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信用风险管理

第三章信用风险管理

第三章信用风险管理第三章信用风险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针对企业短期贷款,商业银行对其现金流量的分析应侧重于( )。

A.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否能够及时而且足额偿还贷款B.企业是否具有足够的融资能力和投资能力C.企业当期利润是否足够偿还贷款本息D.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是否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以偿还贷款本息【解析】在分析企业现金流量时,针对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期限的贷款,企业现金流量分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①对于短期贷款,应当考虑正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否能够及时而且足额偿还贷款;②对于中长期贷款,应当主要分析未来的经营活动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以偿还贷款本息。

但在贷款初期,应当考察借款人是否有足够的融资能力和投资能力来获得所需的现金流量以偿还贷款利息。

2.商业银行向某客户提供一笔3年期的贷款21000万元,该客户在第1年的违约率是0. 8%,第2年的违约率是1.4%,第3年的违约率是2.1%。

假设客户违约后,银行的贷款将遭受全额损失。

则该笔贷款预计到期可收回的金额为( )。

A.925. 47万元B.960. 26万元C.957. 57万元D.985. 62万元【解析】根据死亡率模型,该客户能够在3年到期后将本息全部归还的概率为:(1 -0.8%)×(1-1. 4%)×(1-2.1%)=95. 7572%,则该笔贷款预计到期可收回的金额为:1000×95. 7572%—957. 57(万元)。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部门采用回收现金流法计算某个债项的违约损失率时,若该债项的回收总金额为1. 04亿元,回收总成本为0.44亿元,违约风险暴露为1.2亿元,则该债项的违约损失率为( )。

A. 50%B.86. 67%C.36.67%D.42. 31%【解析】采用回收现金流法计算时,违约损失率LGD =1 -回收率=1 -(回收金额-回收成本)/违约风险暴露=1 -(1.04 -0.44)/1.2=500/0,即该3债项的违约损失率为50%。

4.某商业银行上年度期末可供分配的资本为5000亿元,计划本年度注入1000亿元新资本,若本年度电子行业在资本分配中的权重为5%,则本年度电子行业资本分配的限度为( )亿元。

A.30 B.300 C.250 D.50 【解析】“资本分配”中的资本是所预计的下一年度的银行资本(包括所有计划的资本注入)。

以资本表示的组合限额=资本×资本分配权重。

因此,资本= 5000 +1000= 6000(亿元);本年度电子行业资本分配的限度=6000 x5% =300(亿元)。

5.过去3年,某企业集团的经营重点逐步从机械制造转向房地产开发,商业银行在审核该集团法人客户的贷款申请时发现,其整体投资现金流连年为负,经营现金流显著减少,融资现金流急剧放大。

根据上述信息,下列分析恰当的( )。

A.投资房地产行业的高收益确保该企业集团的偿债能力很强B.多元化经营有助于提升该企业集团的盈利能力4C.该企业集团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弱D.该企业集团投资房地产已经造成损失【解析】该企业集团“整体投资现金流连年为负,经营现金流显著减少”,可以推断其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由题中资料,无法得出ABD三项结论。

6.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贷款分类与债项评级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对此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债项评级只能用于贷前审批,是对债项风险的一种预先判断B.贷款分类主要用于贷后管理,更多地体现为事后评价C.债项评级通常仅考虑影响债项交易损失的特定风险因素D.贷款分类综合考虑客户信用风险因素和债项交易损失因素、根据预期损失对信贷资产进行划分【解析】A项债项评级可同时用于贷前审批、贷后管理,是对债项风险的一种预先判断。

7.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应当包括( )两个维度。

A.内部评级和外部评级B.客户评级和监5管分析C.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D.分行评级和总行评级【解析】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应具有彼此独立、特点鲜明的两个维度:第一维度(客户评级)必须针对客户的违约风险;第二维度(债项评级)必须反映交易本身特定的风险要素。

8.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中的资本成本主要是指用来覆盖该笔贷款的信用风险所需要的( )的成本。

A.监管资本B.注册资本C.经济资本D.会计资本【解析】资本成本主要是指用来覆盖该笔贷款的信用风险所需经济资本的成本,在数值上等于经济资本与股东最低资本回报率的乘积。

9.假设商业银行的一个资产组合由相互独立的两笔贷款组成(如下表所示),则该资产组合一年期的预期损失为( )万元。

6A.28 B.15 C.36 D.4【解析】根据预期损失的计算公式,预期损失=违约概率( 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 EAD),则该资产组合的一年期预期损失为:10/0×3000×(1-60%)+2%×(1-40%) x2000 =36(万元)。

10.从我国目前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经验看,完成信用风险的经济资本管理的环节不包括( )。

A.由总行年初根据全行发展规划和资本补充计划,明确资本充足率目标B.总行根据各分行反馈的情况,在总行各业务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平衡分配C.总行根据战略性经营目标,对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增量的一定百分比进行战略性分配D.分行根据总行的战略性规划,具体配置可利用的各项资源【解析】从我国目前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经验看,对信用风险的经济资本管理可通过三个环节完成:①由总行年初根据全行发展规划和资本补7充计划,明确资本充足率目标,提出全行的经济资本总量和增量控制目标,对分行进行初次分配;②总行根据各分行反馈的情况,在总行各业务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平衡分配;③总行根据战略性经营目标,对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增量的一定百分比进行战略性分配。

11. 2008年初,某商业银行对四川一国有大型企业的信用评级为AAA级。

由于汶川大地震,该企业于2005年4月1日在该银行的五年期固定利率信用贷款和2008年1月1日向银行承兑的20%保证金半年期汇票出现违约特征。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该企业有一个客户评级、一个债项评级B.该企业有一个客户评级、二个债项评级C.该企业有二个客户评级、一个债项评级D.该企业有二个客户评级、二个债项评级【解析】客户信用评级与债项评级是反映信用风险水平的两个维度,客户信用评级主要针对交易主体,其等级主要由债务人的信用水平决定;而债项评级是在假设客户已经违约的情况下,针对每笔债项本身的特点预测债项可能的损失率。

根据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一个债务人只能有一个8客户信用评级,而同一债务人的不同交易可能会有不同的债项评级。

因此,本题中该企业有一个客户评级、二个债项评级。

12.根据中国银监会的五级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借款有可能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将会造成较大损失的贷款属于( )。

A.关注类贷款B.可疑类贷款C.损失类贷款D.次级类贷款【解析】2001年,我国监管当局出台了贷款风险分类的指导原则,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①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②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③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④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⑤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913.假设某企业信用评级为B,对其项目贷款的年利率为10%。

根据历史经验,企业违约后此类项目贷款的回收率平均为30%。

若同期信用评级为AAA企业的同类项目贷款年利率为5%,则根据KPMG风险中性定价模型,该信用评级为B企业的1年期违约概率约为( )。

A.6.5%B.5.0%C.7.0%D.8.0%【解析】根据风险中性定价原理,由题意可得:P×(1+10%)+(1-P)×(1+10%)×30% =1 +5%,则P=93. 51%,即该企业客户在1年内的违约概率约为6.5%。

【补充】根据风险中性定价原理,无风险资产的预期收益与不同等级风险资产的预期收益是相等的,即:P1(1+K1)+(1- P1)×(1+K1)xθ=1+i1其中,P1为期限1年的风险资产的非违约概率,(1- P1)即其违约概率;K1为风险资产的承诺利息;θ为风险资产的回收率,等于“1-违约损失率”;i1为期限1年的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

14.某银行当期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为4500亿元,其中在期末转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10贷款金额之和为600亿元,期间关注类贷款因回收减少了1000亿元,则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为( )。

A. 17.1%B.12.5%C.15%D.11.3% 【解析】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一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600/( 4500 - 1000)×100% =17.1%。

其中,期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15.假设某银行当期贷款按五级分类标准分别是:正常类800亿,关注类200亿,次级类35亿,可疑类10亿,损失类5亿,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分别为40亿、15亿、5亿,则该银行当期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 )。

A. 80%B.100%C.20%D.120%【解析】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40 +15+5)/(35 +10 +5) x100% =120%。

16.商业银行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授信限额管理系11统,能够根据客户信息自动授予限额,则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该系统不可能发生的情形是( )。

A.客户信用等级越高,限额越高B.客户所有者权益越高,限额越高C.客户历史信誉状况越好,限额越高D.客户资产负债率越高,限额越高【解析】D项,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其值越大,意味着该客户的偿债能力越低,因此对其授予的限额也应越低。

17.某私营企业于2008年1月1日从某银行获得一笔3年期1000万元的抵押贷款,2008年12月30日,由于该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出现了拖欠利息超过90天的违约行为。

为降低损失,该银行与企业磋商进行贷款重组,则下述重组措施中最不可行的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