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胀管施工工艺11

锅炉胀管施工工艺11

锅炉胀管施工工法
1、前言目前,锅炉设备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工业的各个部门,其中大型的散装锅炉具有功率大,效率高的特点,成为工业及采暖不可缺少的热源。

大型散装锅炉的安装中,锅炉管安装是最重要的分项工程之一。

2、工法特点
锅炉胀管具有不易损坏管孔、更换管子方便的特点。

3、适用范围
3.1适用于工作介质压力小于或等于 2.5Mpa,壁温不超过400C 的新装工业锅炉。

3.2胀接管子的锅筒和管板的厚度不应小于12mm。

胀接管孔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9mm。

外径大于102mm的管子不宜采用账接。

4、工艺原理锅炉壁是一种弹性变形材料,相对的说退火后的管端是塑性变形材料,胀接时,锅筒板孔内壁和管子外壁间就产生一对作用力。

在该作用下,使板孔内壁与管外壁紧密啮全合达到密封作用的目的。

5、施工工艺流程及工艺要点
5.1、工艺流程
炉管检查、校正和被胀管端处理f锅炉管孔清洗、检查、处理、
编号-管孔与炉管的选配-试胀试验―穿管―胀接―水压试验
5.1.1、安装对流管和水冷壁管程序如图:
5.1.2、胀管工艺程序及质量控制如图:
5.2、施工工艺要点
5.2.1、管端退火处理
当管子硬度值HB > 170时或管子硬度〉板孔壁处的硬度时,管端均需作退火处理温度控制在600〜650C,恒温10-15分钟。

管端退火处理方法一般有反射法,铅溶法及电加热法等。

我们采用的是铅溶法管端退火法:
(1)配备温度监测仪器,退火过程对退火温度进行适时监控。

(2)布置加热铅浴箱、缓冷石棉灰保温棚和搭设退火管架。

(3)将适量铅块置于退火铅浴箱内,并对铅浴箱进行加热。

⑷铅块完全溶解(温度约为350〜400 C)后,将适量退火管子一端插入铅液中进行加热,控制插入深度不少于100 mm。

(5)加热铅浴箱,使铅液温度升温至600 C后,控制铅液温度不
超过650 C,持续时间不少于15 min;而后取出退火管子,清除挂铅插入干燥石棉灰中缓冷保温8 h 以上。

(6)抽查退火后的管端硬度
5.2.2 胀管
5.2.2.1、管子的试胀
试胀的目的就是在本工程的锅筒与管子的材质、退火质量、打磨质量等特定条件下,确定出在保证胀接质量前提下的较小的胀管率;检验胀管器是否合格,也检验胀接工艺的适用性,检验退火质量和管端处理质量; 同时让胀接操作人员熟悉整套章节工艺过程
5.2.2.2、热面管子的胀接
一、胀接的准备工作:
(1)工机具和辅料:线坠、石笔、15cm 不锈钢板尺、白的确良
布、丙酮、电动胀管器和胀头、胀管外径千分卡尺、千分表、36V 低压手灯、钢锯、0 号砂布、木锤、小麻绳、活动扳手、梳形板、深度游标卡尺和固定管排用的角钢支架。

(3)上、下锅筒内的胀管操作应选熟练的施工人员担任。

(4)胀前管孔与管端处理:用白的确良布蘸丙酮清洗即将胀接的管孔,并用0号砂布沿管孔圆周方向打磨,再用白的确良布擦洗,直至用未使用的白布再擦不湿污迹为止。

对管端也要进行类似的处理。

二、胀接的步骤
(1)挂基准管为了使各种规则的管子在胀接过程中有参考基准,开始时要先胀接锅筒两端的基准管。

基准管先挂两端最外面的两根管。

开始这四根管只做初胀(即胀到管端直径与管孔直径基本相同),然后检测四根管子相互间的距离(包括对角线)、管子直管段的垂直度和管端伸入长度。

调整之并符合要求为止;
(2)将基准管固定架用管卡固定在管子上,并将固定架与锅炉钢柱焊牢。

然后,将四根基准管胀好。

这四根管子是各管排基准管中的基准,故其定位要准确;
(3)从两边向中间初胀其他基准管。

每根基准管挂管时必须靠在基准管固定架上。

这些基准管以最早胀好的四根管子为基准,使相互间距离、直线段的垂直度满足要求后把各基准管固定在固定架上。

(4)胀管顺序胀管顺序最好采用能使管子、管孔在径向各方向上受力是基本对称方式胀接。

这样,可避免胀接过程中胀珠向某一方向上过分扩张,造成该方向上塑料变形区增大而使管端受力不均。

(5)每排管子间的间距可由管排固定架来确定。

用管排固定架的方法如下。

首先按每排管子的设计间距钻好管卡的联结孔,然后把此固定架用管卡固定在相应的基准管上。

挂管时只需将管子靠住固定架,调整好管子在上、下锅筒内的伸入长度,用管卡将其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上。

这样,既保证了每排管子与两端相应的基准管在一条线上,又保证各管间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隔火墙两边的管排,最好采用这种方法,以保证其几何尺寸,利于后面的隔火墙砌筑。

三、胀管的质量要求(1)、管端伸入管孔的长度,应符合规定要求;(2)、采用外径控制法时,胀管率应控制在1.0%~1.8%的范围内;采用内径控制法时,胀管率可控制在1.3%~2.1%之间;(3)、胀接后,管端不得有起皮、裂纹切口和偏斜等缺陷。

如果有个别管端产生裂纹,可用角向磨光机将裂纹部位磨去。

处理后的管端伸入长度不得小于5mm;
(4)、管口翻边角度宜为12° ~15°。

翻边起点与锅筒内壁表面平齐;
(5)、胀口要严密,水压试验时不应滴水珠,但允许含泪现象。

5.2.3、水压试验
5.2.3.1、胀接全部完毕后,必须进行水压试验,检查胀口的严密
性。

5.2.3.2、水压试验应安排在锅炉的汽、水压力系统及其附属装置安装完毕后进行。

5.2.3.3、压试验前应对水冷壁、对流管束及其它管子进行通球检查,管子应通畅。

5.2.3.4、验程序及操作要求执行《电站锅炉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Q/YY J 33002 企业标准规定。

5.2.3.5、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压试验环境温度温度低于5C,当环境温度低于5C时,应有防冻措施。

( 2) . 水温应高于周围露点温度。

( 3) . 锅炉应充满水,待排尽空气后,方可关闭放空阀。

(4).当初步检查无漏水时,再缓慢升压。

当压力达到0.3〜0.4Mpa 时,应进行一次检查,必要时可对手孔、人孔以及法兰等部位的螺栓进行一次紧固。

(5).当水压升至额定工作压力时,暂停升压,进行渗漏检查。

( 6) .在额定工作压力下,检查各胀口部位的漏水和滴水现象并
记录。

检查期间
6、材料与设备
7、质量控制
7.1、质量标准
本工法符合:
7.1.1、JBJ-96《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7.1.2、GB50041《锅炉房设计规范》
7.1.3、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7.2、外观检查
用专用卡规对外经控制检查
施工技术准备:
水压试验检测、计算测量、编号放样、校正
胀接打底与清洁处理管端热处理锅筒、管子、检验气密试验
7.3 质量控制措施
技术措施
7.3.1、严格执行锅炉安装质保手册
7.3.2、质保人员、操作人员要进行上岗培训,熟悉胀管工艺
7.3.3、按工艺程序装管,测定方位,校正纵横向每一排管,对称胀接,先胀基准管下端。

管理措施
7.3.4、施工人员,分工明确,名负其责,忙而不乱;
7.3.5、实行三工序管理,即监督上工序、控制本工序、服务下工序,以自检为基础,工序交接检和专检员抽检相结合的三检制度。

7.3.6、原始记录整理及时、准确、完整。

8、安全措施
8.1、严格执行炼油化工安全技术规程,保持现场整齐卫生;
8.2、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至专用库房,设专人保管;
8.3、在锅筒内工作照明安全灯电压不超过12 伏,焊接时线路导电部分勿与金属直接接触;
8.4、电气装置和电动工具,保证绝缘良好;
9、环保措施锅炉安装前应将锅炉房内的
杂物清理干净,清理前应洒水防
止扬尘,预防杂物未清理干净造成返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清理的杂物,废设备及配件等应安排专人回收统一保管,收集一个运输单位后交有资质单位或环卫部门处置。

10、效益分析
本工法提高了每天胀管定额数,节省了人工费,缩短的施工工期,保证开工锅炉提前投运,为装置,提前试车,投运创造条件,效益显著。

11、应用实例
该工法由于提高了机械化施工程度,降低劳动强度,并且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开发以来,被有关安装队承认并采用。

由于采用了该工法,圆满完成了马脊梁、四台矿散装胀接锅炉的安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为显著,事故发生率为零。

受到了上级和监察部门的好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