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雪梅•其二(宋)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解释词语。

日暮:______十分春:______(2)把“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改写成现代汉语。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从这首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认为“十分春”的组成部分包括()(4)你还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呢?写一写吧。

2. 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远看______有色,近听______无声。

春______花还在,______来鸟______惊。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远看______有色,近听______无声。

春______花还在,______来鸟______惊。

(2)选出与下列字意思相反的字。

(填序号)①去②近③无远——______有——______来——______(3)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1)补充古诗。

______莺飞______,拂堤______醉春烟。

______,忙趁______放纸鸢。

(2)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高鼎写的《______》。

诗中的“纸鸢”指的是______。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______的风景图。

(3)诗中的孩子们放学后急忙去干什么了?你觉得春天还可以干什么?4. 阅读现代诗,回答问题。

云之歌我是云我轻轻地飘我爱漫游忽而东去忽而西来早晨我披着玫瑰紫的围巾飞向原野去迎接日出黄昏我穿着灿烂的金衣伫立湖畔去欢送落日(1)写出下列字词的反义词。

来——______ 西——______ 落——______迎接——______ 灿烂——______ 早晨——______(2)诗歌中的云都有什么颜色?(3)“伫立”的意思是:______。

用“伫立”一词造句:______。

(4)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下天上的白云像什么?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描写的是______时节的景物。

(3)请你展开想象,描绘“竹外桃花三两枝”所展现的美景。

(4)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6. 《望洞庭》这首诗前两句诗总写洞庭湖风平浪静,明月高挂的夜景;后两句着重写洞庭湖的君山,诗人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喻成“白银盘”,把______比喻成“青螺”。

你还学过古诗《______》,给你印象最深的诗句是:“______”。

7. 解释划线词语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尽:______独去闲:______。

意思:______ 。

(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______ 两:______和:______潭面:______镜未磨:______。

意思:______。

(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谙:______。

意思:______。

8. 读句子,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词题是______。

(2)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

(3)词中的“见”读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_”相同。

(4)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读一读,猜一猜。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打一动物:______。

10. 将下面的古文改写成现代文,注意语言要通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孔子家禽。

”11. 补充诗句空缺的部分。

(1)______,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2)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

(刘禹锡《望洞庭》)12. 书法秀。

(请默写《乡村四月》中的第三、四行诗句)1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______,______,______。

(2)心不在此,______,______,却______,______,记亦______。

(3)有志则______;有识则______,______,如______,如______,皆无识者也;有恒者______。

14. 先解释加下划线的字的意思,再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尝与诸小儿游。

尝:______。

诸:______。

意思:______。

(2)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竞走:______。

唯:______。

意思:______。

(3)取之,信然。

信然:______。

意思:______。

15. 看图片写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16. 快乐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诗人身在外乡有怎样的感受?(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17. 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谁裁出,______似______。

(2)______莺飞______,拂提杨柳醉______。

(3)野火烧不尽,______。

(4)小信成则______18. 默写古诗《望洞庭》,再填空。

望洞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默写完整。

诗中采用______的写作手法,把______比作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比作______。

(2)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______。

(3)诗中描写的是______的景色。

19. 根据语境或按要求填写诗句。

(1)晴天漫步西湖边,湖面波光粼粼,令人心旷神怡;雨天漫步西湖边,湖面烟雨迷茫,景色更加奇特。

我不由得吟出诗句:水光潋滟______,山色空蒙______。

我还想起另外两句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接天莲叶______,映日荷花______。

(2)《望天门山》中描写雄伟的天门山和波澜壮阔的长江水的诗句是:天门______,碧水______。

(3)月下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没有打磨的镜子,它和皎洁的月光互相映衬,显得多么和谐、宁静,真的就像诗中所写:湖光秋月______,潭面无风______。

20. 课内同步阅读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解释下列词语。

远上:______ 寒山:______ 石径:______ 斜:______ 白云生处:______ 爱:______ 枫林晚:______ 霜叶:______ 二月花:______(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诗人笔下的深秋季节的山林景色图,还写了哪些景物?你觉得怎样?21. 课内阅读。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

但这画面不是______的,而是______的。

随着诗人行舟,山______江______,东流水______,青山______迎出,孤帆日边______,景色由______及______再及______地展开。

()(2)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______和江水______的气势。

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______”,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______:“楚江开”,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

()(3)“碧”字明写江水之______,暗写江水之______;“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______。

()22. 课文内容回顾。

(1)______对______,雪对风。

花对树,______对______。

(2)一边______,一边少,一群鸭子______。

(3)江南______采莲,莲叶何______。

(4)荷叶圆圆,他______青蛙说:“我______夏______。

”(5)弯弯的______的船,______的船儿两______尖。

(6)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______一群小画家。

小鸡画______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______。

(7)向着国旗,______;望着国旗,______敬礼。

(8)谁的尾巴______?谁的尾短?谁的尾巴______像一______伞?2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这首诗是按______顺序叙述的,从哪里能看出来?用“______”画出诗中相关的句子。

(2)诗中,诗人把乡愁比喻成“邮票”,是因为“邮票”传递着______之爱;把乡愁比作成“船票”,是因为“船票”代表着______之情。

(3)朗诵这首诗歌时,应该()24. 课外阅读。

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25. 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

(2)______,同到牵牛织女家。

(3)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4)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

26. 背一背,填一填。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______,千里江陵______。

两岸猿声啼不住,27. 补充诗句。

采莲曲[唐]王昌龄______裁,芙蓉______。

______,______。

28. 看到下面这幅图,我会想到古诗《______》。

我还能背诵这首古诗,并完成填空。

远看山有色,近听______无声。

春______花还在,______惊。

29. 课外阅读。

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诗的一、二两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3)这首诗最可贵的地方是()(多选)30. 根据自己的积累填一填。

① ______,笛弄晚风三四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