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与穴位PPT课件
6
关冲
[定位]在手环(无名指)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主治]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舌强,热病,心烦。 [配伍]配内关、人中治中暑、昏厥。
[定位]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头痛,目赤,耳痛,耳鸣,耳聋,喉痹,疟疾,手臂痛。 [配伍]配鱼际治喉痛。
经络与穴位(三)
岐黄培训部
——
1
CONTENTS
01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02 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03 督脉/任脉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手厥阴心包经速记歌
心包九穴天池近,天泉曲泽郗门认, 间使内关逾大陵,劳宫中冲中指尽。
主治要点 天池主治乳疾;曲泽主治急 性吐泻;郗门主治急性心痛 和血证;间使主治心痛、呕 吐;内关主治心悸、心痛、 胃痛、呕吐;劳宫主治口疮 、中风昏迷;中冲用于急救 、心绞痛
7
足少阳胆经腧穴速记歌
足少阳经瞳子髎,四十四穴行迢迢, 听会客主颌厌集,悬颅悬厘曲鬓翘, 率谷天冲浮白次,窍阴完骨本神至, 阳白临泣开目窗,正营承灵脑空是, 风池肩井渊腋长,辄筋曰月京门乡, 带脉五枢维道续,居髎环跳市中渎, 阳关阳陵复阳交,外丘光明阳辅高, 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侠溪窍阴闭。
主治要点 风池主治头目鼻和神志病; 肩井主治颈肩痛;带脉主治 妇科病;阳陵泉主治胆及下
5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速记歌
手少三焦所从经,二十二穴起关冲, 液门中渚阳池历,外关支沟会宗逢, 三阳络入四渎内,注于天井清冷中, 消泺臑会肩髎穴,天髎天牗经翳风, 瘛脉颅息角耳门,和髎上行丝空竹。
主治要点
关冲用于急救和急性咽喉肿痛;中渚 主治耳疾;外关主治侧头、侧胸、上 肢疾患和热病;支沟主治便秘;耳门 以治疗耳疾为主;丝空竹主治目疾。
3
大陵
[定位] 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证,胸胁痛,腕关节疼痛,喜笑 悲恐。 [配伍] 配劳宫治心绞痛、失眠;配外关、支沟治腹痛、便秘;配水沟、间使、心俞 、丰隆治癫、狂、痫、惊悸。
[定位] 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 [主治] 中风昏迷,中暑,心痛,癫狂,痫证,口疮,口臭,鹅掌风。 [配伍] 配后溪治三消、黄疸;配涌泉治五般痫
【定位】:在足背,当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作用】:疏肝利胆,熄风宁神,通经活络。 【主治】:①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眼歪斜。②郁证,胁痛,腹胀,呃逆。③ 下肢痿痹,行路困难。④月经不调,崩漏,疝气,遗尿。⑤癫痫,小儿惊风。
【定位】:在侧腹部,当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 【作用】:疏肝健脾,化积消滞。 【主治】:①腹胀,泄泻。②胁痛,痞块。 【配伍】:配天枢穴、脾俞穴、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肝脾不和之腹胀、痞块、胁痛 、泄泻、消瘦。
[定位]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主治]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乳痈,中风,瘰疬,难产,诸虚百损。 [配伍]配足三里、阳陵泉治脚气酸痛;治疗乳腺炎特效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肿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 ,小儿惊风,破伤风。 [配伍]配曲池治半身不遂;配日月、期门、胆俞、至阳治黄疸、胆囊炎、胆结石 ;配足三里、上廉治胸胁痛。
9
足厥阴肝经穴歌
足厥阴经一十四,大敦行间太冲是, 中封蠡沟伴中都,膝关曲泉阴包次, 五里阴廉上急脉,章门过后期门至。
主治要点 行间、太冲主治头面五官症; 章门,期门主治肝胆、脾胃及 胁肋病。
10
行间
【定位】:在足背,当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作用】:调理肝肾,清热熄风。 【主治】:①目赤肿痛,青盲。②失眠,癫痫。③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 ④小便不利,尿痛。
中冲
[定位] 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主治] 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热病,舌下肿痛。 [配伍] 配内关、水沟治小儿惊风、中暑、中风昏迷等;配金津、玉液、廉泉治舌强 不语、舌本肿痛;配商阳治耳聋时不闻音。
4
曲泽
[定位] 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主治] 心痛,善惊,心悸,胃疼,呕吐,转筋,热病,烦躁,肘臂痛,上肢颤 动,咳嗽。 [配伍] 配神门、鱼际治呕血;配内关、大陵治心胸痛;配大陵、心俞、厥阴俞 治心悸、心痛;配少商、尺泽、曲池治疗肘臂挛急、肩臂痛。
阳池
[定位]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主治]腕痛,肩臂痛,耳聋,疟疾,消渴,口干,喉痹。 [配伍]配合谷、尺泽、曲池、中渚治手臂拘挛。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 与桡骨之间。 [主治]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 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 [配伍]配大椎、曲池治外感热病;配阳陵泉治胁痛。
期门
【定位】: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作用】: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主治】:①郁证。②胸肋胀痛。③腹胀,呃逆,吞酸。 【配伍】:配肝俞穴、公孙穴、中脘穴、太冲穴、内关穴治肝胆疾患、胆囊炎、胆 结石及肝气郁结之胁痛、食少、乳少、胃痛、呕吐、呃逆、食不化、泄泻等。
肢病。
8
[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 处。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衄,耳聋,气闭,中 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 [配伍]配合谷、丝竹空治偏正头痛;配脑户、玉枕、风府、上星治目痛不能视; 配百会、太冲、水沟、足三里、十宣治中风。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主治] 心痛,心悸,胸痛,心烦,咳血,呕血,衄血,疔疮,癫疾。 [配伍] 配大陵止咯血;配曲泽、大陵治心痛;配梁丘、足三里、太冲治神经性 呕吐;配内关治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 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 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 [配伍] 配公孙治肚痛;配膈俞治胸满支肿;配中脘、足三里治胃脘痛、呕吐、 呃逆;配外关、曲池治上肢不遂、手振颤。配患侧悬厘治偏头痛;配建里除 胸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