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新的教育形式下——
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资料收集
2018年4月
主讲内容:
一、课题研究过程及阶段主要任务 二、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开题论证” 三、下阶段课题研究工作的重点与建议
教师为什么要开展课题研究
——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作用和意义:是教 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程改革和教学的需要,是教育 形式和内涵发展的需要。
中小学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所谓“课题研究”,就是指中小学校教育工作者针
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的有计划的探索性实 践活动。
参与教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方式。 中小学教师参与教科研的主要意义,不在于能否发现反 映普遍教育规律的成果,而在于创造性地解决实际的教 育教学问题。 课题研究成功与否,关键在校长的智慧与教师的工作。
确的界定,不应模糊不清,则概念的外延和内涵都应 该是明确的。 ——题目与目标对应,与内容相符,与成果一致。
题目表述的规范性
课题名称是课题研究内容最高度的概括。研究题目通 常是对所研究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一种 探究,并用一个陈述句把它表示出来。
课题表述的“三要素”:
1)课题研究的因素(问题) 2)课题研究的对象(范畴) 3)课题研究的方法(效应)
课题表述的“三要素”
农村中学教师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的策略 研究 多媒体教学 对 学困生 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
课题开题报告(引言+全部+结语)
1、引言(会议的目的与期望) 2、研究设计——简要引述“课题研究设计”中的: 1)课题名称及研究主题概念的阐述; 2)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3) 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4)落实研究的过程(研究对象、方法、过程、步骤); 5)开展研究的条件与管理措施; 6)子课题的分解、研究人员的分工 7)预期成果; 3、结语(我们的思考和表态)
——通过结题《结题证书》(通讯结题、现场结题、抽查等)
2*附件材料的收集、整理与表达
——附件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规范性、相关性、原始性、可靠性)
第二阶段(中期-研究阶段)主要任务:
4.开题论证 5.实施研究 6.中期评估
4、开题论证
为什么要进行开题论证? 课题一旦立项,就应立即转入实质阶段。课题开
如何进行开题论证——规范做法
1.开题工作要求 超前化:材料先报(原始申报书+开题报告) 现场化:莅临学校(专家组3-5人到学校) 规范化:按序操作(按照规范程序进行) 针对化:具体指导(针对课题进行理论引领和具体操作 指导) 数字化:多媒讲评(分别用多媒体宣讲开题报告和专课题研究必要的研究和条件准备
1*课题选题 2*课题设计论证 3*申报立项
——填写课题《申报•评审书》和准备相关材料 ——立项批准《立项证书》
“课题设计论证”——第一阶段重点工作
模块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工作要求:整个教育科研的核心和主体
1*课题开题(核心)
——完成开题报告 ——进行开题论证会 ——汇总整理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开题论证会
开题会一般多采取专家论证:
通过专家论证,对课题组进行理论培训,同时帮 助课题组完善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
开题论证内容:
研究假设的科学化、研究内容具体化、方法适 用化、研究步骤明确化、人员任务落实化、研究可 能性突破、效益预测等。
开题会人员:
课题组成员、学校领导、当地课题直属领导部 门专家和领导、课题主管部门专家和领导。
1)教育科研素质是当代教师的基本素质 2)教育科研是当代教师的工作方式之一 3)教育科研是当代教师进修学习的方式之一 4)教育科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
中小学课题研究什么(基本特征)
目的:研究指向上: 形式:研究类型上: 方法:研究方法上: 过程:研究内容上: 成果:研究价值上: 准备:研究条件上:
1*完成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说明
研究的结果以及结果是怎样获得的)
——搞好对过程材料的分析、归纳和整理工作 ——运用逻辑的、数学的、图形的以及其他各种方法进行分析、综合、 比较,以证实研究的设想(形成成果) ——按照有关格式写作完成研究报告(规范性、逻辑性、理论性、系 统性、具体性、成果性、可读性) ——填写课题《结题•评审书》和准备相关配套材料
掌握基本的课题研究要素和流程
------------------- 信息技术环境------------------------提出问题→ 申报立项→ 开题启动→ 实施研究→ 结题鉴定→ 成果推广
教育技术课题研究过程要素
三个阶段、三次论证、三个报告、九个环节
“课题研究”包含以下基本环节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是选题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是选题的目标和内容的具体性、准确性、关联性、 操作性、创新性 三是选题的格式规范性, 设计思路、技术路线和具备条 件等的科学性、可操作性
(B)开题论证——研究题目
关于研究题目——新颖,避雷同,有自己特点 题目名称的科学性(研究性) ——确定课题时,题目所涉及的研究对象要具体,有明
开题会的议程一般为:
1、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并介绍参会的专家、领导及 其他人员。 2、课题组组长宣读阐述开题报告(数字化)。 3、课题组其他成员作相关补充。 4、到会专家(数字化)、领导及其他人员对课题进行 论证发言(记录形成文字意见)。 5、学校领导对课题研究工作表态。
开题报告的写作
按照“模块化”写作方式:
题,是进入课题实施的第一步工作。开题的目的在于请 有关专家、学者和各级领导,对课题的研究方案和计划 作进一步的论证和完善,以保证研究计划科学可行,不 至于在研究过程中偏离方向。
1)使课题组成员进入研究状态 2)落实人员、任务和计划 3)集思广益,使研究思路更清晰 4)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使之更具体、完善、可行 5)对一些问题提出预案,保证课题顺利实施
2*按方案有步骤地实施研究活动(主体)
——针对教学问题的行动研究 ——针对研究实践的理论研讨 ——针对实践理论的成果总结
3*收集分析整研究理资料工作
——搜集反映有关研究问题和过程情况的资料 ——认真进行资料归类、整理和初步解析工作
4*完成中期自评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工作要求:课题研究活动具体成果的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