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桥W标墩身施工方案编制: 日期年月日复核: 日期年月日审核: 日期年月日XXXXX 东海大桥项目总经理部编制目录-、工程概况 (3)二、墩身施工总体原则 (7)三、墩身施工工艺 (9)四、机构组织、材料、设备及劳动力的安排 (20)五、进度计划 (23)六、质量保证措施 (24)七、安全及环保保证措施 (29)八、海底动力电缆的安全维护措施 (32)九、附件:墩身内外模板图一、工程概况(一)自然条件1、水文条件⑴潮流跨海大桥海域涨落潮流大致相当,主要实测资料如下表桥区涨落潮流实测资料⑵潮位桥区潮汐特征值表工程海区不同重现期高低潮位表⑶波浪NNW、NE及NNE为该海区的强风浪方向,20年一遇风暴潮水位的H i%波高为5.30m,波浪的波长普遍大于70m,周期大于7s。
3、气候条件桥位区位于亚热带南缘,东亚季风盛行区,受季风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气候变化复杂。
多年平均气温15.8C,历年最高气温375C,历年最低气温—79C,最热的月平均气温27O C, 最冷月平均气温6.0C。
降水日数为134天/年,降雪日数为5天/年。
实测最大风速35.0 m/s (风向NNE),风力大于7级大风天数65.8天/年,风力大于8级大风天数30天/年,风力大于9级天数约为3天/ 年。
支座垫石㈡、施工内容所有墩身均为普通钢筋砼空心墩身,墩身包括墩座、墩柱、墩帽(K24桥)及支座垫石四部分。
墩座、墩柱、墩帽砼标号均为C40咼性能砼。
墩帽支座垫石墩柱墩座承台边墩墩身示意图1、各副通航孔桥墩身施工参数模板人行转梯㈠、边、主墩墩身均采用翻模(指外模)现浇施工工艺。
翻模高度为3.2m,竖向分为三节,每翻转一次模板浇注砼6~6.4m,墩座单独浇注一次。
㈡、在每个主墩承台中心安装一台JL150型附着式塔吊,利用塔吊进行墩身钢筋和模板的安装,边墩不设塔吊,利用水上浮吊完成墩身钢筋和模板的安拆工作。
另外,每座承台中心或在靠近塔吊附近设一施工人员上下的转梯。
㈢、钢筋半成品采用在陆地钢筋棚集中制作,驳船运输至施工现场绑扎成型。
㈣、砼由水上拌和船拌和供应,砼泵送入模。
㈤、施工时,优先考虑各副通航孔桥主墩墩身的施工,边墩墩身作为调节性工程,在主墩墩身及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穿插施工。
附墩身施工总体布置图塔吊塔吊主墩墩身施工布置图主墩墩身施工侧面布置图I转梯塔吊及转梯平面布置图㈥、三座辅通航孔桥模板、塔吊及人行转梯的配置桥名K24副通航孔桥名称墩座模板1套墩柱模板2套墩帽模板2套塔吊3台人行转梯3座注:1、边墩墩身外模板考虑用主墩墩身外模改制,内模重新制作木模,不周转。
2、每座边墩可考虑安装一座人行转梯。
三、墩身施工工艺㈠、墩座施工1、墩座施工前的准备工作⑴承台砼浇注结束,马上完成第二批加密控制点的引测,采用GPS静态定位的方法,将加密控制点引测到承台顶面,为墩身施工做好准备。
⑵人工凿毛墩座与承台接合面。
⑶安装塔吊塔吊设在承台的中心位置。
K6桥塔吊一次接高33m (指吊臂下沿高度),K12桥塔吊一次接高42m, K24桥塔吊一次接高36m,塔吊开始不设附着。
2、墩座施工工序⑴测量放样以位于承台上的加密控制点为测站点,利用全站仪边角法,放样出墩座的两条轴线(即墩轴线和桥轴线)、墩座轮廓线及模板检查线(弹出墨线)。
墩的两条轴线供钢筋绑扎使用,墩座轮廓线及模板检查线供模板安装和模板检查使用,示意如图:模板检查线墩座放线图⑵绑扎钢筋根据测量放样调校并绑扎墩座钢筋,安装保护层垫块。
保护层垫块采用锥形、抗老化性能好、抗压强度大于50Mpa 的工程塑料。
根据海港钢筋砼构件保护层垫块设计要求,保护层垫块按4个/m2布设, 保护层垫块设在墩座侧面横竖钢筋交叉点处,要求钢筋交点处要点焊。
按图纸设计要求安装沉降位移观测点,观测点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
⑶安装模板为确保墩座外观质量,模板设计以刚度控制为主。
墩座模板采用木模系统,外加钢桁架。
模板由专业模板厂设计制作,墩座内不设拉杆,面板采用芬兰产的18mmWisa 板与200mm 木工字梁组成,模板按设计要求在板面接缝处粘帖双面胶,整个板面涂涮脱模剂。
模板在转运前应对其加工质量及几何尺寸进行验收模板转运、安装及以后的拆除过程中必须小心谨慎,不能碰伤模板。
施工人员根据测量放样线利用塔吊安装模板。
模板安装要求牢固、密封,模板安装完成后,由测量人员对其标高、平面偏位及垂直度进行检查,并利用模板上的调节杆调节模板直至其平面位置和垂直度满足设计要求。
⑷浇注砼考虑到桩基、承台及墩身施工的交叉特点,拟先准备一艘拌和船负责墩身砼的浇注。
由于钢筋在海上特殊环境下很容易锈蚀,因此钢筋一旦绑扎成型,要及时安装模板,尽早浇注砼。
浇注砼前,清除墩座内的杂物及钢筋上油垢,并用淡水将承台顶面冲洗干净。
砼浇注前应按设计配比在海上作现场试拌,砼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8+2cm入模坍落度控制在16~18cm。
通过试拌,确定坍落度的实际损失值及其可泵性。
砼浇前先在墩座底铺一层1~2cm厚的1:2水泥砂浆。
砼浇注时水平分层进行,每层浇注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
砼浇注时严禁单点或少点布料,而利用振捣器使砼长距离流动,使砼产生离析。
砼宜用© 50mm或© 70mm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
振动器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1.5倍;与侧模应保持10〜15cm距离;浇注上层砼时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
砼振捣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冒气泡、泛浆、表面平坦。
砼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
砼浇注完毕,在砼强度达到 2.5Mpa之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等荷载,且不得随意碰撞或扰动墩柱预埋钢筋。
砼浇注时,施工现场安排1台拌和船负责墩座砼的浇筑,9个人(分3组)专门负责砼的振捣,砼振捣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砼振捣经验,且其人员不得随意更换;1人专门负责指挥泵管移动;2人负责泵管的短距离移动;2人(1个木工、1个电焊工)负责模板的检查;现场技术员在砼浇筑全过程值班,对钢筋砼浇筑质量负责。
⑸砼养护墩座顶面砼浇注完成后,在墩座顶面用喷雾器喷雾养生或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待砼初凝后,将薄膜撤走,换铺粗麻布,并洒水湿养15天或保持潮湿状态至墩柱浇筑。
若环境气温较低或气温骤降,则不需在粗麻布上洒水,并将已洒水的麻袋撤走,换上干麻袋;若气温降至5C以下,则按冬季施工要求对砼顶面进行养护。
墩座侧面(拆模前)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墩身试验段施工结果,决定是否对拆模前模板自身进行处理。
墩座侧面(拆模后)墩座侧模拆除后,立刻用湿粗麻布将砼侧面覆盖严密,洒水保持潮湿状态15 天。
高性能砼的养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其要求要高于普通砼,各施工队必须派专人(一个施工点2~3 名)24 小时负责养生,养生人员必须作好养生记录,记录包括砼养护期间的大气温度(每日测 4 次,8 小时一次)、天气、撤膜时间,洒水时间,风力风向等。
⑹施工缝处理当墩座砼强度达到 2.5Mpa (根据砼配比,实验确定砼达到该强度的时间),可安排墩柱范围的凿毛。
砼凿毛要求将其表面水泥浆凿除至骨料露出。
㈡墩柱及墩帽施工1、测量放样第一节墩柱施工前的测量放样同墩座施工,分别将单幅墩柱的纵、横轴线、墩柱轮廓线、模板检查线(包括内腔模板检查线)放出。
2、安装内模、绑扎隔墙钢筋根据测量放样,首先安装墩内一个腔(一个墩为两个腔)的内模,如下图内模均为木模,由木肋和木板组成,在陆上分节加工,运至现场直接安装成型,内模不考虑周转,不拆除。
内模定位后,在其腔内浇20cm~30cm高的砼以固定内模。
待内模腔内砼达到一定强度,随后将墩身内两空腔之间的隔墙(30cm厚)钢筋绑扎成型并与一侧内模固定,然后安装另一侧内模并浇砼固定,如下图。
隔墙钢筋内模〕内模1/2墩身内模施工流程图3、绑扎墩柱钢筋内模安装完毕,根据测量放样调校墩柱预埋筋,使预埋筋垂直,并且满足保护层厚度要求在内模顶置放并固定定位架,用以定位接长的墩身预埋筋,定位架设置如下图:f定位架1/2墩身定位架示意图墩柱钢筋一次接长6m,钢筋绑扎按先内层后外层、先边角部位后直线部位、先竖向筋后水平筋的总体原则进行。
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必须考虑钢筋单根和整体的稳定性,要求单根竖向钢筋接长后立刻与定位架固定,墩柱四角竖向主筋固定后可先绑扎部分水平筋,确保钢筋骨架的整体稳定性。
钢筋绑扎完毕,安装保护层垫块,墩柱保护层垫块均采用锥形工程塑料。
4、安装墩柱外模钢筋绑扎完毕,拆除钢筋定位架,利用塔吊安装墩柱外模。
墩柱外模与墩座模板一样均由专业厂家设计、加工制作。
墩柱的第一段立模极为关键,他将直接影响后来模板的安装,因此必须确保模板的平面位置、顶口标高、节点联系等符合模板安装要求。
模板安装要求其顶口高差不超过2mm ,轴线偏位小于8mm ,分块模板间的 联系必须牢固且不漏浆并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
5、墩柱砼施工要点墩柱砼施工工艺同墩座施工,在墩柱施工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以下 几点:⑴砼浇注前应将墩座顶面凿毛,内外模板均按要求涂涮脱模剂;⑴砼分层厚度不得超过30cm ;⑵由于墩柱砼一次性浇筑高度较高,因此,泵管下料必须垂直,砼不得直接与墩柱钢筋相碰,以免产生离析;若泵管不能保证垂直下 料,则应在墩柱四周布设窜筒及小料斗,如下图: 小料斗⑶不能在模板内利用振捣器使砼长距离流动,以致砼产生离析;⑷砼振捣实后1.5~24h 内,不得受到扰动;⑸振捣砼时,振动棒不得插入钢筋与模板之间,不得紧贴模板或 碰撞钢筋,以免造成砼外观质量缺陷,且砼不得有过振或漏振现象。
⑹砼浇注完成后必须保证砼顶面平整,标高基本一致,确保拆模 后施工缝的线型美观。
⑺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必须按吊装规范要求执行,不得碰伤模板。
6、 墩柱养护及施工缝的处理墩柱砼养护及施工缝的处理同墩座一致。
y b 窜筒 Q 11 'I/— 11 _ _d已浇砼/墩身砼施工窜筒平面布置图 墩身砼施工窜筒立面布置图7、拆模与翻模模板的拆除与翻转见模板设计图中的“翻模循环流程示意图”。
&墩柱第二、三、四次施工墩柱第二、三、四次施工与第一次基本一至,先安装内模、绑扎-------------- 隔墙钢筋 ,接长绑扎下一节墩柱钢筋>安装外模 , 浇注砼、砼养护、拆模。
施工时必须注意,在内模安装过程中,上下两节内模间必须用拔钉固定牢固。
模板安装完毕,利用全站仪检查模板的平面位置。
最后一节墩柱施工时应在砼内预埋墩帽施工所需的锥形螺母。
9、墩柱及墩帽预埋件⑴墩柱底部预留孔(在墩柱短边方对称设两个①100孔),用以排除施工过程中的积水,待墩柱及墩帽施工完毕将其用水泥砂浆填实。
⑵墩柱预留通气孔(①100)按设计要求采用塑料管(PVC管),并按图纸要求设成斜坡,管周钢筋作相应调整,并确保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