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杜甫诗《望岳》《春望》公开课PPT

杜甫诗《望岳》《春望》公开课PPT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 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望。
18
内涵丰富众说纷纭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联一般有两种解释: (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 (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
你赞成哪一种解释? 理由是什么?
借花鸟之景抒__感_伤___之情。花鸟本应使人快乐,诗人 因___感_时__伤__别_,见到花鸟反自落泪伤心。(触景生情)
2
杜甫诗两首“七步 走”
《望岳》 《春望》
3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
世称杜少陵。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怀有远 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 第,漫游各地,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近十年。755年, 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而皇室贵族还过着 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
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望岳》中_造__化__钟_神__秀__,_阴__阳_割__昏__晓__两句虚 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一)《望岳》
①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 “岱宗夫如何”是什么意思,描绘“齐鲁青未了” 所展现的画面。
答:“岱宗夫如何”的意思是:
泰山是什么样子?(1分); 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1分)
理解性默写(一)
1、《春望》一诗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 诗句: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2、《春望》一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对国 事的忧伤,对家人思念感情的两句诗是: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理解性默写(二)
1、《望岳》中_会__当__凌__绝__顶_,_一__览__众__山_小__两句我 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
6
《春望》写作背景: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 西蒲城)探亲,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 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七月,肃宗 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 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 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 凤翔县。《春望》写于757年1月他逃离长安 的前夕。诗篇集中抒发了诗人伤悼国家残破、眷 念亲人,“感时”与“恨别”交织的满腔愁情。
8
栏目导航
9
10
十 八 盘
11
听名家朗诵录音, 初步感知诗歌魅力
12
自由诵读思考
A、《春望》中哪两个词在章法上 呈上启下?
B、《春望》中哪一句总写诗人忧 国思家的形象?
13
《望岳》描写了泰山 自由诵读思考 怎样的特点,从哪些
句子可以看出?
地域之广阔 齐鲁青未了
景色之秀美 造化钟神秀
山势之高峻 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之二)
1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 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望岳
1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远望泰山参天耸立
造化钟神秀, 近望泰山高大秀美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细望泰山情由景生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望中所感抒怀言志 一览众山小。
名句赏析一锤定音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作者怎 样的雄心壮志?蕴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表现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齐鲁青未了”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 苍翠的山色中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2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一度任剑
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他是我 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 “三别”。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 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以古体、
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
部集》。
作者生平
因直言敢谏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不久,关内大旱,他弃官携家西去,千辛万苦跋涉 到成都,靠朋友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一座草 堂。后经友人保荐,当了检校工部员外郎,这就是 后人称他“杜工部”的由来。后因成都战乱,杜甫 又迁至夔州,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病逝于湘水的 一条破船上。
也可解释为移情于物,花鸟也是有情物,它们也因悲 伤哀怨而溅泪惊心,以此衬托诗人心情。
温馨提示:可 从词语、修辞、 句子、写作手 法、感情等角 度任意谈。
20
学生独唱 合唱
21
22
比较总结两诗风格
❖《望岳》形象高大,境界壮 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 健拔的风格。
❖《春望》感情凝重,景象凄 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
▪站的高,才能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 能俯视一切;只有努力挑战困难,才能享 受成功带来的自豪和喜悦。
3、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 思想感情。
5、《春望》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 包含哪两层意思?
14
1、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 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度有别,试对此作具体 分析。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作者怎样的
雄心壮志?蕴含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3、《春望》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4、《春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结合《春望》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 “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在文学史上,他把 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 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与李白齐 名,世称"李杜"。有《杜工部集》。
<望岳>/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 杜甫赴洛阳应试落第,于是漫游齐、赵(今 山东、河南、河北省)一带,这诗是游泰山 时所作。杜甫的父亲杜闲这时官兖州司马。 可能当时急于省亲,来不及登泰山,所以写 了《望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