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 必修三第23课《美术的辉煌》
人教版 必修三第23课《美术的辉煌》
深长,发人深思,这是米勒 艺术的重要特色。
俄国画家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 国画家列宾于1870年至1873 年间创作的一幅油画,描绘 了在伏尔加河畔一组在沉闷 压抑的气氛中奋力拉纤的纤 夫群像。背景运用的颜色昏 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 人以惆怅、孤苦、无助之感, 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 这对画旨的体现,情感的烘 托起了极大的作用。 画中 人物形象真实而深刻,是一 个民族苦难灵魂的集中展现, 更是画家对沙皇吃人制度的 无声控诉。
四、印象画派(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
1、背景: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市民阶 层兴起,艺术审美趣味的变化;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便携 颜料 思想:一批青年画家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反抗保守 陈腐的主题思想 科技:光学和色彩学的发展;摄影技术的出现 印象派画作:中小型画幅,具有装饰效果 外部原因:日本浮世绘的影响
《自由引导人民》欧仁·德拉克洛瓦
《1808年5月3日的枪杀》 是一幅描绘法军镇压起义 者暴行的悲剧性作品。起 义虽然失败了,但画家并 没有把人民画成失败者, 而是表现为精神上的胜利 者。起义者面对死亡,宁 死不屈,法军却不敢正视 起义者,内心怯弱,正义 和非正义形成强烈对比。
戈雅作品:《1808年5月3日的枪杀》
《泉》 安格尔创作于1856年,他严 格遵守比例、对称的原则,寻求以线 条、形体、色调相谐和的女性美的表 现力,用精细的造型手段创造一种抽 象的古典美,把心中长期积聚的抽象 出来的古典美与具体的写实少女的美 结合起来。少女的裸体健康、自然、 饱满,整个构图严谨、单纯,充满真 实感,富于女性魅力。
二、浪漫主义美术 1.背景 ⑴政治: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 ⑵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迅速延伸。 ⑶思想:革命后确立的新制度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 好,他们对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美术的辉煌
课程目标
掌握十九世纪西方不同阶段美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理解各美术流派 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特点。培养学生考查迁移运用知识及阐释论述的能力。
一、新古典主义美术(18世纪末19世纪初)
概念 17世纪法国美术的主流是古典主义美术。古典 主义十分推崇古代希腊罗马,在形式上要求概括、简 练、明确等等。其艺术特征是:一、强调遵循古代和 文艺复兴盛期的艺术传统;二、题材大多是神话、圣 经、历史故事,特别是王朝的一些史迹,现实生活的 题材宫廷内的古典主义美术家还十分注 重作品的豪华性;四、在技巧上注重精确的素描,多 运用简练、明确、清晰的艺术语言。
3.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法国:米勒的《播种者》《拾穗者》。 ②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拾穗者》是米勒最重 要的代表作,这是一幅十分 真实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 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 实,晴 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
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 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 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 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 浅薄,一览 无余,而是寓意
——毛泽东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文学艺术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人 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鼓舞人们去改造自己和自 己周围的环境,影响社会生活的发展。
——毛泽东
2.浪漫主义的特点 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色彩鲜明,笔法奔放,强调画面的整体感。 强调理想,追求自由,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
1.背景:
法国社会剧烈动荡;资产阶级追求古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
2.新古典主义的特点 强调理性,取材于古代历史或现实重大题材;画风上突出表现 庄严典雅感,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3.成就: 法国大卫的《马拉之死》和《拿破仑加冕》;安格尔的《泉》。
《马拉之死》描绘的是法 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领 袖马拉被刺的情景。暗淡 沉郁的画面充满了悲剧色 彩,表述的是一个撼动人 心的历史瞬间,反映了一 个真实的具有激情与理想 、流血与死亡的大革命时 代。画家塑造了一位已经 死去但仍永远活着的英雄 ,成为法国大革命史上的 经典作品。
二、现实主义美术(19世纪中期)
1.背景
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 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 以暴露和批判。 “现实主义”强调的是真诚。取材于下层民众的生活现状, 体现真实,批判社会现实。库尔贝他有一句名言:“我不会 画天使,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他。”
2.特征: 强调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时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4.代表人物和作品: 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4 影响
有利于扫荡封建残余势力,
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这部油画取材于1830年法国 人民进行的七月革命。其中的女 性形象象征着自由,她呼唤和引 导起义者冲锋。她左边挥舞着手 枪的少年和右边戴着高筒帽子的 大学生以及后面高举军刀的工人, 都象征着革命的新生力量,他们 冲出硝烟,踏着同伴的尸体勇往 直前。这幅画歌颂了人民群众争 取自由的斗争,鼓舞着人们斗争 的勇气和决心。整幅画场面气势 磅礴,用生动的人物造型、丰富 炽烈色彩烘托出一种斗志昂扬的 气氛。
《拿破仑加冕》
《拿破仑加冕》是法国画家 达雅克·路易·大卫于18051807年期间创作的一幅油画 描绘的是1804年12月2日拿破 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的加冕 仪式。这幅画构图宏大,气 势磅礴,构思巧妙,以肖像 写实手法创作而成。。出场 人物个个肖似,色彩服从整 体构思,金光闪烁,富丽堂 皇,表现了人物衣著与殿内 环境的强烈质感。是不朽的 历史画卷。
材料一 “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 ,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 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 战争”。 材料二 浪漫主义“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艺 术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