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区车场设计说明书
如:16示1600mm ;19示1900mm。
(5)道岔的方向性
DK、DX道岔有方向性 — 左向、右向。 道岔手册中所列型号均为右向道岔。 如:DK615 — 4 — 12未注明左、右,均为右向道 岔。 右向道岔 — 岔线在行进方向(由a b)的右侧。 左向道岔:必须在尾数末注上(左)字。 如:DK615 — 4 — 12(左) 岔线在行进方向(由a b) 的左侧。
已知巷道转角 曲线半径R(选用) 切线长T: 弧长K:
T tg
2
KR
57.3
mm
mm
R= T= K=
R
K T
2、曲线处巷道加宽和轨中心距加宽
车箱内伸和外伸
C1 C2 C2
B
1
D1
A1
D2
A2
SB
C2 R R1
2
B
L2
L1
L
•轨中心距加宽: 车辆外伸1、内伸2, 轨中心距加宽值:S = 1 + 2 机车: S = 300 mm, 其他车: S = 200mm。
c
b
K T
R
S
S
S
a
B
T
L
B S ctg ,
2 2
T R tg
4
m
S 2
csc
2
n mT
S
S
b1
b
,
cos
2
C n b1
L=a+B+T C ≮0
a
m
T
n
c
K
b1
b1
c
b
K T
B
T
L
R
S
Sg
轨距及选用
2)选用: (1)采用标准轨距:600mm;900mm。 (2)根据生产能力大小,按表18 — 3选用。 如:1t、3t矿车 — 600mm轨距(辅运)
3t、5t矿车 — 900mm轨距(主运)。
2、线路中心距
1)线路中心距:双轨线路的中心线间距S (1)直线段: S B ,mm。 式中:B — 机车宽度,mm; — 两车内侧的距离,mm, 200mm。 装车点: 700mm, 摘挂钩点: 1000mm。
在直线段加宽L0内,轨中心距由S S。 •外轨抬高
•为抵消离心力的影响,避免挤压外轨 900mm轨距时,h =10 35mm
600mm轨距时,h = 5 25mm
1
S
S
R1 S R2
L0值选取:
机车运输: L0 5m
s
L0
1t矿车: L0 = 2 5m
3t矿车: L0 = 2 0m
arcsin
P
cos
C
SB—轴距
X —外轨抬高递增递减直 线段长度
C = SB + 2 X
L = 2R sin + Ccos
m = S1 /sin O
不能带分、秒, 可取30、45、 60
T
m
c
T
c
FD
R
S
B
A
E
L
O
(二)纵面线路的竖曲线联接和坡度
2、车场分类
按地点分:
采区上、中、下部车场
按服务对象分: 主提升甩(平)车场;
辅助提升甩(平)车场。
按线路布置分: 单道起坡甩(平)车场;
双道起坡甩(平)车场。
•3、采区车场施工设计 •线路设计 线路总体布置,绘草图; 计算各线段和联接点尺寸; 计算线路总尺寸; 作线路布置的平、剖面图。 •硐室设计 按线路设计,定巷道或硐室断面大小; 确定硐室位置
(3)采用道岔岔线与弯道曲线直接相连,取消了缓 和直线C; (4)巷道转角 。
O
f R
M
基本 轨起点 d
K
4
nT
H
b
2 3 基本 轨起点 d
K 4
nT
H
(1)道岔参数: a、b、(选定); (2)曲线线路参数:
O
f R
b
2 3
1
O
a
m
d bsin
R1 =(12 13)SB
1.0t、1.5t矿车 R1:9、12、15m;
3t矿车:
R1:12、15、20m。
β'
R1
A
β'
K'
C
B T'
2、线路纵断面坡度,
L
HA
γ
HB
线路坡度: i H B H A tg 1000‰ L cos
第一节 轨道线路布置的基本概念
一、矿井轨道 矿井轨道:巷道底板铺设的道床、轨枕、钢轨和联 结件等。 (一)轨型 1、钢轨的型号,以kg / m表示 2、类别: 重轨 24kg /m的钢轨; 轻轨 24kg /m的钢轨;
矿井常用轨型有:24、18、15、11等。 小矿或运输量小的巷道可选用8.5型。 3、轨型选用:
α
918、924系列各有4个(M):3、4、5、6。
b
b段等长。
a
b
α b
(a)
DC道岔:
615、618、624、各a 有2个(M):2、3。 918、924各有1个(M):3α b值为岔线实长b1的水平投影。
b
a b
(b)
DX道岔:
615、618、624各有2个(M):4、5。 918、924各有2个(M):4、5。 道岔的 小,R 大,行车速度
2
设计时,作图SS,两点用直线相联。
施工时,利用异向曲线联接,使之两端曲线相 切,,以利于行车
三、轨道线路联接计算
轨道线路联接 平面线路联接 — 道岔曲线联接 纵面线路联接 — 竖曲线联接
(一)平面线路联接 1、DK道岔非平行线路联接 1)特点: (1)用DK道岔— 曲线联接系统变单轨为双轨,联结 两条不同巷道。 (2)道岔是一刚性结构,本身既不能抬高外轨,也 不能加宽轨距;
4)与行驶车辆速度相适应 R小, 大,行车v ,只走矿车的道岔, 其行车v 1.5m / 秒,车场调车用。 5)注意左向、右向。 6)道岔选择:表18-2 4、简易道岔 1)结构尖轨,辙叉角,无统一标准。 2)用途:人力推车,行车速度 15m / 秒。
二、轨道线路
(一)轨距与线路中心距 1、轨距及选用 1)轨距:单轨线路上两根轨道轨头内缘的距离。
使用地点 运输大巷
上下山
运输设备
10t,14t电机车 7t,8t电机车 1t,1.5t矿车
轨型(kg / m)
24 18 15
平巷
1t,矿车 1.5t矿车
11~15 15
轨型选用
1)根据列车重量、行车速度、行车频繁情况选择轨 型。 2)斜井用箕斗提升,选用重轨。 3)15万t /a的小矿,斜井及大巷选用18或24型钢轨。 采区宜选用8.5型钢轨。
第十四章 采区车场
•第一节 轨道线路布置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采区上部车场形式选择及线路布置 •第三节 采区中部车场形式选择及线路布置 •第四节 采区下部车场形式选择及线路布置 •第五节 采区硐室 •第六节 其它辅助运输方式的车场及轨道线路连接特点
第十四章 采区车场
•1、基本概念: •采区车场:采区上(下)山与区段平巷或阶段大巷 连接处的一组巷道及硐室。 •作用:在采区内运输方式改变或过渡的地方完成转 载工作。 •采区车场巷道:甩车道、存车线、联络巷道及各种 硐室。
a
b
α
b
a
b
α b
(a)
2、道岔类别(国标)
1)类别: 单开道岔 — DK 对称道岔 — DC 渡线道岔 — DX
对称道岔
a α b
a b
(b)
渡线道岔
a
b
α
s1
s1
b
a
a
b
α
b
a
Lx
2)系列:615、618、624、918、924 每个系列中按辙每个系列中按辙叉号码和曲线半径 不同,又有不同型号:
•曲线段巷道加宽: 机车运输:
外伸 1= 200mm,内伸 2 = 100mm。 曲线段加宽 S = 1 + 2
1
巷道加宽和轨中心距加宽
L0
S
S
R1 S R2
s
2
•加宽方法及范围 (1)将外轨线路平移S距离(移动外侧线路), 利用异向曲线联接方法。
(2)加宽范围L0 双轨线路中心距加宽必须从直线段开始 。
4、线路的平行移动
O
1)特点:单轨线路异向
曲线联接,即在两个反
T
m
c
向曲线之间加一缓和直
线C,将轨道平移一个
距离。
A
E
L
B
T
c
FD
O
R
S
定C: a.线路外轨 内轨,内轨 tpk外c轨14,1车0 辆不同
时受异向曲线两根轨道外轨抬高的影响。
b.车辆离开第一个曲线的X之后,经过一个SB直线 段后再进入第二曲线的X。
1、纵面线路的竖曲线联接
1)竖曲线 — 线路纵面方向上 呈曲线(圆曲线)状
A — 竖曲线上端;
C — 竖曲线下端,—起坡点 (落平点);
B — 平面与斜面交点;
— 平面线路与斜面线路的夹 A 角,即竖曲线转角(已知)
R1 —竖曲线半径,
β'
竖曲线切线T,
圆弧长K
β' R1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