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莲雾在海南栽培前景与栽培技术

莲雾在海南栽培前景与栽培技术

莲雾在海南的栽培前景与栽培技术莲雾,属桃金娘科的热带水果,又名天桃、水蒲桃或洋蒲桃。

莲雾原产于马来半岛,在国外以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栽培最多,其次是菲律宾、泰国及其他东南亚国家。

17世纪,莲雾由荷兰人引进台湾,18世纪又从台湾引入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

但一直以来,皆因品种质量问题,在中国仅作为绿化点缀的零星栽培。

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台湾人在原有古老品种的变异株中,筛选出“黑珍珠”系列良种莲雾。

很快以其奇特的果形、漂亮的外观、甜美的风味成为是台湾六大水果之一,且后来居上,一跃成为台湾主要的出口创汇“水果皇帝”。

目前,台湾的莲雾栽培总面积约13万亩,其中主产地屏东约11万亩。

莲雾是药食同源的佳品水果:汁多味美,含少量蛋白质、脂肪、多种矿物质,具有清甜、淡香的特殊水果风味。

同时,莲雾还具有开胃、爽口、利尿、清热以及安神等食疗功能,其性味甘平,功能润肺、止咳、除痰、凉血、收敛等,台湾民间有“吃莲雾清肺火之说”。

莲雾果实中空,状如蜡丸,用作冷盘,是解酒妙果。

在莲雾中心挖洞,塞进肉茸,用猛火蒸约10多分钟,为台湾著名的传统名吃“四海同心”。

莲雾以鲜果生食为主,也可盐渍、糖渍、制罐及脱水蜜饯或制成果汁等。

1 莲雾在海南的栽培前景1.1 莲雾在海南的栽培现状莲雾在海南北部零星栽培的历史很长,如同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台湾一样,品种古老、果形小、味道涩、果汁少,口感差,只能一直散落在农家庭院做观赏植物。

2000年前后,有部分台湾种植户陆续来到大陆的海南、福建、广东等地发展莲雾种植,以海南最甚。

但大多数来大陆的台湾种植户技术保守,滞缓了莲雾产业在大陆的发展。

目前,大陆莲雾栽培总面积约1.5万亩,规模与产量难与台湾相比。

海南莲雾栽培总面积约1万亩,其中以琼海最多,约5000亩,较多地区有澄迈、海口、定安、三亚等。

目前,海南莲雾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品种混杂。

目前栽培品种多从中国台湾、泰国、印尼引进,无自主选育优良品种,引进渠道多,品种命名混杂,常使种植者无所适从。

(2)产期调节技术不成熟。

莲雾在海南的成熟季节主要在5-7月份,此时正值荔枝、龙眼、菠萝、芒果等水果成熟季节,对莲雾价格冲击较大。

因此,将莲雾的采收期调至12月至第二年的4月,对其种植效益的提高至关重要,但目前大多数种植户对这项技术的掌握程度还远远不够。

(3)技术研发滞后。

目前,海南莲雾栽培技术的研究还处在较低水平,基本上停留在简单引进台湾的相关技术阶段。

由于存在土壤、气候等差异,台湾的莲雾栽培技术应用于海南可能发生较大的偏差。

1.2 海南莲雾栽培具有广阔的前景1.2.1海南是中国最佳的莲雾栽培区莲雾是热带、南亚热带水果,喜温不耐寒,其经济栽培的最适宜气温为 25~30℃,在极端低温-4℃时有明显的寒害状,幼苗冻死,成年树冻伤。

莲雾在花芽分化时,并不需要一定的低温,但花果对低温敏感,7℃时,花蕾、幼果即受寒害脱落。

海南省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不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气温年差异较小,年平均气温高(22.7~26.2℃),干季、雨季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多热带气旋。

海南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515.2 h~2346.1h之间,是最适合莲雾生长的地区之一。

1.2.2 海南莲雾栽培的市场和效益台湾莲雾的栽培面积是13万亩,基本是在台湾岛内消费。

大陆种植面积只有约1.5万亩,大部分人对莲雾基本处于不知道、不清楚的状况,市场空间非常巨大。

目前,在中国大陆,优质莲雾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田间就被抢购一空。

基于巨大的人口基数及市场缺口,至少在未来20年内莲雾在中国大陆,特别在海南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莲雾种植一般第3年就可投产,6~7年达盛产期,经济寿命在30年以上。

莲雾投产期产量可达200~600kg/亩,盛产期产量可达800~1000 kg/亩。

按20元/kg算,盛产期年产值可达到1.6~2万元/亩,年纯收入在1.2~1.5万元/亩,一般4~5年可收回投资,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发展莲雾具有产量高、市场广、销路畅、效益好等特点,因此,海南应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莲雾种植,使之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品牌,农民增收的新来源。

2 海南莲雾栽培的技术要点2.1 种植地选择莲雾对土壤要求不严,能适应多种土壤类型,但以土层深厚、肥沃、湿润、微酸性或中性的土壤上生长、结果良好,在海拨300m以下南向缓坡地栽植能获得优质高产。

在台湾高品质的莲雾均来自土壤肥沃、水分充足的果园。

莲雾需水量大,较耐湿,但忌积水,果实生育后期如遇连续下雨,也会出现裂果。

莲雾的抗风能力较差,而海南是台风的多发地,建园时应避开风口、风害大的地方,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置防护林。

2.2 品种选择目前,中国对莲雾品种的命名,多以果实颜色、形状来分类。

依果实颜色分为深红、大红、淡红、粉红、青色及白色六种,依果形可分为钟形与棒槌形等。

其中以台湾引进的黑珍珠、黑钻石、黑金刚等品种经济价值较高。

2.3 育苗莲雾繁殖主要有压条、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等4种方法,目前,在海南以嫁接繁殖为主。

2.3.1 嫁接莲雾嫁接育苗多采用切接法,以直径1cm左右的本地莲雾实生苗或蒲桃苗做砧木。

接穗应从母本园或品种园母株上采集,为经过选择、鉴定,品种纯正、生长健壮、丰产稳产、无病虫害的成年结果植株,枝条应选择生长健壮、芽眼饱满的一年生营养枝。

海南省3~10份均可嫁接,以4~5月和9~10嫁接最易成活。

2.3.2 扦插莲雾扦插育苗周年可行,一般温度在15℃以上,成活率可达95%以上。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斑、无机械损伤、叶片浓绿的2~3年生老熟枝作为扦插材料。

剪取长约6~10cm短穗,保留叶和芽,浸泡消毒并晾干后,扦插在砂床或直接扦插在苗圃地里,使插穗的1/3露出地面,适当遮荫并保持湿润,l~2个月后即可生根发芽。

2.3.3 高压莲雾高压育苗在海南几乎全年四季都可进行,通常以6~7月份产期结束后最为合适。

压条应从树势健壮、丰产稳产、品质优良纯正、适应性强、茎粗2~3cm壮年结果母枝选取。

先进行环状剥皮,宽度约3cm,再用湿润土壤与杂草切碎混合的泥团包扎,上下两端用塑料绳紧缚。

待2~3个月新根充实后从基部剪断,先假植在苗圃,翌年春季即可移入大田栽培。

2.4 种植莲雾种植密度应以株行距4m*4.5m或4m*5m,即栽植33-40株/亩。

种植几年后枝条交叉时,再间伐或重回缩,变成4.5m*8 m或5m*8m。

在肥沃地或水田应适当稀植,而山地或丘陵地,可适当密植。

植穴大小为l m*l m*l m,内填腐殖物、黑壤土、火烧土、过磷酸钙混合物,填满50%,然后填生土25%,即可种植。

海南莲雾种植时间一般以3~5月和8~10月为宜。

种植后需一次性浇透定根水,然后每3~5天浇1次,直至长出新梢。

2.5 树体和花果管理2.5.1整形修剪莲雾种植后1~2年,主要围绕主干的高度、主枝的多少与形成的树形进行整形。

整形的做法是:在距地面50cm处定干,按45。

角三主干自然开心形整形修剪,成自然圆头形或圆锥形。

结果树的修剪有两次:一次是在正造果采收后的6月份,将结果的小枝、徒长枝、密生枝、病虫枝剪除,抹除主干和主枝上新萌生的过密芽,使树体通风透光;第二次修剪是第一次修剪的补充,于7~10月份催花后2~3天进行,将徒长枝、向上枝、内膛密生枝、弱枯枝剪除。

2.5.2 疏花疏果莲雾花期长,花量大,坐果多,树体负担重,正确运用疏花疏果技术,是调节莲雾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外围果易裂易掉、品质也不佳,花蕾初成时,应和细弱、过密的花蕾一并疏去。

幼果形成后,应根据枝条的长短和粗细程度,以及果实的密生情况,决定保留果实的个数。

一般而言,长且粗壮的枝条可保留5~7个果,中等的可保留3~5个果,短小的留3个以下果。

疏果结束后,应喷洒一次杀虫杀菌剂,然后马上套袋,以保证果实的光洁度和热量。

2.6 产期调节产期调节对莲雾种植效益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最难掌握的一项关键技术。

调节的方法有多种,如:修剪、控肥、浸水、断根、树体刻伤、遮光、药剂处理等。

产期调节的整个过程一般需6个月左右,要根据开花所需要的温度,结合当地的气候情况,以及所期盼的上市时间,来决定产期调节各个环节实施的时间。

一般常用的步骤是:(1)调节前准备。

果实采完后或清明节前,对树体进行强修剪,疏除所有的旺枝分枝、细弱枝,短截主枝。

然后配合中耕施用含氮量高的基肥,并进行灌水,以诱发大量的有1~2对叶的新梢和新根,为产期调节打下基础。

(2)环割和遮阴。

莲雾连发2次新梢后,即需用遮阴网扣住整株树体,同时进行环割,控施或不施氮肥,只施磷钾肥,以抑止新梢生长,提高枝条碳水化合物的积累。

扣遮阴网的时间要长达2个月左右。

在结束遮阴的前10~14天,可在树冠内缘50 cm的地方,挖深20~30cm的沟,以切断部分根系。

一周后利用此沟施基肥,再经一周后即可催花,但树势衰弱者慎用。

(3)催花。

遮阴、环割、断根结束后,即可进行催花。

选择无风、晴朗的天气,用50%速减松乳油或50%甲基巴拉松剂200~500倍稀释液+1.95%爱多收500~800倍+98%萘乙酸钠5~10倍+尿素100~150倍液全园喷布。

处理一周后须全园灌水,保持土壤润湿,一般15~20天即可长出花芽。

2.7 施肥管理幼龄树以氮钾肥为主,盛产树以磷钾肥为主。

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以化肥为辅。

氮肥宜在花芽萌发后至吊钟期间施用,钾肥宜在红头期后施用,磷肥则宜在催花前的休眠期施用。

使用量应视树体的情况而定。

一般1~5年的幼树每株年施有机肥10~20kg,配合施用氮磷钾化肥1~2 kg,6年以上的成年树每株年施有机肥20~40 kg,配合施用2~4 kg氮磷钾化肥。

催花前施用量应占全年的50%,花期至幼果期施用量占全年的25%(氮肥施用量要占全年总施用量的50%),剩下的25%磷钾肥要分开施用,果实转色时用钾肥,采后用磷肥。

期间还应结合果实的生长情况,合理施用微量元素叶面肥。

2.8 灌溉和排水莲雾枝叶茂盛,果实含水量高,除催花前需适当干旱外,其它时间均需充足水分,特别是花芽形成后至果实发育期,应全园灌水。

不保水的果园应用滴灌或喷灌控制水分,以免干湿不均造成落果、裂果或水分过多,降低糖分。

2.9 病虫害防治莲雾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地方果腐病、灰霉病、疫病等,防治方法与一般果树相同。

主要虫害有东方果食蝇、蓟马、绿叶蝉、斑节蛀虫、介壳虫、金龟子等,果食蝇可用性引诱剂进行捕杀,其他害虫可喷布2.8%溴氰菊酯乳油l500倍液或80%敌百虫乳油800倍液进行防治。

2.10 采收莲雾果实要充分成熟、已显现出该品种固有的色泽如紫黑色或粉红色,果脐已展开时才能采收。

由于莲雾果皮极薄,采收时应把纸袋一起剪下,并不要大量堆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