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1、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很多植物都有根、茎、叶。
2、植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3、植物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需要水分、阳光,每个植物个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4、植物会生长和死亡。
5、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过程与方法:1、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
2、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3、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4、能种植一棵植物,并使其存活一段时间。
5、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对植物产生研究兴趣。
对植物的生存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
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植物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体会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了解人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植物资源,懂得珍爱植物,认识到保护身边的植物很重要。
课时划分: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1课时)第2课观察一棵植物(1课时)第3课观察叶(1课时)第4课这是谁的叶(1课时)第5课植物是‚活‛的吗(1课时)第6课校园里的植物(1课时)教学重点:对于植物的特征,教师应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根、茎、叶等器官,知道这些器官是植物的主要器官,不同植物的器官也有差异,但都是植物生命体的组成部分,与植物能够‚活‛着有重要关系。
‚种植和照顾植物‛的活动贯穿整个单元,意图是让学生通过亲自种养植物,体会植物会生长,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阳光,为形成‚植物是活的‛的认识积累经验、提供证据。
但不要求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生命周期等内容。
教学难点: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要从单元整体认识各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估标准,紧扣单元核心概念,把各课科学知识和探究方法整合为一条学习线索,设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活动,在知识、方法、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等方面有效地保证课时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和核心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完整性。
教学措施: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1、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2、观察记录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种植一棵植物,观察并记录。
教学准备:塑料花,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植物、课件教法学法:观察法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过程: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1、仔细观察出示的图片,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植物?(草、树、花)2、谁来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植物?(1)它会不会开花?(2)叶子什么样子的?(3)生长在哪里?二、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1、出示教科书第2页的图片,让学生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种植物?2、合作探究: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教师进行记录:都有叶子,都是绿的,有些会开花,会长大……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3、图中的蝴蝶是植物吗?说说你的理由。
三、塑料花是植物吗?1、你觉得塑料花是植物吗?2、全班交流塑料花不是植物的理由3、拿出塑料花和真花的实物,请大家对比一下他们的区别?4、植物是有生命的,有根茎叶,会生长,会死亡。
四、种一棵植物1、说说植物的生长需要些什么?如果让你来种一种植物你觉得需要做哪些准备?2、出示一些常见的植物,介绍种植的简单方法。
3、请大家打开‚学生活动手册‛第一课。
4、介绍活动手册的填写方法。
5、出示图片介绍填写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五、小结作业布置:请在家长的配合下种一种植物,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第一周的填写。
板书设计:1、我们知道的植物草植物树根茎叶果实……花课后反思:1.2 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2、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3、自己动手画一棵植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研究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教学难点: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教学准备: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一株植物、课件教法学法:观察法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过程:一、聚焦。
1、星期六,喜羊羊到一片树林里游玩。
这里的植物真多呀!(板书:植物)同学们,我们跟喜羊羊一起去看看吧!他看到了哪些植物你认识吗?2、这是一株什么植物呢?喜羊羊不认识,他可真着急呀!你们能帮帮他吗?(1)它会不会开花?(2)叶子什么样子的?(3)生长在哪里?二、观察一株植物1、选定一株绿萝,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说说看到的情况。
了解这株植物的结构:根、茎、叶2、观察植物的茎和叶。
(1)为了观察的更仔细,喜羊羊决定走近这株植物,仔细看看它的茎和叶。
走近了植物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观察?(在交流中板书:鼻子、手、同时强调要轻轻触摸)(2)请大家仔细观察茎和叶。
(3)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全班交流并强调说的习惯和听的习惯三、画一株植物喜羊羊听了大家的观察交流。
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很厉害,他想:如果把这株植物画下来,再去问村长,村长肯定能认出这是什么植物。
怎么画呢?我们小赖看看科学记录单吧!1、教师示范科学记录单的使用。
(1)请大家拿出科学记录单,教师在展台显示科学记录单。
(2)老师知道学生填写姓名、日期。
2、指导画一株植物(1)教师示范画植物的顺序、方法。
边观察边画,按茎------叶-------根的顺序。
3、交流评价画的植物。
评一评,说一说哪位同学画的最好。
并请被选中的同学谈谈画时的体会。
四、小结村长听了大家的介绍,看了你们画的画,认出了这株植物。
原来它是绿萝(PPT出示)村长发现大家这么厉害,让老师带来了一副被弄乱的画,需要你们的帮忙才能复原,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出示幻灯片)1、请两位同学分别来拼两种植物的拼图,并找出根茎叶。
2、这是两棵大树,如果我们要去观察拼图中这样的大树,我们可以怎样取观察呢?(幻灯片播放其中一棵大树的恶远景、近景、茎叶的特写。
)3、结束:今天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很棒,我们一起认识了植物上有根、茎、叶。
我们还学习了科学的观察。
课后大家去校园里找找植物,用今天的方法去观察它。
作业布置:画一株植物,需要有根茎叶结构。
板书设计:1、2观察一棵植物结构:根茎叶观察方法:眼睛看、鼻子闻、手触摸远近整体局部课后反思:1.3观察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2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植物的叶表现出探究兴趣。
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教学难点: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校园中各种形状的叶,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的植物枝条,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教法学法:观察法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过程:一、聚焦1.出示几片叶柄、叶片、叶脉都比较清晰完整的叶的图片, 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叶,学生能说出最好,说不出时可直接告诉学生。
2.提问‚这些叶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特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学生会发现叶都有叶片、叶脉和叶柄。
(具体名称不作要求)3.提问:‚是不是只是一片叶是这样的呢?你们有没有在其他叶上见过这些部分?‛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为后面的‚画一片叶‛打基础。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1.出示需要观察的各种叶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这些叶,知道它们的名称。
2.接着出示各种叶,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字,和图片做比较,判断这些是什么叶。
3.知道了叶的名称后,让学生观察、比较各类叶的不同之处。
在观察之前, 教师应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通过看、摸、闻等方法比较叶在颜色、大小、硬度、形状、厚度、气味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4.观察之后,全班交流,对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整理。
交流过程可以围绕‚叶是什么颜色的?‛‚叶的大小如何?‛‚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等问题进行。
5.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叶排序来认识叶的大小。
通过比较、描述,学生发现叶的颜色大多数是绿色的,但也有其他颜色。
学生通过发现叶的大小不同,形状多种多样,从而感受到叶的多样性。
叶的形状只要求学生能用‚像什么‛来表述即可。
6.教师组织‚猜叶子‛的游戏。
教师或者学生描述叶的特点,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叶。
比如描述‚这个叶的形状是椭圆形的,轮廓像锯一样,这是什么叶呢?‛游戏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我们能猜对叶子,是因为不同的叶的形状和其他许多方面是不同的‛,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叶。
三、观察同一棵植物的叶1.先出示采自同一根植物枝条上的嫩叶和老叶,让学生比一比, 判断它们是不是同一种树叶。
2.提出观察任务‚它们有哪些不同?‛给每个小组提供一根枝条,让学生对这根枝条上不同生长阶段的叶进行比较。
(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关注到颜色浅、比较小的是‚小时候‛的叶,颜色深且比较大的是‚长大后‛的叶,教师可以顺势告诉学生,‚我们通常把这样的叶分别称为嫩叶和老叶‛。
叶是有生命的,从叶芽开始,会长大、会死亡。
)四、画一片叶(活动手册)1.先让学生说说需要画出叶的哪些部分。
2.画法需要教师指导,先画叶片、再画叶柄,最后画叶片上的叶脉。
教师在示范时, 可以手持一片叶,边观察边画,学生跟随模仿。
学生画完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 让其他同学来猜猜画的是哪一片叶。
五、拓展做叶画。
在课堂上展示几幅叶画图片, 最好是实物作品。
让学生在课后进行。
作品可做展示。
作业布置:做叶画板书设计:1、3 观察叶结构:叶柄、叶片、叶脉叶是有生命的课后反思:1.4这是谁的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
2、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
2能用简单的图画描述叶的外部特征。
3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