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下图为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A.南半球低纬度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北半球高纬度
【小题2】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A.丘陵B.盆地C.山地D.高原
2. 某人随队友于12月进行极地考察,他发现考察站某物体的影子达到一天中最短,随即拍下了照片,(如图所示),休息了12个小时,正好是19点(中时区),他观察到物体的影子变长了很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的照片他是从哪个方向拍摄的()
A.东B.西C.南D.北
【小题2】据此推测他们所在的考察站的位置最有可能是()
A.70°W、75°N B.75°E、80°S C.75°E、66°S D.105°W、80°S
3. 读下图“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丁>丙B.气压:甲>乙>丙>丁
C.密度:乙>甲>丁>丙D.海拔:丙>丁>甲>乙
【小题2】此时,图中M地吹( )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4. 2013年12月27日,我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因救援俄罗斯客船途中遭遇暴风雪而被困南极地区。
下图中能正确显示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情况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 读“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海域位于 ( )
A.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
B.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域
C.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
D.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域
【小题2】与图中甲海岸相比,乙海岸 ( )
A.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小
B.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
C.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
D.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小
6. 读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表现内力作用的主要有( )
①固结成岩②褶皱③沉积作用④岩浆侵入⑤断层⑥侵蚀作用A.①②③B.②④⑤
C.③④⑤D.④⑤⑥
【小题2】图中最先发生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
A.岩浆的喷出B.断层的发生
C.页岩的沉积D.褶皱的发生
7. 下图为某区域地貌示意图,和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欲使直径为0.1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
A.0.1cm/s B.0.7cm/s C.5cm/s D.30cm/s 颗粒直径(mm) 河流流速(cm/s)
P 0.02 200
Q 20 7
A.侵蚀、搬运B.搬运、堆积C.侵蚀、堆积D.搬运、侵蚀【小题3】能够反映上右图所示地貌成因的点是
A.甲B.乙C.丙D.丁
8. 下图为某山脉南、北两坡气候资料图,实线表示气温,虚线表示降水。
该山脉南坡为()
A.背风坡、向阳坡B.迎风坡、背阴坡C.迎风坡、向阳坡D.背风坡、背阴坡
9. 读“我国某地1976年与2016年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的农业要素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A.农业人口比重B.农业产值比重
C.农产品商品率D.耕地面积
【小题2】下列地理因素或现象,与该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关联性较低的是
A.地形因素B.气候因素
C.城市化进程D.生态修复
10.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构成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引起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A.农业生产B.工业生产C.交通建设D.居民生活
【小题2】我国新疆治理土地荒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①天山建设高海拔人工草场②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移民③塔里木河中上游合理控制用水④塔里木盆地中部废弃油田复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
【小题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12. 读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A.自东南向西北B.自西北向东南
C.自西南向东北D.自东北向西南
【小题2】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
A.甲乙河段B.乙丙河段
C.丙丁河段D.丁戊河段
13. 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已在山西潞安集团正式“出油”,16万吨煤基合成油是我国煤间接液化自主技术产业化的第一个项目。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我国在山西启动“煤变油”工程,其布局理由是( ) A.山西石油资源十分短缺B.山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山西科技力量强大D.山西输油管道密集
【小题2】从图示信息看,山西“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工艺流程复杂B.环境污染严重C.水资源短缺D.消费市场狭小
14. 精准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由地理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
依据图文信息,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在上述农业生产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A.GPS—GIS—RS B.RS—GPS—GIS C.GIS—RS—GPS D.RS—GIS—GPS
【小题2】对农作物生长情况和病虫害的监测,采用了卫星遥感技术,是因为()
①农作物遭受病虫害时,发射和反射的波谱会有一定变化
②卫星遥感探测的范围广,连续性强
③卫星遥感分辨率高,可拍摄到清晰的照片
④卫星遥感智能化高,在治虫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5.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小题2】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C.劳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二、综合题
16. 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下图中的甲国土耳其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气)管道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
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柑橘、油橄榄、蔬菜等)为主,而中、东部内陆以放牧业为主。
横跨亚、欧两洲的A市是甲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1 350万。
(1)描述X半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2)比较A、B两市气温日较差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
17. 读某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的褶皱形态及判断依据。
(2)说出图中甲城镇所处的地形类型,并分析成因。
(3)指出图示区域铁路选址的原则,并说明原因。
18. 某省地处黄土高原,是全国荒漠化监测与防治地区之一,土地荒漠化比较严重,耕地减少、质量下降,草地退化,影响着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成因上说出该省荒漠化的类型。
(2)说明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表现和危害。
(3)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可能导致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指出因地制宜的防治对策。
19. 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
(2)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
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还应注意采取哪些措施?
(3)作为煤炭输出地的晋、陕、内蒙古面临哪些环境问题?应采取什么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