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教育管理特色

幼儿园教育管理特色

亲爱的家长朋友:您好!欢迎您来到我们美欣幼儿园为孩子入学报名,孩子上幼儿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他从这里开始了真正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

孩子在幼儿园阶段能否获得良好的发展,不仅需要老师的精心教诲,还有赖于您的配合。

可以说,家庭和幼儿园同步教育才能保证孩子身心和谐地发展。

在孩子跨入幼儿园的这一刻,为了让他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把您关心的问题整理出来,对您了解我们幼儿园、配合老师教育孩子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希望您能认真阅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祖国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幼儿园教育管理特色一、教师能积极为幼儿发展创设丰富、适宜的成长环境,以多种教育手段鼓励孩子参与各门课程的学习、游戏和娱乐活动之中,使幼儿在舒适、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获得发展。

二、幼儿园全体教师均毕业于学前教育相关院校,经过幼儿园相关知识及考核后录用,教学经验丰富、师资队伍稳定。

我园教师大专及本科学历达90℅,大家都在努力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个人修养,也经常去外地进行专业领域的培训及进修,力争通过这些途径让自己的眼界和思想更开阔,为孩子们打造一个科学、温馨、专业、符合孩子生长发展的这样一个学习生活环境。

三、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能以教育者、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等不同的角色与幼儿进行互动学习;教师能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手段与家长一起对幼儿发展进行评价,并不断调整教育策略;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获得满足和成功。

四、教师能投入饱满的热情和足够的时间、精力来关注孩子的均衡发展,教育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教师能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五、幼儿园能定期计划和评估所开展的各项活动,评价目的明确、科学,并能根据评估结果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六、幼儿园能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园活动,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为了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建立起有效的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桥梁。

关于幼儿园——我们希望您知道一、与幼儿园教育工作直接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指导性文件有哪些?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幼儿园依据这些法律、法规开展工作。

二、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幼儿园的教育任务是什么?《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四、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有哪些?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含体育)、语言、社会、科学(含数学)、艺术(含美术、音乐)等五个领域。

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园本课程要求执行教育教学工作。

五、幼儿园怎样开展教育活动?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园寓教育于各项活动和日常生活之中,而游戏是基本的教育活动形式。

幼儿园开展教育可以采用集体、小组、个别、区域等多种形式进行。

六、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有哪些环节?主要环节有:7:30~8:30 幼儿入园接待,晨间检查、室内游戏和户外锻炼;8:30~9:00 幼儿早操;9:00~9:30 教育活动包括幼儿集体、小组或个别等多种形式的学习;9:30~10:00 幼儿早点时间;10:00~10:30 ;教育活动包括幼儿集体、小组或个别等多种形式的学习10:30~11:00:区角游戏;11:00~11:15 餐前准备(幼儿入厕、洗手、教师擦拭桌面、烫毛巾。

幼儿听故事或音乐欣赏等);11:15~12:00 幼儿午餐、饭后散步。

14:15~15:00 幼儿起床、喝水、吃午点等。

15:00—15:30:幼儿户外游戏时间(集体、小组或个别等形式。

)15:30—16:00区域游戏、离园前整理活动等16;00—17:00幼儿离园,接待家长并与之交流幼儿在园情况、幼儿自主游戏等。

以上活动环节因幼儿年龄段和季节等具体情况会略有不同。

七、幼儿园有哪些安全卫生保健制度?为了保证在园幼儿的安全和健康成长,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幼儿园都建立了相关的制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幼儿在园一天约八、九个小时,伙食供应是两点一餐,每天幼儿要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参与不同学科的学习、游戏、户外锻炼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内容。

对每项活动内容都有质量指标。

营养保健制度:制定带量食谱,定期测算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是否能保证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注意饮食习惯和卫生等。

体格锻炼制度:每天坚持两小时户外活动和一小时体育活动,每天有早操和活动性游戏,运动强度和密度要达到一定的标准等。

健康检查制度:包括入园体检,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每年按期体检;每季度测身高、称体重一次;每天晨检,由医生检查幼儿的身体状况、卫生情况和有无带危险物品来园等。

疾病隔离制度:为防止传染病在幼儿园中蔓延,幼儿园设有疾病隔离室,让生病的孩子在里面休息。

同时建议家长让生病的孩子暂时不要上幼儿园。

疾病申报制度:孩子生病,应将病情如实告之幼儿园。

切不可因为家中无人照看而不告诉老师实情,就把病儿送到幼儿园来。

这样既耽误了孩子的病情,又会造成疾病的传染。

若孩子需在幼儿园服药,家长应在送孩子入园时,将药名、服用方法写在药品的包装袋上或口头告知教师。

消毒制度:幼儿园按规定对活动室、寝室和幼儿使用的毛巾、餐具等进行消毒,也定时对玩具、教具等消毒。

请假制度:孩子生病或家中有事不能来园,需要向幼儿园请假,以便老师掌握情况。

孩子接送制度:每天上午幼儿养成按时入园的良好习惯,入园时要主动接受保健老师的检查,向本班老师和小朋友问好。

幼儿下午来接时,家长要持“接送卡”,最好每天接孩子的人员相对固定,临时换人接孩子必须由父母告之本班老师,这是为了孩子的安全而制定的,家长应当主动配合。

关于家长——我们希望您做到一、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做好入园准备?1、心理准备入园前2、3个月,家长给孩子多提供独立与他人交往的时间与机会,使孩子逐渐习惯与同伴或其他成人一起玩耍、嬉笑;要和孩子经常谈论幼儿园,可以谈邻居、同事家小孩在幼儿园如何快乐;告诉孩子知道幼儿园是小朋友学习本领、游戏玩耍的地方,在那里能够玩到许多新玩具、结交许多新朋友,有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激发孩子想上幼儿园的愿望。

提前带孩子参观幼儿园室内室外活动场所,帮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并教孩子识记一些重要场所(如本班教室、厕所、活动场所位置等),并带孩子认识幼儿园的教师和同伴,减轻孩子的陌生感。

这些准备工作,将有利于减轻孩子初入园时情感上的波动和哭闹。

2、生活准备会自己用勺进餐,克服要别人喂饭或挑食等不良习惯;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服装鞋袜及其他用品;教孩子敢于向成人提出自己合理的要求,如想喝水、大小便等,而不要以哭代替。

在作息时间的安排上,应逐渐接近幼儿园的生活规律。

此外,请给孩子备二套替换的衣裤(最好做好标志或写上名字)放入书包带到幼儿园,以便孩子弄脏衣物后及时更换。

3、交往准备教孩子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会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如“早上好”、“再见”等。

引导孩子在与同伴玩耍中学会谦让、关心与合作,教孩子知道如何正确地展示自己的本领,使孩子在交友中获得乐趣并锻炼交往能力。

平时不要唯孩子独尊,避免孩子只习惯于接受别人的关照,如吃水果时,不要总是将大的、好的只留给孩子吃。

二、孩子刚入园,一般会有哪些方面的表现?一般说来,入园前上过托儿所、亲子班的孩子适应起来较快,常与外界交往的孩子也比较容易适应,他们在一、两个星期之内就会爱上幼儿园。

而在家庭生活中照料过多、体质较弱的孩子适应起来较慢。

这类孩子会出现哭闹、心事重重、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甚至尿裤子、不肯午睡和吃饭等情况。

这些表现是正常的。

在老师的精心照料下,所有孩子都会在一个月内适应并喜欢幼儿园生活,对此家长不必担心。

三、在入园初期,家长送接孩子时应注意什么?1、愉快地与孩子说“再见”孩子极易受到父母情绪的影响,父母首先应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与情绪,每天以轻松、乐观、快乐的心态送孩子去幼儿园,以及向孩子告别。

离开幼儿园前,应用愉快的口吻明确地告诉孩子;自己去做什么、什么时候回来接他,希望他好好玩。

父母送孩子入园,将孩子交给老师后,应尽快离开。

千万不要听到孩子哭声又回头去望望孩子,甚至将孩子带回家。

否则,孩子有此“经验”,第二天入园只会哭得更加厉害。

父母既然下决心送孩子上幼儿园接受集体教育,那么自身的态度必须坚决果断,并坚持天天送,不要因孩子哭闹或“借题”而动摇。

家长应避免早早来园陪孩子或中途去探望,引起孩子的情绪波动。

对于哭闹严重或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孩子,父母应慎重对待,在取得教师配合的情况下,可先多陪孩子一会儿,然后逐渐缩短时间,以“小步子”原则帮助孩子愉快与父母告别。

父母或家庭其他成员不要用“再闹,就送你上幼儿园”等话吓唬孩子,以免孩子对幼儿产生恐惧心理,视幼儿园为处罚的场所,更不愿意上幼儿园了。

2、坚持送孩子入园。

孩子适应新环境需要一个过程。

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不让他上幼儿园。

初送孩子入园时,下午不要接得太晚,按幼儿园规定的接送时间即可。

如孩子情绪特别不稳定,家长可与老师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或者由上半天开始,以后再慢慢延长孩子在园的时间。

家长关心的孩子生活问题一、孩子要喝水、大小便怎么办?刚入园时,老师会不时地提醒,小朋友也可以随时提出喝水、入厕的要求。

过了一段时间,情况稳定之后有固定的时间去喝水、入厕,但小朋友如有要求仍可以随意去。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喝水、入厕时老师都会帮忙,直至孩子能独立完成为止。

二、孩子不肯午睡怎么办?老师不会强迫刚入园的孩子午睡,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诱导孩子午睡,如先随声附和孩子“等妈妈”的要求,请其安静地到床边坐下,等孩子有了睡意,再劝他睡到床上等。

可以许诺孩子不脱衣服,在他迷迷糊糊中,帮助孩子完成了他的第一次午睡。

当然,这个过程不一定在一天之中完成。

三、孩子不会自己吃饭或不肯吃饭怎么办?吃饭时,老师会对新入园的孩子予以特别照顾,教他们使用勺子进餐,对个别能力弱的,老师还会喂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