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e
14.1 卢卡斯供应方程
卢卡斯供应方程
当代表性厂商的产品价格变动幅度大于公众预期的总价格水平 变动幅度时,该厂商的市场就要大于其潜在的产出水平. 若系数b接近于1,供给系数h(1-b)接近于0,代表性厂商就会按 照其潜在生产能力来进行生产. 若系数b接近于0,供给系数h(1-b)比较大,代表性厂商就会按 照其潜在生产能力来进行生产. 假设经济中有n个厂商,则:
14.1 卢卡斯供应方程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市场基础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从信息费完善角度解释微观企业的供给行为, 从微观企业的变化中引申出有关失业和通货膨胀等经济波动的推 论.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建立在市场出清的瓦尔拉均衡基础上,也强调 从微观经济行为人追求目标函数极大化的角度推论出宏观经济学 结论.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秉承古典主义的传统,在考察了同一传统下思 考问题的货币主义理论和政策之后,克服了货币主义不能有效解 释经济衰退和失业这些现实经济现象的缺陷,从而建立了一整套 完全不同于凯恩斯学说的宏观理论.
卢卡斯的贡献:
现行政策的制定方法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错误地把结构变量看作是 常数,而事实上,这些常数都在随人们对经济环境的反应而变化.
14.2 理性预期和卢卡斯批判
理性预期
当政府的经济政策改变时,人们会随着政策的改变而调整自 己的经济行为.在经济活动中,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厂商都会 有意识地收集一切与自己的经济活动有关的信息,并对其作出 最合理的反应. 当凯恩斯理论把有生命有理智的人和厂商当成机器一样的 "常数"来处理时,其经济政策当然就不会有效. 这就是"理性预期"的根本思想.
P P2
LS
AD
AD'
P1
Y0 Y1
Y
14.2 理性预期和卢卡斯判据
卢卡斯判据的总结
"当政策发生变动时,人们的预期也会变动, 由于预期影响经济行为,而行为的变化会使 经济模型中的各种关系(系数)发生变化, 从而使得根据这种经济模型制定的经济政策 失效."
14.2 理性预期和卢卡斯判据
李嘉图等价
李嘉图的解释:若政府现在减税,依靠借贷(发行政府债券)来支持政 府赤字的话,那么将来总有一天政府还是要依靠增税来偿还其债务,除此 之外,别无他法.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再解释:假设一个经济正处在衰退期,依照凯恩 斯理论,政府可以采用减税的办法来刺激经济恢复.因为减税意味着人们 的可支配收入(1-t)Y增加,于是人们就可以增加消费从而使得总需求曲线向 右边移动.但是,如果人们都是理性的话,他们就都了解政府预算恒等式. 他们可以预料到今天政府减税T,必然使得政府的债务增加才能平衡其预 算;将来政府为了偿还债务,肯定还是要通过加税来解决的.人们就会因 此而减小其边际消费倾向,即b,使得总消费不变.也就是说,人们会把现在 减税所得到的收入存起来等着将来政府增加税收时在使用.
) + Y * Y = nh(1 b)( P P
14.1 卢卡斯供应方程
卢卡斯供应方程
预测价格等于实际价格时,实际产出才会最佳产 出; 预测价格不等于实际价格时,实际产出就可能大 于或小于最佳产出.
) + Y * Y = nh(1 b)( P P
14.2 理性预期和卢卡斯判据
如何利用凯恩斯理论制定经济政策
P e = P + b( Pi P)
14.1 卢卡斯供应方程
卢卡斯供应方程
厂商i对未来价格水平的期望值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采纳公认的经济信息 P
第二部分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专家所预测的数值的调整,常数b 可以理解为厂商对自己的经验的依赖程度.如果b=0.5表示厂商一 半相信自己的经验,一半相信专家的预测;如果b=1表示厂商完全 相信自己的经验.
14.3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政策建议
一个命题
政策无效命题: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实际通货膨胀率相一致 时,经济政策对实际经济变量没有影响.
两个启示
两个启示:一是预料中的政策与预料外的政策,其效果是完 全不一样的;二是如果政策制定者不知道公众对其决策的预期, 则也就无法知道政策实施的后果.
14.1 卢卡斯供应方程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市场基础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不仅解释了为什么会产生失业和经济衰退 和失业这些现实经济现象的缺陷,从而建立了一整套完全不同于 凯恩斯学说的宏观理论. 新古典主义强调"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该学派一方面 同货币主义一样相信市场本身具有是经济运行稳定的力量;另一 方面相信基本经济单位能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对未来的 经济环境进行预测,从而作出他们的经济决策.这就是所谓的 "理性预期".新古典主义理论的特点是注重理论模型的微观基 础,因而其理论模型全都符合"市场出清"和瓦尔拉定律等古典 经济理论中的基本概念.
Y0 Y1
Y
14.2 理性预期和卢卡斯判据
LS'
卢卡斯判据的政策应用
在凯恩斯理论分析中,总供 给曲线AS是被假定固定不 变得.因而只要移动总需求 曲线,在价格也不变的情况 下,总产出就会发生变化, 从而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 现在由于假设经济中的基本 单位都是理性的,他们会随 时随着政策变化而改变自己 的行为方式,从而整个经济 结构变化,上述的凯恩斯分 析无效.
40
30
20
10
0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第 14 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Chapter 14
Slide 1
主要内容
卢卡斯供应方程 理性预期和卢卡斯判据 新古典宏观的政策建议 新古典宏观与凯恩斯理论的比较
14.1 卢卡斯供应方程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起源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凯恩斯理论受到来自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 批判.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领袖人物是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卢卡斯和明尼 苏达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在他们1981年出版的著作《理性预期和计 量经济实践》一书中包括了许多他们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根本性贡 献.其他代表人物还有明尼苏达大学的爱德华普雷斯科特.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发韧于卢卡斯1970年的代表作《产出——通货膨 胀消去的某些国际证据》和1977年的论文《对经济周期的理解》和萨 金特与华莱士1983年发表的论文《"理性"预期最佳货币政策和最佳货 币供应规则》.
14.2 理性预期和卢卡斯判据
李嘉图等价
新古典主义学派还用了一个非常好的迭代模型来说明即使政 府减税后若干年政策不变,人们还是会担心政府要把债务拖到 下一代去,让儿孙们来偿还.因而他们也不会增加消费而把减 税所得到的好处留给子孙去准备缴税. 新古典主义学派从理论上论证了只要人们的理性预期起到作 用,政府无论使用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无法达到其预期效 果.
Y*i Yi'
Yi
14.1 卢卡斯供应方程
卢卡斯供应方程
如果厂商认为生产的产品所售出的价格高于市场价格,那么厂商就会认 为扩大生产有利可图,从而增加产量. 如果厂商认为生产的产品所售出的价格低于市场价格,那么厂商就会认 为减少生产有利可图,从而减少产量. 以上关系可以表达为:
Yi = h( Pi P ) + Yi
14.1 卢卡斯供应方程
卢卡斯供应方程
如果我们假设整个经济的总供给是由N各完全相同的 厂商所组成,那么我们只需要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厂商来 研究其供给曲线,然后再把研究的结果乘以N倍,就得 出了整个经济的总供给曲线.
14.1 卢卡斯供应方程
P
Si
P'i Pi=P P''i
潜在的或正常的产出 水平,该厂商若认为 水平, Y'i下的价格大于P , 则该厂商就认为扩大 生产有利可图. Y*i增 生产有利可图. 加到Y'i.
P
卢卡斯供应方程
P=1
e
Y*
Yi
14.2 理性预期和卢卡斯判据
如何利用凯恩斯理论制定经济政策
政策制定过程可以分为两步:
第一:首先根据现有的产出Yt和Xt来测定该经济的结构,即估测所有 的经济结构变量值; 第二:根据未来的希望值Yt+1来确定经济政策.例如:如果明年的总 产出希望达到100千亿,那么政府支出或货币供应多少可以计算出来;
确定未来的价格期望值
极端情况:厂商非常无知,把自己观 察到的价格变动作为所有其他商品价格 变动,并且变动幅度相等,这样Pi等于 Pe . 事实不会如此,因为如果这样,经济 波动就不会产生.GDP就不会背离潜在 GDP. 事实上,人们会对价格进行预测.
Yi = h( Pi P) + Yi *
Yi = h( Pi P e ) + Yi*
14.2 理性预期和卢卡斯判据
卢卡斯判据的政策应用
假如均衡点在e0位置,所对应 的产出为Y0,价格水平为P0.
LS' P P2 AD AD'
LS
e2 e1 e0
若政府扩大总初而扩大了货币 供应,使得总需求曲线由AD 移到AD'的位置.若公众没有 觉察,则产出增加,若公众觉 P1 察了货币的增加,就会依据以 往的经验期望着通货膨胀上升, 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由初始的 LS移动到LS'.那么经济的均 衡点不是政府所期待的e1 而是 e2
Y*i是该代表性厂商的
如果整个经济的潜在产出量是Y*,那么 第i个厂商的最佳产出量就是Y*/N,记作Y*i. 再假定该厂商的产品价格为Pi,一旦我们把 一个微观厂商的供给从整个供给中抽出来, 一个微观厂商的供给从整个供给中抽出来, 我们就会发现,市场实际上分离的. 我们就会发现,市场实际上分离的.
Yi''
14.2 理性预期和卢卡斯判据
卢卡斯判据
理性预期理论强调人们会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人们会积 极地去收集与自己利益有关的信息(无论大还是小),并加以分析利用.但是理性 预期并不是说人们随时可以获得一切他们所需要的经济信息,而是说理性人会尽一 切努力去寻找它们所需要的信息. 在寻找的过程中会有"信息不充分"的现象,他们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反应过程也 会犯错误,但他们一旦发现错误就会及时校正,因而不会犯系统性错误. 在这个前提下,政府的一切政策都会被人们所发觉而作出相应反应.这就是理性 预期强调的重. 以上分析过程就被归纳为"卢卡斯判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