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纪地质及地貌

第四纪地质及地貌

(1)近岸沉积物:分布于从海岸到海底受波浪作用显著的 水下岸坡部分,有砾石、砂、淤泥、泥炭和生物贝壳
(2)大陆架沉积物:分布在大陆架范围内,有粗粒沉积、 砂质沉积和淤泥质沉积
(3)深海沉积物:以浮游性动植物钙质或硅质沉积为主
中国第四纪地层的一般特征
1.岩相——沉积类型的复杂性
中国的第四系主要是陆相沉积。海相沉积只限于滨海地带及 河口沉积,或者遭受第四纪海侵的地方。如华北平原第四系 河湖相沉积中,时夹薄层海相沉积。
第四纪是地史发展的最新阶段,也是生物界 发展的最新阶段,现代海陆分布及地貌起伏 形势已经形成,但新构造运动仍很强烈,气 候变化和气候波动仍很频繁,周期性地出现 过冰川活动,堆积了引人注目的大面积黄土, 特别是出现了有智能的人类,成为占有和改 造地球的主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球的历 史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崭新的时代
(2)形态测量特征:包括高度、坡度和地形的切割程度。
二.地貌的分级
星体地貌:地球整体来研究 巨型地貌:地球上的大陆与大海 大型地貌:与大地构造单元一致,是地壳长期发展
的结果,如山脉,平原,海底山脉、平原等。
中型地貌:大型地貌中次一级地貌,如河谷,山间盆地等,
是外力地质作用塑造而成的。
小型地貌:即一些地貌基本形态和较小的地貌形态组合。主
2.地貌的基本形态和形态组合
地貌的基本形态:较小的地貌形态,如冲沟、沙丘、冲积锥等
地貌的形态组合:若干地貌的基本形态组合体。可以是同一年代
同一类型的也可是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
3.地貌的形态特征和形态测量特征
(1)地貌的形态特征:地貌的基本形态具有一定的简单的几何形态 但对于地貌形态组合特征应考虑其总体的起伏特征、地形类别和空间分布等。
水成地貌:(分布最广泛与土木工程建筑关 系最密切,讲解重点)
二.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
(1) 面状冲刷作用及坡积裙地貌 片流:大气降雨或者冰雪融化后,在倾斜坡面上所形成的
面状流水
面状冲刷作用:片流对整个坡面所进行的各种比较均的、
缓慢和在短期内并不显著的地质作用
要 取决于外力地质作用并受岩性的影响。
§3 地貌类型
一.地貌成因分类
内力地貌:
构造地貌 —由构造运动所形成的地貌如: 单面山、褶皱山、断块山等
火山地貌 —由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和碎 屑物堆积而成的地貌,如:熔岩盖、 火山锥、熔岩丘等
外力地貌 风成地貌 岩溶地貌 冰川地貌 重力地貌 冻土地貌
表形态的全部外部特征,更重要的是还要分析 其成因和发展
1.地貌的基本要素
地形面 —可以平面也可是曲面或者是波状面如山坡面,阶顶、山
顶、平原面谷底 线、
坡折线等。
地形点— 两条或者多条地形线的交点,或由孤立的微型地形构成地形点。
如山脊 线相交构成山峰点、山鞍点或者山坡转折点等。
1.陆相沉积物的一般特征
(1)沉积时间短,普遍呈松散或者半固结状态,易于发生 流动和破坏
(2)分布于地表易于受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3)成因复杂,岩性、岩相、厚度变化大 (4)各种粒径的比例变化大,多为混合碎屑层岩层,第四
纪有机岩包括泥炭、有机质淤泥和有机质碎屑沉积物
2.海相沉积物的一般特征
(3) 中国西部及青藏地区 西部山高盆大,升降运动 强烈,在山麓地带有粗碎屑堆积。如天山北麓(即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更新统称西域组,以砾石为主, 厚1350m,含三门马化石。中更新统称乌苏组,厚 30m;上更新统称新疆组,厚150m,皆以砾石或砾、 砂、粘土等为主。盆地中全新世则主要为风沙堆积 或盐湖沉积,代表干燥气候条件下的产物。如柴达 木盆地共有24个盐湖,盐类总储量为600亿t,其中 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矿床、面积 5800km2多,氯化钾储量约占全国的97%,还含有 大量的镁、锂等元素。
青藏高原,近年考察证明曾有多次冰川活动。在藏 北遗留有众多的湖泊,蕴藏丰富的硅藻土、硼砂及 盐类矿产。
§2 地貌形态和分级
一.地形和地貌
地貌:由于内外力地质作用,地壳表面形成不 同成因、不同规律的起伏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专指地表既成形态的某些外部特征 二者的区别:地貌的含义更广,它不仅包括地
我国的第四纪陆相沉积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河流沉积、湖 相沉积、风成沉积、冰川沉积、冰水沉积、洞穴沉积、火山 堆积、生物沉积
2.沉积物分布的分带性
(1)华北和东北地区 华北平原和松辽平原均有第四系发育。 华北平原主要为河湖相沉积,包括粘土、粉砂、细砂等,并 夹玄武岩及凝灰岩,总厚约二、三百米。中夹数层海相层, 含有孔虫、介形虫等。沿海地区曾有多次短暂海侵。东北第 四系与华北相似,但厚度稍小,在上更新统(如顾乡屯组) 产猛犸象、披毛犀等化石,说明曾出现寒冷气候。(2) 华南 地区 沉积类型比较复杂,主要为洞穴堆积、阶地堆积、土 状堆积及小盆地堆积。
当然环境条件的变化也是导致动物界适应环境加速发展 的因素。1948年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确定,以真马、真牛、 真象的出现作为划分更新世底界的标志。说明这些哺乳动物 从第三纪以来演化极为迅速。
第四纪地层的一般特征
第四纪地层成为沉积物或者沉积层(如水作用产生的冲积物 或冲击层,风作用产生的残积物或者残积层)包括陆相沉积 物和海相沉积物
第四纪地质研究对象: 以第四纪沉积物为研究对象
研究第四纪沉积物的组成 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对比
第四纪有机界的发展
地貌学研究对象:研究地壳表面各种起伏形态的
形成、发展和空间分布规律
向现代继续演化的生物界
第四纪生物界总的面貌已和今天相似,以西北欧为例, 在现生植物中大约有80%,在第四纪开始时就已经存在了。 但动物界变化较大,特别是哺乳动物发展很快,第四纪哺乳 动物和上新世相比(以欧洲及其相邻的亚洲地区为例),在 119个种中,仅有6个种是在上新世生存过的。既使在第四纪 生存过的哺乳动物,也是一茬茬地绝灭,一批批地新生,在 第四纪后期,既距今15000—9000年间,还发生过大型陆生 哺乳动物大规模绝灭事件。自然环境变化迅速,再加上人类 出现后的狩猎活动,是导致哺乳动物绝灭的重要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