由此固定点 通过眼屈光系统的节点(约 位于晶状体后面)至黄斑中
央凹的直线称视线或视轴。
眼轴
视轴
视轴
3.眼球赤道 在前、后极间的中点,循冠状平面环绕眼球表 面的线称为赤道(中纬线equator)。
4.在赤道线上从左到右通过前后轴的连线称为眼球水平轴。 5.在赤道线上从上到下通过前后轴的连线称为眼球垂直轴。 6.眶轴orbital axis 眶腔的长轴,即由视神经管至眶底平
在角膜缘内面有一凹陷称巩膜内沟,沟内有小梁网及 Schlemm管。沟的后内侧为巩膜突(巩膜距)。
Schwalbe线(施瓦尔布线):后界层消失,裂隙灯观察的线
后界层(后弹力层)
巩膜静脉窦
Schwalbe线 巩膜突(距)
小梁网
巩膜距(突)
纵走纤维 辐射状纤维
环形纤维
·(1)巩膜距(巩膜突scleral spur):巩膜前方移行于角
老年人的巩膜因脂肪沉积而 呈淡黄色。
内表面因含有与脉络膜相似 的色素而呈棕色。
在睫状前血管穿过巩膜处,常有色素细胞移至 巩膜表面,呈黑斑状,称为巩膜黑变。
巩膜的厚度:各处不同。最厚为后极部,约1mm左右, 向前逐渐变薄,中纬线处为0.4-0.5mm,此处称巩膜赤道, 是葡萄肿最易发生处。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直肌附着处再度增厚。
45°内侧壁 眼眶 90°
眼轴
形态:近似球形,后面有视神经进颅内与间脑连接。
眼球前后径出生时约16mm,3岁时达23mm,成年时为 24mm,垂直径较水平径略短。
关于眼球的几个定义: 1、眼轴axis oculi 角膜前面中
心点称为眼球前极,巩膜后 面中心点称为眼球后极,贯
穿前、后极的连线为眼轴或
睫状环 睫状突 睫状小带
一、眼球壁
(一)纤维膜fibrous tunic 1.角膜(cornea)
占前1/6,无色透明,有折光作用。 角膜无血管,但有大量的神经末梢, 感觉极为敏锐。
重约180mg,横径男:11.04mm,女: 10.95mm;垂直径男:10.13mm,女: 10.08mm;
超过13mm者,视为病态大角膜。
角膜 小梁网
巩膜距
⒉ 巩膜( sclera)
占后5/6,保护眼球内容物。
坚硬,不透明
致密结缔组织组成。 大量胶原纤维,纤维间有少量的
纤维细胞和血管。 巩膜和角膜交界处内陷为巩膜沟。
巩膜沟
巩膜后部被视神经穿过的部分称后巩膜 孔posterior scleral foramen。
此处外2/3的巩膜延续为视神经硬膜鞘,内1/3的巩膜组织横 过孔,形成巩膜筛板cribriform plate of sclera。
角膜的厚度:中央部较薄(0.580.64mm),周边部较厚(1.1mm),
巩膜
5
角膜
角膜( cornea)的组织学结构
由前向后可分为五层:
• 角膜上皮:复层扁平上皮,5-6层, 排列整齐
• 前界层(前弹力层):又叫 Bowman’s 层,透明均质层
• 角膜基质(固有层):最厚,占 90%,200~500板层胶原纤维组成。
面中心的连线。即眶的深度。
左右眶的内侧壁平行,它们的外侧壁彼此成直角,而眼球 的位置是平视向前,因此眶的长轴与眼球的眼轴并不一致。
眼球组成
角膜
外
纤维膜 巩膜
前
虹膜
眼球壁 血管膜 睫状体
眼球 组成
脉络膜
内
视网膜 盲部
虹膜部 睫状体部
后
视部 房水
内容物 晶状体
玻璃体
虹膜 瞳孔
锯齿缘
纤维膜
血管膜
视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