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试卷到底是怎么来的, 命题啥依据

高考试卷到底是怎么来的, 命题啥依据

高考试卷到底是怎么来的, 命题啥依据?
作为高考前的绝密资料,高考试卷到底在哪里命题?命题者是不是像传言中所说的那样,要在监狱里呆几个月?下面这篇文章试图还原高考试卷的神秘命题经过。

一定不要错过!!
高考命题人都是何方神圣?
时间:4月中旬到6月8日下午3点左右
地点:市郊某栋封闭大楼
人物:大学教授和高中老师(高考命题者主要由大学教授、高中老师组成)。

其中,大学教授占得比例最大。

高考选拔的对象要进入大学,所以高等教育的思维也需要贯彻到高考中,然后指导高中教学。

高考试卷知识点虽然是高中范围的,但考察的方向却是在努力与高等教育接轨,高中教师在这方面相对欠缺。

高考命题人是如何选拔的呢?
资深:这不是简单地指教学年龄噢,而是要求教学经验足够丰富,达到一定的职称,最常见的是“特级教师”。

这样做,是为了能保证命题老师在自己的学科领域的命题专业性。

非高三教师:不是歧视,而是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侧重和偏好,会体现在他的教学中。

如果让高三教师出题,那他所教的学生必然是“占便宜”的,公平性就会受到挑战。

没有直系亲属参加当年高考;没有参加过高考辅导书编写。

绝密:当命题人员库组建完成,是该通知命题老师来干活了。

但是,干活前,先签一份卖身契。

啊不,是终身保密协议。

高考试卷的保密性不必多言了。

每个通过审核获得命题资格的老师,都是被临时通知的。

教育部门会找各种理由,把老师们“运送”到命题封闭地点。

从不直接通知老师本人,而是在前一天的晚上报信给信鸽——老师们所在学校的校长,让校长第二天早晨通知老师,然后老师们被当日运走。

此时命题老师才醒悟过来:啊,原来我是被上帝选中的孩子,是高考命题老师。

信鸽校长的工作还没结束,他要负责命题时间内老师和家人之间的联络,以及安排好老师后面的教学工作。

信鸽校长对外传达的统一口径是:老师去了出差学习。

只不过这次出差时间,有点长了,一个多月呢。

好,说回命题老师。

老师们被送往的命题地点,也是有讲究的。

一般是选在稍微偏僻、省级以上的疗养院,而且有武警把守。

被选中的老师还要体检。

体检通过后,才能进场。

一旦进去了,就得等到高考该科目考试结束才能出来(有种坐牢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和我们进入考场一样,命题老师入场时同样要上交所有电子设备,禁止与外界的所有联系。

很多很多年前,命题老师尚可在武警监视和录音的双重监控下,亲自与家人通电话。

后来,规则变成了只能由武警给老师们的家里打电话,替老师们报平安。

要是被发现命题老师向外泄密,结局只有一个,送入牢房!
保密功夫严谨到什么程度?
在命题封闭地点,一张纸片都不能流出。

老师干活的命题房间,24小时无死角监控。

命题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草稿纸等,必须由2位老师在2名武警的陪同下,在指定的地点焚烧,而且要确认完全烧尽后才可离开。

任何稿纸,不管有没有书写过,一概不能带回房间。

真正命题的时候:每一道题,问世前要过三关,命题人-选题人-学科主持人。

首先,每个题型交由两位出题人负责出15道题,然后交给选题人。

选题人从这些初选的15道题中,选出最合适的题目来组合。

之后,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把题目和目前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教辅资料对比,题型和内容超过50%雷同的题目,都会毙掉。

所以说越大、越有实力的公司出的题越不会押中高考题。

插个题外话,能猜到世界上教辅资料最全的地方在哪里吗?在高考命题组。

高考命题组对各种教辅资料和押题卷是了如指掌的。

收集这些资料的目的,不是为了帮命题老师开阔思路,而是为了防止命题老师出的题目出现重复,特别是考生最怕的压轴题,连答题思路都不能相同。

最后,选题人把题目组合好,交由学科主持人审核,选出今年的高考题目和一套备用卷。

出题人出完题,给出参考答案,高考结束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可是呢,选题人和各学科主持人就没那么快结束工作了,他们还要等到6月10日高考完结束,继续进行阅卷工作。

高考命题,怎么命?
命题是个很严谨,很严谨,很严谨的过程。

从出题,到题目,到最终的标点符号,都要反复商榷。

引用其中一位老师的原话:高考命题,是一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过程,出题稍有不慎不慎,会引发不可预计的后果,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不同的学科,命题老师的“灵感”可不一样。

一起看看这些学科怎么命题的?
英语:英语的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老师们会从最近几个月的国外英文杂志,上千的文章中挑选出主题积极向上的、生词量均衡的、语法涵盖全面的文章,进行出题。

记得上面提过,和市面已出现的教辅题目超过50%雷同的,会被毙掉么?多读国外英文杂志,可能是唯一能100% 踩中高考的方法。

语文:语文作文的命题,就没有英语那么好踩中了。

命题人会翻阅所有的模拟卷,坚决避免作文题被预测到。

数学:如果说语文和英语的命题都有一定的偶然性,那数学卷的命题特点始终只有一个——忠于课本。

你看看以往的真题,会发现每道题都能在教材里找到援引。

说到底,高考命题始终遵循一个原则:一切以教材和大纲为准。

以教材及大纲为准绳每一道题,一定要在考纲上有相应的考点对应。

题意、描述、问题、解答,哪怕是字母顺序一个符号一个标点,要能够在教材处找到援引。

考纲的内容每大块都要覆盖,而且要注重交叉,各有侧重经常某道题的考点罗列及援引要比考题本身要长,并且绝对绝对不会出现超纲内容,这就要求命题人员要有极高的理论知识,不是简简单单说把考纲背下来就可以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