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四纪生物
二.第四纪植物群及其气候意义
1 .现代地球植被分带
2 .植被带的平行移动
3 .第四纪孢粉植被气候组合划分
二.第四纪植物群及其气候意义
如何利用地层剖面中出现的古植被的组合来推断 古气候?
首先了解现代植被的分布情况;其次了解气
候变动时植被带的移动情况。
1.现代地球植被分带
水平分带:纬度分带、经度分带
(1)冰期植物群:仙女木植物群 主要代表: 矮桦、北极柳。 (2)间冰期植物群:以阔叶乔木林为标 志。典型代表有:山毛榉、榆、杨梅。
三.古人类与古文化期
文化遗存--原始人使用的工具、村社遗址、用火 痕迹等。 文化层--含有文化遗存的地层。 文化期--和一定的文化相适应的时代。
文化期的划分
依据人类使用的工具划分: 旧石器时期 包括 Q1 Q2 Q3 中石器时期 距今1万年-8千年 新石器时期 距今8千年-3千年 历史 时 期 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第十一章
第四纪生物
一.第四纪哺乳动物及
其时代意义
二.第四纪植物群及其
气候意义
三.人类发展阶段与文
化特征
一.第四纪哺乳动物的时代意义
1.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一般知识 2.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划分
3.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群
(1)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
胎生、哺乳; 全身或某一部位有毛发; 恒温; 五块指骨; 七块颈椎骨。
(3)出现新的人类。
3 .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群
(1)北方型
A .早更新世动物群(Q1):
长鼻三趾马--真马动物群
河北阳原县泥河湾盆地湖相地层,又 称“泥河湾动物群”。
“泥河湾动物群”的特征:
①一定数量的N2的残存种, 三趾马、乳齿象、犀牛、剑齿虎; ②出现更新世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 三门马 ③保存有Q1特有动物: 泥河湾剑齿虎、丁氏田鼠。 ④原发现2块石器,现在还没有报道有 发现古人类。
B .中更新世动物群(Q2): 中国猿人-肿骨鹿动物群(周口店动物群)
地点:北京房山周口店
特点:共96种哺动物化石,其中30%为绝灭种
a、泥河湾期的残余种属有三门马、居氏大河狸、剑齿虎; b、相当数量的Q2的哺乳动物:北京猿人、肿骨鹿、纳玛 古象、周口店双角犀、燕山犀、洞熊、中国鬣狗、杨氏 虎等。 c、现生种属有狼、狐、獾、豺及许多啮齿类。
(2)哺乳动物化石的特征
化石
比重大 不含油脂 吸水 火烧无臭味 粘舌头 多埋藏在地层中
现代骨头
比重小 有油质 火烧有臭味 不粘舌头
(3)化石埋藏地
A.洞穴堆积 B.湖(河)堆积 C.残、坡积物
(4)哺乳动物的牙式
牙式=
I,C,P,M I,C,P,M
×2
I----Incisor (门齿) C---Canine (犬齿) P----Premolar (前臼齿) M----Molar(臼齿)
植被的垂直分带
在任何一个纬度带,第一带与地面相同,往
上分别相当于此带以北的带。
分带在山的两坡高度不同,南高、北低。
二.第四纪植物群及其气候意义
2.植被带的平行移动
第四纪气候发生寒暖变化时,植物就要 发生水平移动和垂直移动,是平行移动。
二.第四纪植物群及其气候意义
3.第四纪孢粉植被气候组合划分
D .全新世动物群(Q4): 淮河流域 四不象鹿动物群、家 畜
(2)南方型:秦岭--大别山以南的广大地区。
特点:经常含有灵长类、猩猩、巨猿、 小猕猴; 变化不大,保守,反映气候循序渐进。
A
.元谋动物群:
地点:云南元谋盆地河湖相。 特点:含哺乳动物化石41种鉴定到种属的30。 a.第三纪残余种(8):爪蹄兽、枝角鹿等 b.早更新世特有种(12):泥河弯剑齿虎、元谋 狼、鸡骨山狐、元谋剑齿象等12种。 C.95.6%为绝灭种。
人的牙式:
2,1,2,3
2=32 2, 1,2,3
2,0,4,3 犀牛的牙式: 2=36 2,0,4,3
2 .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划分
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组合的意义
划分对比地层:阶段性、不可逆性
判断古地理、古气候
早更新世(Q1):
① ② ③ ④
有2种以上上新世残余种属,
有特殊的Q1种属, 开始出现现生种的祖先(象、马、牛), 出现最原始的人类或粗糙石器。
中更新世(Q2):
N2的已绝灭,Q1的留少量;
大量的Q2特有种属;
①
②
③
④
一定数量的现生种类;
特有的猿人和文化。
① ② ③ ④
晚更新世(Q3):
Q1的基本灭绝,少量的Q2的残存种属 较多的Q3特有种属 大量的现生种 出现新的人类(新人)
全新世(Q4):
(1)少量的Q3的残存种,
(2)含90%的现生种,
北京周口店远眺
C .晚更新世动物群(Q3):
赤鹿--最后鬣狗动物群 发现于内蒙河套平原萨拉乌苏河,所以又称 “萨拉乌苏动物群” 1)Q3的特有种,赤鹿、最后鬣狗; 2)大量的现生种属,狼、狗、等占87.9%; 3)见不到N2的残存种。 在东北地区出现一比较重要的动物群: 披毛犀--猛玛象动物群 发现于松花江上,在吉林周家油坊、哈尔滨 等地都可见。
时代:Q1
B .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盐井沟动物群 (四川万县)
主要成分:大熊猫、剑齿象、长臂猿人、
金丝猴、中国犀。
该动物群在华南地区分布广泛,时代为中更新世 (Q2)。
C .资阳动物群(Q3)
含真人化石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资阳
人)。
D .全新世(Q4)——江苏溧水神仙洞洞穴堆积物 化石为代表,与陶器共存。
垂直分带:
植被的纬度分带
苔原植被带:低等植物、地衣、苔藓、少量矮小的灌 木,无乔木;反应冰缘气候。
北方针叶林:针叶乔木、云杉、冷杉落叶松;反应寒
冷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种属多,大部分为落叶阔叶,栎、 山毛榉、榆、椴;反应气候特征为冬冷夏暖。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的阔叶树,樟树、茶树、木 兰科;反应的气候为温暖、潮湿、降雨充沛。 热带雨林:树木种类多,阔叶常绿,叶片厚,棕榈树 等;反应气候为常年高温多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