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古诗两首石灰吟

20古诗两首石灰吟

20、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古诗两首》所选两首七言绝句均为咏物言志诗,《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

全诗通过写石灰的生成过程,寄托自己不畏权势、一生清白,一身正气的为人志向;《墨梅》是元代王冕的一首题画诗。

前两行写实,后两行言志,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诗人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石灰吟》。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

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

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并简介作者。

1.指名读题,问:以前还学过哪些古诗?你们是怎么学习古诗的?
2.释题: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

3.简介作者:《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诗。

作者于谦,明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为官清廉,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

他曾率领京城军民击退外族入侵,后却因此受屈被杀。

他的诗歌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借助汉语拼音,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指导学生按古诗的音韵节奏读好诗句。

(2)正音:焚fen,是前鼻音。

锤chui,是卷舌音,不是平舌音。

(三)精读课文《石灰吟》
1.指导学生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重点理解“千锤万击”、“焚烧”、“若等闲”等词语的意思。

2.用“增、删、调、补”的方法读懂诗句。

(1)逐字逐句理解,难以理解的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锤:敲打。

击:撞击。

若:好像。

等闲:平常事。

人间:人世间。

(2)把省略的词语补充进去,调整词语顺序,逐句说说句子意思。

(3)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看图想像意境,体会感情。

师启发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作者见此情景有什么表现,会怎样想、怎么说、怎么做呢?
4.指导朗读。

(用高亢、赞美的语调来表明诗人的坚贞、高洁的志向。

)5.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齐读。

6.小结并尝试背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