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雷雨学案

雷雨学案

《雷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与剧情,弄清人物关系。

2、理顺故事情节,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准备草纸,写上主人公的姓名,以便总结人物形象),认清当时社会本质。

3、热爱我们所处的时代,热爱我们拥有的生活。

课前预习
一、字音:
沉吟()涔涔()惊愕()伺()候伺()机行事蘩漪()绮()丽江堤()提()防
二、字形: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严厉厉兵秣马再接再厉厉行节约
B、烦燥半晌松弛驰骋
C、撕碎撕打厮守厮杀
D、昧心鉴字敲诈纪念
三、熟读课文与课下注释,了解作者,理顺情节,弄清人物关系。

曹禺(1910—1996),原名,中国家,作品有、、等。

《雷雨》通过、两个家庭的矛盾纠葛来展现社会矛盾。

剧中周朴园与鲁大海是关系,周萍与鲁大海是关系,周萍与鲁四凤是关系。

课堂探究
一、周朴园是怎样一点一点确认出鲁侍萍的真实身份的(找出相关信息)?周朴园的反应(找出相关舞台说明)及心理变化是怎样的?
答:
二、周朴园为什么怕见鲁侍萍?
答:
三、鲁侍萍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表明自己的身份?
答:
四、文中“你来干什么?”与“谁指使你来的?”两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答:
五、三十年前鲁侍萍出走时的背景是怎样的?
答:
六、根据节选部分概括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1、周朴园:
答:
2、鲁侍萍:
答:
七、周、鲁两家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答:
八、以“雷雨”为题的含义是什么?
答:
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两组对话,回答1—5题
第一组(课内)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愤怨)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第二组(课外)
周朴园:(打量大海)你叫什么名字?
鲁大海:你不要同我摆架子,难道你不知道我是谁么?
周朴园: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

鲁大海:对了。

一点儿也不错,所以才来拜望拜望你。

1、“我以为你早死了”的含义是什么?
答:
2、从第一组对话中可以看出鲁侍萍是一个的劳动妇女。

3、“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中“只知道”三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答:
4、从第二组对话中可以看出鲁大海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
5、括号中的文字属于,它在两组对话中起到了
的作用。

课外延伸参考答案:
1、鲁侍萍心头埋着对周朴园的恨,她希望周早死,没有想到再见到周。

2、刚毅
3、他绝不会承认和鲁大海的血缘关系。

4、坚决斗争的精神和豪爽的性格。

5、舞台说明表现人物心理,烘托人物情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