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模具设计图纸标注标准及常见尺寸标注方法
模具设计图纸标注标准及常见尺寸标注方法
S - 7 等字样而应标注为M8.M10等形式,
侧面螺丝(吊模螺丝孔)高度尺寸需文字说明
(如:H=-12.5)。
4.有排气槽的应标明排气槽的位置﹑大小和
深度。
BACK
A板
1. 斜进胶口的标注: 斜度, 进胶口小端直径, 胶口的角度, 胶口的位置尺寸, 与喷嘴接触 处的圆弧大小及深度. 见图一
2. 斜导柱孔: 斜导柱的直径及其斜度, 各部分的 深度, 见图二
Center ren
center
Hatch gray continuous
应用范围
轫廓线 可见线
中心线 弹簧简化线
不可见线
加强结 顶针逃线 可见线
打断线
尺寸标注线
中心线
剖面线
BACK
二 标注分类
模板类
模仁类
机构类
BACK
模板类
装配图: AS 面 板: A01 A 板: A B 板: B 顶出板: B12 底 板: B03
标注按模仁的标注规范。有水路的行位还 应标出其水路的大小﹑规格及高度。
图 (一) 简易行位座 图 (二) 伸入前模板(侧面带耐磨板)的行位座
耐磨板
行位压板 铲基
拨杆
线割A图档制作规范
目的 统一、规范线割档的制作方法并推广之。
适用范围 设计部制作线割档的相关人员。
内容 1.线割图档的源图必须调用3D人员转换的最新.Dwg 档。 2.配合加工部的线割编程软件,设计所制作的线割 轮廓线只能由直线和圆弧组成,其它任何线条将使 档案读不出来。 3.前后模仁的分模面、内模仁镶件孔与镶件外轮廓 线是曲线且需要线割加工时,制作的线割轮廓线要 用同一条线,以保证其装配的准确性。
3. 冷却水孔: 冷却水孔的规格, 型号, 编号及位 置尺寸, 见图三
4. “O”型环﹕其外形均以整数标注, 要标注的尺 寸有: 槽的外径, 宽度, 深度, 水孔的直径﹐ 并在空白处注明“O”型环规格,如P12, 见图四
5. 螺丝孔的规格位置及深度(标准模胚上已经有的 螺丝孔可以不标注)﹐此时不应有S-1等字样而应 标注为M8.M10等形式。侧面螺丝(吊模螺丝孔) 高度尺寸需文字说明(如:H=-50)。
2‧ 模仁基准摆放要与组立图一致,(特殊时可旋 转,但要符合组立图摆放一致)。
3‧ 模仁视图的布置 3.1. 主视图要以开模方向的视图作为主视图‧ 3.2. 侧视图要靠近主视图摆放,然后才是剖视图‧ 3.3. 模仁外侧为断差面或曲面时,要以侧视图反映
其形状‧不要以剖视图反映其形状‧ 3.4. 放大尽量放在其图旁边‧
2D标注规范
一 标注原则: 考虑加工.装配.检测.美观 二 标注分类: 模板类.模仁类.机构类 三 线割规范
一 标注原则
1、所有图面均采用第三视角画法。 2、所标图面均不能用SCALE放大或缩小(即在
计算器图面保持1:1),只能将图框放大或缩 小。 3、图框大小的选取,依照图形的大小,复杂程 度来定图框大小。 4、图形标注时,尽量采取1:1标注,以便核对图 面。
6. 各顶针﹑套筒﹑扁梢之沉头均应标注出 孔径﹑沉头高度及大小。如下图十一﹕
图十一
BACK
底板
1. 底板包含了:K.O.孔﹑顶板导柱孔﹑拉回装 置孔﹑螺丝孔﹑套筒顶针沉头孔等。
2. 标注下固定板时,要注意下固定板上的螺丝 种类,其中包括锁模脚的螺丝,锁底板的螺 丝,锁支撑柱的螺丝及吊模螺丝,有时还有 定位模脚的定位销孔。
8. 对于一个视图只反映一个具体工位时﹐如图面 放置不下﹐可以采用局部视图(局部投影图与局 部放大图)。
9. 需有一侧视图反映其加工最深点﹐并标出(最深 点或THE DEEPEST),在侧向投影视图上标出(最 大点或MAX)。
10‧ 标注模仁时 A. 要注明,pl面以下取负数,pl面以上取正数‧
如:平面Z=-15.00,Z=+2.00,水路高度H=-15 B. 视图与立体图均要注明插破及靠破‧ C. 模仁入子编号要在主视图上注明,侧视图编号
9. 如有其它特殊情况﹐可以用文字说明。
BACK
B板
1. 冷却水孔: 冷却水孔的规格, 型号, 编号及位置尺寸, 见 图三
2. “O”型环﹕其外形均以整数标注, 要标注的尺寸有: 槽的 外径, 宽度, 深度, 水孔的直径﹐并在空白处注明“O”型 环规格, 如P12, 见图四
3. 螺丝孔的规格位置及深度(标准模胚上已经有的可以不 标注)﹐此时不应有S -4 等字样而应标注为M8.M10等形 式。打在B板侧面螺孔(如﹕吊模螺丝孔)高度尺寸有时 为了方便可以以文字说明(如:H=-50)。
3. 具体结构的标注与前面介绍的模板类零件 相同,不再重述。
BACK
模仁类
前模仁: CAV 前模镶件: CAV01,CAV02…… 后模仁: COR 后模镶件: COR01,COR02……
BACK
前,后模仁
1‧ 标注模仁时,首先将3D传档过来的DWG档与装 配图进行核对,检查模仁尺寸是否正确,以及模 仁有无倒勾,有无做拔模角或尖角。
5、图框放大或缩小的比例必须能被1整除。 常用比例有:1:10、1:8、1:5、1:4、1:2.5、 1:1.25、1:1、1.25:1、2:1、2.5:1、4:1、 5:1、8:1、10:1等(特殊时可采用1:1.6)
6、图面出图字高为2.25,字宽为字高的0.75 或0.8,为便于规划,我们统一RONENS 或CHINA两种字型。
也要注明‧
BACK
机构类
斜顶,斜顶座,斜顶引导块,斜顶耐磨板 (AG01,AG02……)
行位,行位座,行位耐磨板,行位压板,铲基 拨杆(S01,S02……)
BACK
斜顶
1.斜顶,英文名为Angle Lifer,我部门命名为AG01﹐… 2.斜顶的功用有﹕A.成形倒勾B.顶出成品C.排气 3.斜顶的重要工位﹕A.成形工位B.配合面 4.一般情况下, 斜顶高度方向应以分模线PL为基准进行标
4. 回位销RP孔径及其逃孔大小和深度,导柱(导套)孔孔径 及沉头高度﹑直径等。见图七
图七
5. 斜顶孔孔径大小及斜顶引导块孔的高度﹑ 位置。见图八
6. 顶板导柱孔(EGP)的孔径及深度。见图八
7. 侧视图上插破之角度斜面应注明(插破)字样 如﹕与顶出块靠(插)破之面﹑前模仁插过后 模的插破面等。见图(九)
6 号色----------0.10 -----------紫色
7 号色----------0.20 -----------白色
8 号色----------0.08 -----------\
9 号色----------0.08 -----------\
其它----------0.10------------\
7、出图时坐标标注的尺寸线12~15MM,限 界标注呎寸线长为6~7MM , 中心线露出 界长1.2-1.5mm (都指出图后的长度)。
8、整套零件采用统一基准(即基准符号位置摆 放一致)﹕A 一般与装配图基准一致﹔B 可以 整套图面按组立图基准旋转正90
9、单位设定一般以十进制毫米为单位, 标注精 度﹕角度标注(两位小数)﹐水孔﹑螺丝孔﹑逃 孔等无装配精度以整数或整十条标注﹔有配合 关系﹑成型部份等均以两位小数
3. 装配图中主要螺丝应标上编号(如S-1;S-2 等), 其编号在平面图和断面图上要一致.
4. 各标准件在平面图上应标上代号(如SP; GB;SP; STP; RP; EGP 等).
BACK
面板
1.面板的长﹑宽﹑高,尺寸精度为两位小数。
2.定位环的位置﹑直径及深度﹐注口衬套逃
孔直径。
3.螺丝孔的规格位置及深度﹐此时不应有
5‧ (0,0)点选取 A. 主视图的x、y方向(0,0)点以模具中心为(0,0)
点,特殊情况以成品中心为(0,0)点‧ B. 模仁轴方向(0,0)以pl面为(0,0)点‧ C. 如模具中心,pl面离模仁太远时,可以模仁直角
边来定(0,0)点,一般要近基准侧优先,并注明 To mcl mm及To pl mm 6‧ 模仁标注时均采用2位数标注,对于精度不高的 可用整数标注如靠肩宽度。 7. 对于顶针,镶件,斜顶较多的模仁及用毛料割的 大镶件需另外标注线割打孔图
5. 螺丝孔的规格位置及深度﹐此时不应有S - 6 等 字样而应标注为 M8.M10等形式。侧面螺丝 (吊模螺丝孔)高尺寸需文字说明(如:H=-50)。
6. 铲基留自然其主视图上应以小端尺寸标注﹐ 侧视图上的大﹑小端无需标出。见图五
7. 侧视图上插破之角度斜面应注明(插破)字样。 见图五
8. 小拉杆﹑开闭器﹑导柱(套)孔等需应剖视反映 见图六
8. 开闭器孔应标出孔径﹑孔深﹑螺丝孔型号﹑ 深度﹐见图(十)
9. 侧面使用直角定位块﹐除应作一剖视图外还 需作一向视图。见图(十)
10. 如有其它特殊情况﹐可以用文字说明。
图九
图十
BACK
顶出板
1.上下顶出板密切相关, 因此将它们为一个 整体进行标注。
2.上下顶出板上包含了﹕顶针沉头孔﹑套筒 孔﹑螺丝孔﹑回位梢RP孔﹑顶板导套EGP孔﹑ 斜顶座孔﹑支撑柱SP孔﹑拉回装置孔等。
10 、出图笔宽设定
颜色
笔宽
备注
1 号色----------0.10 -----------红色
2 号色----------0.10 -----------黄色
3 号色----------0.15 -----------绿色
4 号色----------0.10 -----------蓝色
5 号色----------0.10 -----------水蓝色
4‧ 立体图的摆放
4.1. 立体图的摆放要与主视图一致,如反应不清, 可增加立体图‧
4.2. 立体图放大位数不定,可依图纸空间来定,但 不能太小,如空间不够,立体图可单独另放一张 图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