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古代诗文阅读2-10诗歌形象题的3大题型课件—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古代诗文阅读2-10诗歌形象题的3大题型课件—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豪放洒脱 轼《定风波》)让我们看到一个在风雨中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词人形象。
羁旅他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
思念故乡 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塑造了一个思念故乡、亲人的诗人形象。
寄情山水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表现了一个归隐田园、从
3.通过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意象)来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景物描写能够对人 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能体现人物心境。比如,明月夜,多用来刻画他乡游子、 闺中少妇、戍边将士等形象;燕子飞,多用来刻画羁旅行役、伤春悲秋、壮志难 酬等形象。
4.从分析典故入手,分析形象。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事)来 比况自己,为用典。 鉴赏人物形象:正面塑造,聚焦情态、言行;侧面描绘,景物衬托,寓情于景。
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
2-10诗歌形象题的3大题型
温馨提示: 请点击相关栏目。
明方向 ·考点解读 考点一 ·人物形象 考点二 ·事物形象 考点三·景物形象 多积累 ·知识清单
考点解读
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 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 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 ”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形象。 近年来从考查题型来看,高考主要从以下3大角度命题:人物 形象鉴赏、事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鉴赏。
鉴赏人物形象的4个切入口
1.从标题、注释入手,初步揣摩形象。有的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示性,对 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如某年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很明显通过标题就 可以大体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的诗人形象。有的诗歌注释也有暗 示性。
2.从刻画人物的描写角度把握人物形象。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 写入手把握人物形象,特别是细节描写,仔细分析相应的关键词,探寻人物的形 象特点。
忧国忧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描写了一片萧条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忧国
心系社稷 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藐视权贵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诗人淡
傲岸不羁 泊名利、傲视权贵的品质,也反映了诗人傲岸不羁、豪放洒脱的性格。
胸怀宽广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
清冷幽静 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人物形象
题型一 人物形象鉴赏
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戏剧中的那样完整丰满,它可以是人 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 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诗人通过简练的笔法、精当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分为两类:
答题步骤
步骤1:找 找到诗人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
步骤2:析
由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入 分析塑造人 手把握人物形象。 物的方法 通过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意象)以及环
境的衬托渲染,进而概括形象特点。
步骤3:联 步骤4:明
联系标题、注释,概括形象特征,即用一句话“盖 帽或总结”。
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即明确形象中诗人所 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
诗歌形 象的三 大题型
题型一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 题型二 诗歌事物形象鉴赏 题型三 诗歌景物形象鉴赏
一、古代诗歌中常见九类人物形象
形象类型
教材例析
征战沙场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
保家卫国 《从军行七首(其五)》] 即使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也不能改变他们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怀才不遇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诗人大志落空,而揽镜自照,
壮志难酬 却发现年华不再,衰鬓先斑。此二句刻画了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的形象。
历经磨难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
坚持追求 《离骚》)再现诗人不愿同流合污,执着追求真理的志士形象。
梅花、竹、松柏、黍离、冰雪、草木
三、古代诗歌中常考查的意境特点
意境特点
例析
雄浑壮丽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壮阔苍茫 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苍凉悲壮 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闲适恬淡 陶渊明“饮酒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清幽明净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热爱田园 事农耕、热爱田园生活的诗人形象。
男女相悦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
爱恨情长 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返回
二、古代诗歌中常见六类意象
意象类型
常见意象
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 叙写别后的思念)
酒、南浦、长亭、杨柳
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 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鉴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 价值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往往实际上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鉴赏 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悟和想象的诗人的形 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
2.鉴赏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 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 想。
明丽清新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萧疏凄寂 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安谧美好 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高远深邃 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淡雅幽远 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双鲤、鸿雁、月亮、莼羹、捣衣
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 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夕阳、杜鹃、猿啼、梧桐、流水
4.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
连理枝、比翼鸟、豆、莲
5.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消闲恬淡的心情, 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五柳、东篱、三径
6.抒怀类意象(或托物言志,或抒发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