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处理自己的负性情绪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处理自己的负性情绪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处理自己的负性情绪
情绪最能表达人的内心状态,可以说它是人的心理状态的晴雨计。

个体情绪的变化是伴随着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产生的,也就是说,个体情绪的起伏和变化是有原因的。

当一个人达到了追求的目标时,会感到成功的喜悦;而失去了已有的东西或权力时,会感到失败的痛苦。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绪既是人的心理活动中动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

本章介绍情绪调节和心理防卫问题。

良好的情绪调节能促进身心健康,而不良的调节或情绪失调会破坏身心健康。

心理防卫可帮助个人应付焦虑及保护自我免受伤害,因此个体在面临冲突与挫折情境时,多采用防卫方式来适应。

由上述几种主要防卫方式,我们也已知道,它们并非必然是病态,假如它们不会成为逃避现实生活方式的话,仍有相当价值。

(1)防卫机制对个体之激动情绪与攻击行动具有缓和作用。

因为个体在面
对重大挫折时,情绪激动,常使行为显现杂乱、缺乏理智且无效率,并易出现破
坏性的行为,对己、对人、对社会都不利,而此时如使用前述的合理化或投射等
方式适应,可使个体在短暂时间内,兔于情绪崩溃和破坏性行为所造成的伤害,
使人有“退一步想”的机会,以找到解决更好的治疗。

(2)防卫机制有时也可协助个体对所遭遇的问题进行分析。

而增加解决问
题的可行性。

例如,使用“合理化”的过程中,个体在找寻代替事实真相的“理由”
时,可能也同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像以“酸葡萄”心理来安慰自己被女友拒
绝的痛苦的同时,个人也许会发现下次再追求女友时,适选对象等。

(3)有些防卫机制可激发个人潜能之发展。

例如正向使用补偿作用,可发
挥以己之长,补己之短之优点,又如“升华”能使个体获得满足并带来正面建设性
的结果。

在总结交流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在总结交流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活动的整体和细节进行理性的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通过反思,让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调整与完善;通过反思,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可迁移的能力;通过反思,不断改进活动、拓展活动;通过反思,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呢?
首先,教师要用自身良好的反思品质去感染学生。

在活动指导过程中,教师及时将自己对活动有条理、有根据、批判性、内省性的反思与学生交流,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的典范作用不容忽视。

其次,指导学生进行阶段性反思。

反思不仅是对活动的一个整体的回顾,更多
的是针对活动中的细节与过程进行的。

反思过程中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为主,可以及时总结活动中突出的经验,也可以是对出现问题进行的分析。

第三,有效引导学生进入反思状态,体现反思的自主性。

教师通过对活动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的客观评价能促使学生自主思考,虽然学生自主思考可能也不能解决问题,但他的反思能力得到了提高,反思意识得到了培养。

第四,对学生反思活动的方式和途经进行有效的指导。

对于不同的主题活动,反思的形式可以多样。

如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给出几个反思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再比如写总结报告和开讨论会等形式,都可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反思,以达到培养学生反思意识的目的。

相关主题