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编制要点.

河北省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编制要点.

河北省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编制要点
(试行)
第一条为指导县域(县级市、区,以下同)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制定本要点。

第二条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第三条编制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应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定,以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与相关规划相协调。

第四条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的主要任务:深化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居民点布局安排,指导村庄空间布局合理调整。

第五条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的编制应当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就近集中和保护环境的原则。

第六条编制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应对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人文与自然环境、村庄历史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提供规划编制所需的基础资料。

第七条编制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和经济技术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意见。

第八条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的期限一般为十年到二十年,并与文明生态村创建时间相符。

第九条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综合评价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及村庄空间布局;
2、确定县域村庄空间布局和建设发展的战略及目标;
3、提出县域村庄撤并迁移标准;
4、确定县域村庄空间布局;
5、协调安排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6、制定近期规划,确定分阶段实施规划的目标;
7、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第十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及村庄空间布局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区位分析;地形地貌、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评价;县域人口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村庄数量、规模、分布以及建设发展情况评价。

第十一条县域村庄空间布局和建设发展的战略及目标确定的主要内容是:提出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和建设发展战略,制定村庄人口撤并规模,明确人口空间迁移的方向和目标。

第十二条县域村庄撤并迁移的主要标准是:
1、位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核心区、蓄滞洪区或压占矿产资源的村庄;
2、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等不适宜人群居住的村庄;
3、供水、交通、电力、通讯等设施严重匮乏且难以新建的村庄;
4、地方病发病率高且短期内难以解决的村庄;
5、人口规模和人均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的村庄;
6、根据当地实际制定的其它标准。

第十三条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合理确定县域村庄空间布局及人口规模结构,选取重点发展的中心村;提出村庄调整撤并的具体方案,明确迁移及保留村庄的名称、人口及用地规模。

第十四条区域性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协调安排的主要内容是: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提出中心村和一般村庄分级配置各类设施的原则、内容和标准;制定各类设施共建、共享方案。

第十五条近期规划的主要内容是:确定近期县域村庄空间布局的调整目标,并进行投资估算以及人口迁移、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第十六条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与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调整密切相关的土地、户籍、区划、社会保障等内容。

第十七条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件和图件两部分。

1、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文件包括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

2、县域村庄空间布局空间规划主要图纸
(1)县域村庄空间布局现状图:标明行政区划、居民点分布、交通网络、主要基础设施、主要资源分布。

(2)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图:标明行政区划、村庄空间布局、交通网络及主要基础设施规划布局。

图纸比例一般为1:5万――1:10万。

第十八条本要点由河北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