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暗挖区间专项安全监理细则

地铁暗挖区间专项安全监理细则

一、工程概况1、整体概况工程名称:*********************************8工程地点:长春市****。

***站~***站区间线路主要沿**路道路正下方敷设,下穿长春****仓库、长春***仓库后延伸至***街,下穿***桥后接入既有***站实现与轻轨***线换乘。

**路现状道路红线宽度24米,道路两侧已基本实现规划。

***站~***站区间靠近***站一侧部分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靠近***站一侧部分区间采用暗挖法施工。

暗挖区间结构断面分为双联拱断面和单洞双线马蹄形断面两种。

双联拱断面区间1号施工竖井与盾构区间相接,在里程CK4+880.000处设区间2号施工竖井,东至里程CK5+074.850与马蹄形断面相接,单洞双线马蹄形断面南至***站。

***车站北端车站顶板开洞设置一处施工竖井,负责***站~***站区间暗挖段区间施工,顶板开洞位置与中板预留吊装孔位置对应。

暗挖主体采用中洞法和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周边有食品调料大市场、裕昌源旧址、物流货站、***桥、既有铁路等建筑物,控制地面与周围建筑物沉降为本工程难点,应加强监测控制。

必要时进行各建(构)筑物调查,经监理现场见证后存留影像资料,防止出现非施工责任索赔。

东八条道路上周边货运站多,夜间货车量大,工地夜间出土和进材料时,交叉多,要做好交通疏导并加强安全运输管制。

***~***暗挖区间暗挖断面分类明细表2、***至***盾构调头井概况盾构调头井位于***站与***站区间上,呈东西走向,竖井起点里程K4+522.15,竖井终点里程K4+527.85,宽度5.7m,竖井施工完成后开挖横通道,施做加宽段盾构调头区域,起点里程K4+527.85,终点里程K4+575.85,全长48米,盾构机位于本加宽段内调头掘进。

二、安全监理总则为了加强对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管理,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对工程施工采取有效的监控,对突发事故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特制订本细则,监理须按细则要求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进行监督管理三、安全生产管理依据㈠、《中和人民共和国建筑法》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㈢、《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2011㈣、《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㈤、《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12㈥、《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㈦、《建设工程安全监理规程》㈧、已批准的《监理规划》㈨、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四、安全管理目标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确保施工安全为重点,消灭一切重大险、隐性事故,重大人身伤亡事故,重大机械事故等一切责任事故。

遵守国家及长春市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规定,争创长春市文明施工工地。

1、督促检查施工总包按评审通过的施工方案组织实施,确保施工工程安全;2、杜绝大面积塌坍和群伤、群亡事故的发生。

3、督促施工单位杜绝因工死亡和重伤及坍方事故的发生,现场施工人员年重伤负伤率不大于0.05‰。

4、督促施工单位杜绝重大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的发生。

5、督促施工单位杜绝设备事故,确保设备完好率在100%。

6、督促施工单位确保地上、地下各种管线不断不裂,地面、道路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稳定。

7、督促施工单位减少和杜绝一般事故的发生,杜绝职业病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8、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绿色施工”。

五、安全监理原则1、综合治理,从严治理,奖惩分明;2、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施工作业安全标准化,对安全事故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预防;3、各种安全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未经审批和不完善的,不允许进行施工;4、安全保证体系和各项责任制未建立健全,不允许施工;各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安全资格证书,进场民工未得到安全教育培训不允许进行施工;5、全过程、全方位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控制。

六、安全监理体系七、本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监理采取的相应措施结合本项目施工内容和现场情况、工程地质水文等特点,参考类似工程施工监理经验,本工程施工的主要重、难点有:㈠、 导洞马头门破除施工安全控制竖井封底并进行破马头门条件验收后,根据导洞开挖顺序进行第一个马头门破除,首先由上至下破除马头门位置的初支混凝土,再破除围护桩表层混凝土,然后切割马头门位置初支钢筋网片和围护桩钢筋,最后再破除马头门围护桩混凝土和初支混凝土,完成该马头门的破除作业。

其余导洞马头门破除按导洞开挖顺序(审批过的施工方案)和开挖步序(15米)进行破除。

监理措施1)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施工方案内容按顺序进行马头门破除施工,马头门破除后连续架设两榀钢格栅,及时挂网、喷锚;待上步导洞开挖进洞15m 后,再进行下步导洞的破除施工,并做好各导洞间拱架的连接工作。

2)破除施工前,督促工程负责人对参加破除的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和公司安质部 总监理工程师 安全监理工程师 B 监理组组长、安全监理工程师 监理人员 监理人员 监理人员 C 监理组组长、安全监理工程师 监理人员 监理人员 监理人员A 监理组组长、安全监理工程师 监理人员 监理人员 监理人员安全培训,并在工程负责人的统一指挥和监督下进行破除工作。

3)现场监理检查破除马头门时搭设的作业平台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作业平台搭设时应设置扫地杆、剪刀撑等;顶部作业平台必须满铺脚手板,并用铁丝绑扎牢固,禁止有探头板;在作业平台周边设置1.2m高防护栏杆(上、中两道横杆),密目防护网,防止有碎渣掉落伤人。

4)现场安全监理在导洞马头门破除时加强现场巡视并及时掌握马头门测量结果,发现问题时,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架设临时支撑或采取加强支护措施,确保施工期间洞门处结构稳定和施工安全。

5)现场安全监理要在马头门破除施工时进行现场旁站,对现场作业顺序、作业方法、设备使用、安全用电、作业平台架设、防护、碴土清理和施工人员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进行盯控。

㈡、多导洞隧道开挖过程中沉降控制暗挖区间隧道开挖方式为双侧壁导坑法(眼睛法),共分为6个导洞进行开挖,开挖断面较大,施工中做好对沉降量的控制,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否则易造成周边建筑物开裂以及地面坍塌等安全事故。

监理措施1)区间开挖采用双侧壁导坑法进行施工,共分为6个导洞。

开挖过程中现场监理巡视检查各导洞核心土留置情况和各导洞的开挖步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督促施工单位按施工方案要求及时进行超前探测以及小导管的超前注浆加固工作,必要时对掌子面进行注浆固结,严格落实“十八字方针”是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的关键,同时根据围岩特点,督促施工单位及时进行初支背后回填注浆工作,现场监理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旁站监理工作,并及时填写旁站监理记录。

3)监理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尤其是对洞内收敛值进行及时、有效的采集、分析、对比和拱顶下沉速率的密切关注等,根据量测数据指导施工。

4)加强对施工二衬过程中工序转换控制,严格按照施工量测数据指导拆除时间及拆除长度;换撑过程中加强对初支的监测,密切注意初支变形量,根据检测结果及施工周期确定拆除长度、拆除时间。

㈢、区间隧道开挖预防坍塌控制措施横通道开挖为大断面暗挖施工,为避免由于开挖引起的坍塌事故,现场监理在加大巡查和监管力度的同时,应督促施工单位做好以下方面控制工作:1)坚持按“十八字方针”组织施工,做好超前小导管注浆和锁脚锚杆施工。

2)严格按照已批准的施工方案要求的顺序进行马头门施工,保证隧道进洞施工安全。

3)横通道施工过程中预留核心土的断面面积和纵向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4)施工中严格控制每循环进尺(按图纸和施工方案)和台阶长度(小台阶3—5米),尽量减少对隧道周围土体的扰动。

隧道距地表路面较近时,应在路面设置厚钢板(厚度不低于20mm)和并和交管部门联系设置减速带或减速标志。

5)认真做好钢格栅底脚处理。

如遇软弱土层、沉降过大等情况时,要及时向驻地组长或总监反映,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处理。

6)开挖成型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各工序要衔接紧凑,初期支护要尽早封闭成环,背后注浆要及时跟进。

7)做好开挖过程中的降水和超前注浆工作,增强隧道周围土体的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

8)施工全过程加强对隧道收敛和地面沉降作系统观测和及时反馈,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地面沉降。

㈣、隧道开挖过程中涌水涌砂控制措施1)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基坑周边土体的注浆加固、降水和管线封堵工作,增强土体稳定性,减小渗透水压力,防止出现涌水涌砂现象。

要求现场监理加强巡视,并定期检查降水井降水情况。

2)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方案要求,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和安置,现场监理定期检查应急物资情况。

3)当施工现场出现涌水涌砂现象时,督促并协助施工单位按照方案要求,做好应急处理和信息上报工作。

㈤、施工降水的控制措施在地下水水位较高的地区开挖,由于含水层被切断,地下水必然会不断渗入,如不进行降水工作,将会造成基坑浸水,使地基承载力下降,甚至出现塌方现象,为确保隧道开挖施工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降水和排水措施,本工程采用封闭式管井降水监理措施1)开挖至地下水位标高前的超前抽水时间不少于20天;2)抽水含砂量控制:为防止因抽地下水带出地层细颗粒物质造成地面沉降,抽出的水含砂量必须保证:粗砂含量<1/50000,中砂含量<1/20000,细砂含量<1/10000;3)首次(洗井后抽水前)含砂量检测合格后,在抽水期间间隔时间不超过3个月定期进行含砂量检测,异常情况下应根据情况加密检测次数。

4)维护降水期地下水观测(1)维护降水期应对地下水位动态进行观测,并对地下水动态变化及时进行分析;(2)地下水位急剧变化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每个工点均布置水位观测孔。

抽水前应进行静止水位的观测,抽水初期(一星期内)每天观测水位1次,水位稳定后(一星期后)每天观测2次(早晚各一次),基坑开挖至槽底后,每周观测1次,直至基础施工完毕。

特殊情况下的观测频率:雨季期间、雨后等特殊情况下加强观测,每日观测2次以上,至特殊情况结束。

5)现场监理要对降水井进行抽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详细记录。

八、施工准备阶段安全监理工作1、审查施工现场及毗邻建筑物、构筑物的专项保护措施。

2、监理工程师应参加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地上、地下管线资料和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有关资料的移交,并在移交单上签字;3、督促并参与设计图纸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将设计图纸中不明确的地方,要求设计单位给予明确,存在明显问题的地方,设计单位给予解答,将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

4、根据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及监理规划的要求并结合工程特点,项目监理部应及时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理实施细则,作为开展监理工作的依据。

5、开工前核查施工单位的企业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检查总包单位与劳务分包单位的安全协议签订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